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全县总面积326031.26公顷,其中耕地47134.01公顷(水田4381.41公顷,水浇地12.14公顷,旱地42740.46公顷),耕地占14.46%;园地1017.17公顷,占0.31%;林地256330.25公顷,78.63%;牧草地3909.9公顷,占1.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253.90公顷,占1.61%;交通用地1932.56公顷,占0.6%;水域面积3892.95公顷,占1.19%;其它土地6560.52公顷,占2%。
【矿产资源】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产8类31种200余个矿点,已探明储量6类18种,矿产地26处,总蕴藏量达3.09亿吨,名列汉中市第二位。主要分布在五丁关以北的大安、代家坝、阳平关一带。其中金属矿有铁、铜、锰、金、镍、铅、锌、铬、银等10种70余个矿点;非金属矿有磷、硫、重晶石、蛇纹石、花岗岩、铝土、海泡石、大理石等12种20余个矿点。其中位于宁强、略阳、勉县3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出产地之一。
【生物资源】本县生物资源数量丰富、品种多样,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植物类中,有木本植物586种,分属85科202属;牧草62科约500余种;农作物有70多种。森林植被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树种有连香、杜仲、银杏、鹅掌楸、黄檗、厚朴、棠棣、香果树等8种;列为省级保护 的粗榧、铁坚杉、白皮松、杜仲、鹅耳枥、黄杨、山楂、七叶树、樟木、楠木、红豆杉、刺楸等12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57.48万亩,森林面积284.4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595.49万m3,森林覆盖率58.5%。
动物类中,已查明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8目50科142属,属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鸟类11目30科107种;爬行动物2目5科8种;哺乳动物3目16科1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丝猴、羚羊、黑鹿、金雕等。“宁强矮马”属国家珍稀的家畜原种。
【水资源】全县多年平均地表自产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过境客水56.2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径流量为汉中市均量的1.29倍,陕西省均量的3.8倍,全国均量的2.05倍。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5.4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2.95万千瓦。在水能开发上,先后建成东方红、关峡、石羊栈、元坝子、黑坛子、卧龙台电站(一期)等小水电51座,装机59台11094千瓦,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小水电装机万千瓦县。1999年,建成天生桥、二郎坝、卧龙台三个梯级电站,总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2亿度。在玉带河干流上,利用其自产径流和二郎坝工程引嘉入汉水量,建设了胡家坝、铁锁关两级电站,胡家坝电站装机7500千瓦时,铁锁关电站装机7500千瓦时。2010年建成装机1890(KW)的白果树电站,2011年建成装机8300(KW)的胡家坝电站和装机容量1260千瓦的八海水电站。
【文物旅游资源】本县地处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东端,为汉水发源地,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旅游资源融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为一体。现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县级文保单位1 9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确定文物点1 4 O 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7类8项,分布散、范围大,其中古羌人石板墓被列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成为全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旅游呈“一个中心,两条路线,三大旅游区”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即把宁强县城建设成为宁强旅游一级接待及集散中心;把青木川镇建成宁强旅游的二级接待及服务中心;两条旅游线路即汉中—九寨沟陆路宁强段(即大安—阳平关—广坪—青木川一线)和108国道、二河高速公路宁强段(即汉源镇—宁强县城—胡家坝一线);三大旅游片区即以汉水源森林公园、天湖、草川子风光为主体的“汉水源自然生态风景区”;以汉水源头、金牛古道、大鱼洞、祥龙洞、泛珠泉为主体的“大安金牛古道溶洞峡谷文化景区;以嘉陵江沿岸三国唐宋遗址遗迹、白龙湖和青木川古镇为主体的“青木川古镇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