镇安兴桑养蚕,历史悠久。清乾隆十八年(1753)《镇安县志》载:“桑,最多。乾隆十二三年陈大中丞(指陕抚陈弘谋)劝民摘叶养蚕。”“廪生王永安尤能倡民用力蚕桑。”民国15年(1926)《重修镇安县志》记:“桑,其初子种取自湖、浙、鲁等省,今蚕业发展,种植渐广。清岁贡生郑世伟,西一区柴家坪人,科举时代学者,究心蚕桑,成法于《蚕桑辑要》《邠风图考》诸书,分门考究。古法中适宜者取之,异宜者去之,实行试验,每多心得;栽桑万余株,不数年,成效大著。又派学徒分赴汉南、省城实业各校考查新法,意在推广蚕业,溥利全邑,功未竟而殁。今县西各区,讲求蚕桑者,日盛一日,皆先生提倡之功也。”这对郑氏倡导兴桑养蚕之事迹作了褒扬。发展蚕桑生产,投工少,成本小,见效快,收入大。群众总结出兴桑养蚕是:“要得富,栽桑树”;“要有钱,多养蚕”;“栽桑种桐,子孙不穷。”民国20年(1931)全县栽桑养蚕者1200户,有桑树12万株。民国末期,由于苛捐杂税和战乱,蚕桑生产衰落。 新中国建立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把兴桑养蚕作为发展生产,改变山区面貌的重点生产项目之一,深受群众欢迎。1960年成片桑园发展到2000多亩,桑树100多万株。1978年后,县委、县政府提出“以林为主”的建设方针,作出《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把蚕桑生产作为治穷致富的重要措施,为重点乡配备蚕桑专干。先后组织县、区、乡、村干部去湖北的罗田、英山和本省的安康、汉阴等地参观学习,并落实生产责任制。桑树育苗、管理实行责任到组、到户、到人,超产奖励。柴坪区1980年新栽桑树38万株,育苗321万株,支援其它区、乡桑苗8. 34万株。庙沟乡共64个村民小组,搞嫁接育苗的有51个组。五一村195户,有151户育苗15万株。1984年,县上投资4.7万元,育良桑商品苗160亩,100万株。1985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51万亩,零星桑树923万株。1989年桑园面积达到32717亩,桑树1720万株,有桑千株以上的2136户,五千株以上的108户。兴桑养蚕主要分布在旬河、乾佑河、达仁河、县河和滑水河两岸的峪、回龙、锡铜、长哨、铁厂、张家、高峰、和平、大坪、岩屋、灵龙、铜关、龙胜、东坪、柴坪、松柏、庙沟、余师、东瓜、红庙、象园、枫坪、双河、玉泉、镇坪、朝阳、桃园、崇家沟、黄家湾、东河、太白、结子、红洞、蒿坪、双庙、云盖寺、永乐等42个乡(镇)。 桑树适生范围在海拔千米以下,植于河滩地和农耕地田坎、地边生长旺盛,在土壤瘠薄的荒山生长不良。由于不同品种的耐寒和耐旱性不同,群众已重视在土地利用和选择品种时,适地适树。回龙乡青坪村五组青泥湾有两株180年的“桑树王”,两株相距5米,主杆高分别为5米和6米,胸围190和270厘米;冠幅一株东西长5米,南北宽14米;另一株东西长5米,南北宽10米。叶片长23厘米,宽15厘米,季产桑叶为125~150公斤。 镇安桑树品种较多,1960年前主要是岩桑、荆桑。60年代初开始引进少量湖桑、鲁桑,1979年以后又大量从浙江桐乡、海宁县引进湖桑、桐乡青、荷叶白等良种980多万株,采用带根扦插、广秧接育苗的方法,进行繁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