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沿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12月,清庭豁免本县烟税(康熙《城固县志》)。按此分析,烟草传入本县约在明末。康熙五十六年(1717)本县烟叶生产即较汉中府他邑“颇盛。”嘉庆十八年(1813),汉中盆地烟草种植已较普遍,“有田数十亩之家,必栽烟草数亩,亩摘三、四百斤”(《三省边防备览》)。此期本县烟叶仍居全府之冠。光绪三十一年(1905),本县产烟叶六七十万斤,行销本省(《城固县乡土志》)。 民国30年(1941),烟叶面积0.5万亩,总产176.4万斤。此后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到民国38年(1949)仅0.15万亩,总产38.12万斤。 1949年后,烟草生产持续徘徊。1975年县雪茄烟厂建成投产,烟叶生产进入发展阶段。1980~1990年,年均总产已达144.2万公斤,其中1990年种植烟叶1.22万亩,总产145.6万公斤。 二、烟叶种类 蓝花烟 据民国时期《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载:山区人民生活“喝的罐罐茶,烤的转转火,抽的蓝花烟,吃的洋芋果”。蓝花烟因耐低温,生长期短,不需加工等特点,清代、民国山区种植普遍,后渐淘汰。 晒红烟 晒红烟按其生态要求分布平坝和丘陵坡地区,但品种不详。民国4年(1915)梁家庵周姓农民从四川引进晒红烟种种植10余亩,烟叶加工成“糊米烟”,销往汉中、安康、三原、兴平等地。1971年县土产公司从四川什邡县引进晒红烟种,在梁家庵大队种植18亩,加工制作“糊米烟”,色香味俱佳,被评为陕西省同类产品质量第一名。1974年从四川、云南引进品种、聘请技术员,在平坝20个公社59个大队296个生产队示范种植。现本县晒红烟的主要品种是白毛烟、白柳烟两类。 白毛烟类:引进自四川什邡县,属大叶子类型,其中半铁泡品种适应性强,在全县种植面积较大,特点是叶片较宽大,产量较高,品质好,是制作卷烟、雪茄烟包皮的原料。上部三片顶叶较大的俗称“盖三张”,叶为涧槽状的称“大、小涧槽”,叶片成熟后下垂的称“吊把子”,叶柄具有叶耳的称“附耳子”。铁杆子品种种植也多,特点是茎杆较细而坚实,叶厚而深绿,呈椭圆形,主侧脉较细,组织细致,晒后颜色红亮油润,弹性强,燃烧性好,抗逆性强,但生长缓慢,对肥水条件要求高,适于沙壤土种植。因开花颜色不同,分为白花铁杆和红花铁杆两种。 白柳烟类:源自四川新都县,属小叶子类型。柳烟以叶片窄而长,类似柳叶而得名,味醇和,是制作混合型卷烟和雪茄烟的良好填充料。柳烟单位面积产量和收购价不及白毛烟,种植较少。品种有枇杷柳、葵柳、芭茅柳等。 本县晒红烟的加工方法:烟叶在田间成熟采收后,将烟叶(顶叶三四片一束,中、下部叶四五片一束)叶面相对,主筋并靠,穿在两根相交的草绳内上架晒制。过程分凋萎期、变色期和干筋期。烟筋晒干下架,回潮后将烟叶连绳裹堆成螺旋形,进行“烧堆发酵”,而后分级扎把,包装成捆出售。烟厂接收后再进行储存陈化。将晒制好的烟叶再调剂加工成“糊米烟”。 烤烟 1971年从河南引进红花大金元、长脖黄等烤烟品种和烘烤技术,在梁家庵试种20亩,产烤烟3000公斤,后逐年推广种植。至1975年面积扩大到500亩,总产5.9万公斤。1984年为给县烟厂提供烤烟原料,发动群众种烤烟,县上投资3万元,聘请技术员20名,修烤房百余间,在原公、垣山、陈家湾、龙头、毛岭、谢何、老庄、文川等11个乡镇44个村种烤烟2667亩,因烘烤技术不过关,大部制成晒红烟,仅烘烤烟5.58万公斤。1985年总结经验,改进种植、烘烤技术,1990年种烤烟0.73万亩,总产68.1万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