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盛产甘草,以其品质好,产量高,销路广而蜚声全国。与县内所产食盐、皮毛齐名,亦为“老三宝”之一。中国第一部药物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所载356种中草药,将甘草列为上品。1500年前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称甘草为中草药的“国老”,并说,“此药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民间至今尚有中医治病“十方九草”之说。 定边甘草原属内蒙“王爷地”甘草带之余脉,过去称“西草”或“梁外草”。皮有棕红色和暗红色之分,前者多生长在沙地,后者多生长在泥土地,但不论棕红色或暗红色,其性味相同,用途无异,质地均上好,是中国传统的外贸与内销的最佳品种。其中生长年久根头突大呈块状者称“榔头”,质最佳。无突块呈条柱形者谓“毛草”,质稍次。间有中心部色褐质坚者称“铁心甘草”,民间用以治疗腹痛及产妇临盆血迷等症,效果极佳。 甘草除药用外,还可加工为粉剂,出口日本及东南亚作为调味品使用。另外据化验分析,甘草内含甘草酸钠,系植物甜味剂,比蔗糖甜200倍,每吨产值可达30万元,内用、外销,均属俏货。 定边县内甘草分布较广,白于山北麓东起郝滩,西至红柳沟,长90多公里,至长城南北20多公里的区域内,为甘草的主要产区。以安边,砖井贺圈、红柳沟、城关、盐场堡、周台子等乡镇出产最多,占全县甘草产量的90%左右。郝滩、纪畔、冯地坑、姬塬、罗庞塬、张崾崄等乡亦有零星分布。近几十年内,由于大量采挖,不培植保护,加之大面积垦荒种地,植树造林,以及村镇、道路的建设,甘草生长面积逐渐缩减,单位面积产量逐渐下降,有些地方几近枯竭。目前,生长甘草面积约0.8公顷左右,每亩平均可产甘草200公斤~300公斤,总储量约有5万吨~6万吨。 定边甘草生产起于何时,史籍无考。传说清朝初年,民间已有零星采挖。光绪初年,外国列强以传教手段将侵略的触角伸入三边,即已垂涎定边三宝之利。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边教案”发生后,洋人即乘机插手经营甘草。他们高薪雇用本地商人,大量收购甘草,转销牟利。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县吴命新编修的《定边县乡土志》中说,县内年产甘草约三四万斤。 民国年间,甘草生产逐渐发展。据传,那时甘草生长茂盛,遍地皆是。“榔头”(甘草头)多露出地面,根粗且长,采挖较易,一个劳力日可挖百十斤。民国十几年,年约生产甘草上百万斤。为时不久,又冷落下来。民国25年(1936)定边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甘草生产,并发动机关干部、驻军官兵,大量采挖。驻军警二团曾挖到一根长4米,直径7厘米的甘草,还拿到延安进行展览。民国29年(1940)仅一、二、三区(含今城关、贺圈、红柳沟、纪畔、白湾子、油房庄等乡镇)群众挖甘草56万余斤。翌年,“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经济十分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全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定边群众更加大量采挖甘草,年产量达百余万斤。解放战争时期,兵荒交集,甘草生产几近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甘草生产很快恢复,年产5万公斤,以雨量多少,年有增减,但总的趋势呈发展状态。年平均产45万公斤左右。1985年为历史最高纪录,达100万余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