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沿革 姜黄其地下茎收获后经蒸煮用细绳串起(每串2.5~3公斤),凉干即成商品姜黄。姜黄含30%左右黄色素,为无毒害污染的天然黄色染料,且作饮料、香料和药品。明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称姜黄为“郁金”,其传入我国当在明初或以前。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本县姜黄较汉中府他邑“颇盛”(康熙《城固县志》)。传入汉中及本县约在明代中叶,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本县出境姜黄100余万斤(干姜黄,下同),其中10%运销甘肃,90%水运行销老河口,转销鄂、豫、晋、苏、鲁、冀诸省(《城固县乡土志》)。 民国时期全国姜黄以四川最多,本县次之(《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本县汉江北以垣山乡为中心,密集种植,向东西渐远渐少,东延至洋县马畅,西延至汉中武乡,种植面积占姜黄面积90%;汉江南以龙王庙为中心,各向东西分布共约20华里,种植面积约占姜黄面积10%。当时姜黄除运销甘、鄂、豫、晋、鲁、苏外,部分抵汉口转销闽、粤及国外。民国27年(1938)本县姜黄总产180万斤,因抗日战争影响,其55%运销西北。民国30年(1941)垣山、原公一带种植姜黄8300亩,平均亩产190斤,总产150万斤,多行销西北。以后东销受阻,加之化学染料兴起,烟草产品结构变化等原因,姜黄面积总产锐减,到民国38年(1949),全县种植姜黄仅400亩,总产3万多公斤。 1950年后恢复姜黄生产,到1955年姜黄收购量达70万公斤,后又因销路不畅,价格低,面积产量均有减少,1976年仅种58亩,总产0.65万公斤。1976年供销部门多方疏理流通渠道,价格由滞销时期每公斤0.6~0.8元提高到1.6元以上,姜黄生产再度恢复。1986年全县种姜黄2959亩,总产61万公斤,平均亩产172公斤。1990年种植3759亩,总产57.3万公斤,平均亩产152.4公斤。面积减少,亩产增长,但总产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面积分布除老产区外,龙头、文川区亦有种植。 二、生态环境 姜黄生长对热量、土壤、水分都有严格要求。 热量 姜黄原为热带作物,本县姜黄已处全国最北缘。它终霜后播种,初霜后收获,生长246天左右,在本县为生长期最长的一年生作物,故集中分布在具有独特气候特点的垣山、原公、桔园、陈家湾等乡。即在这些地方热量尚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要求,往往初霜以后地下茎尚未完全成熟,形成“水铃”,影响其产量质量,因而在栽培上可试验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土壤 姜黄对坡度、土壤要求,地势平坦、高爽,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此类土壤所产姜黄质密棕黄,色素纯浓,称“上水黄”,垣山一带土壤多符合这一要求,故多产“上水黄”。若地势低平,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其所产姜黄质松,色素淡杂,并有黑圈,称“下水黄”。龙王庙一带和其他这类土壤的地方,多产“下水黄”。 水分 姜黄生长需要较多水分,其年产量与降水量成正比,尤其8、9、10月降水多寡至关重要。民国27年(1938)本县平坝、丘陵坡地区降水1196.1毫米,其中8、9、10月降水650毫米,姜黄亩产270斤,最高300多斤;次年降水598毫米,其中8、9、10月降水270毫米,亩产仅62斤。本县姜黄种植旱平(缓坡)地,正常年份5、6月常发生夏旱,影响姜黄生长;7、8、9月降水多,姜黄生长快,10月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枝叶发育已成,地下茎进入成熟期,但10月降水过多,气温低,影响地下茎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