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山萸肉,俗称石枣子,是山茱萸树核果果肉(另有吴茱萸,食茱萸两类)。山茱萸为落叶小乔木,枝黑褐色,叶对生、狭卵形,早春开花,花黄色、伞状花序。秋季果熟,如玛瑙串,色艳红,半透明、酷似樱桃而形椭圆。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谓能祛邪辟恶。《本草纲目》载:“山茱萸,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温痹,去三虫,久服轻身。有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淋沥功能。久服明目,强力长年。” 本境山萸,古自有之。清康熙《续修商志》及乾隆《直隶商州总志》均有记载,且冠以“佳”字,然产地较窄,1949年前仅在月日、西康一带有一些零星山萸树,无大宗成庄者。解放后,始由著名劳模刘锡有和其兄刘锡山在马炉村试验人工种植。他们揣想古人“鸟儿不食不出”的说法,认为山萸籽裹有“腊质外衣”(硬壳),如果不腐其“外衣”是很难出苗的。鸟儿食籽后,经过胃热和磨擦,去掉了“外衣”,所以落进土里容易出苗。于是采用畜粪拌种发酵,然后下种育苗的办法,遂使山萸树在凤冠、竹林关、寺坪等区的十多个乡广为种植,后推广全县。 本境山萸有悠久的栽培史,是陕西省山萸生产基地之一。历史上天然生,天然长,发展缓慢。解放后马炉大队党支部书记刘锡有试验人工育苗成功,方得以大面积推广。据1982年区划调查统计,全县有山萸树71.5万株,成片林面积7245亩,年产山萸肉3.5万余公斤,收购量2.3万余公斤(1973年),占全省收购量82%。1985年全县总株数达到185万侏,4.4万亩,山萸肉产量6万公斤。1989年产量5.89万公斤。山萸在本县以散生分布为主,各乡(镇)均有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流岭山区的月日、西岭、牌楼河、寺坪一带。垂直分布在海拔500~1400米,以海拔600~1000米为最佳适生区。月日乡是本县山萸重点产区,有山萸树18.6万株,其中挂果树5.8万株,分别占全县的26%和56%。月日乡西康村过去号称“山萸之乡”,近年又栽种山萸5.5万株,1985年株数达到15万株,产山萸肉1万多公斤,收入24万多元,成为著名的山萸生产专业村。1990年山萸栽种面积全县达6万亩,产量6.4万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