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据文物管理部门在旦八镇柏叶沟、杏河镇小庄科、顺宁乡丁岔和周河等地收集的石斧、陶罐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志丹境内已有人类聚落。
夏、商、周时期(约前22世纪末~前770),为少数民族西戎及其支派犬戎所居。
春秋时(前770~476),为白狄部落居地。
战国时(前475~前221),初为西戎与晋国交界地。以洛河为界割成两块,洛河以西是西戎支派义渠戎国领土;洛河以东属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韩、赵、魏三诸侯分晋后,洛河以东属魏国范围,由上郡高奴县领辖。周显王四十年(前328),秦并吞魏上郡15县,包括本县东部地区,周赧王四十二年(272),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县地全归于秦,仍以洛河为界,洛以东属上郡高奴县,洛以西属北地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县仍分属上郡与北地郡。
西汉(206~24),东部地区属上郡高奴县,西部属北地郡归德县。
东汉(25~220),前期同西汉,灵帝中平六年(189)被匈奴占据。
三国西晋(220~317)为羌胡地。
东晋(317~420),先为赵之上郡,后为前秦之上郡,又为后秦地,赫连氏建夏后,归夏。
南北朝(420~581),北部属夏州金明郡广洛县,东南部属因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天下废郡置州,县地属延安州金明县和因城县所辖。大业三年(607),恢复郡制,改延安州为延安郡,仍辖县地。
唐武德二年(619),置永安县,属北武州。贞观二年(628),废北武州所辖诸县,并入金明县,东南部属金城县(后改为敷政县)。
咸亨年间(670~674),曾驻守禁军。
贞元十四年(798),建神策军,后改设永康镇。
五代(907~960),先为后梁,后归后唐,再属后晋,旋归后汉,最后属后周。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置保安军,相当于下州规格的地方行政建置,不领县。军治在今志丹县城,属永兴军路。高宗建炎四年(1130),保安地归于金,建置依旧。
金大定十一年(1171),废保安军置保安县,属延安府。二十二年(1132),升县为州,仍领县地,属鄜延路。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降州为县,属延安路。
明、清(1368~1911),仍为保安县,属延安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延安府,辖保县。
二十年(1931),废榆林道,置榆林道,置陕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保安县。
1934年2月,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小石崖成立,保安县西部的义正川、吴堡川、白豹川、脚札川等地开辟为苏区,属陕甘边范围。11月,在苏区建立赤安县苏维埃政府,属陕甘边苏维埃临时政府。
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陕北、陕甘二省及关中、神府二特区,本县属陕北省。1936年6月,改名为志丹县,隶属未变。1937年9月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直辖志丹县。1942年12月,陕甘宁边区分设五个分区,志丹属延属分区。1949年成立陕北行署,辖志丹县。1950年2月归延安专区(1969年改称延安地区)管辖。
1958年12月,吴起县并入志丹县。1961年9月,按合并时区域又分出吴起县。
二、自然地理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08°11′56″~109°3′48″,北纬36°21′23″~37°11′47″之间。东部和安塞县相接,西北部与吴起、靖边县相连,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与甘肃省合水县、华池县交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093-1741米,相对高差648米。以洛河、周河、杏子河三大水系网形成三个自然区域,称西川、中川、东川。境内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但分配不均,冬季长达189天,夏季只有9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332小时,年平均气温8.1℃,年均降水量474.2毫米,年均无霜期142天。
三、人力资源
志丹县辖7镇1乡1个街道办,200个村委会,5个社区,1114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划代码为610625,电话区号0911。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14.05万人,出生率10.5‰,人口自然增长率4.5‰。全县共有行政机构50个、事业单位365个,工作人员8057名,其中有高级农艺师3名、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兽医师1名、主任医士和副主任医士共17名、中学高级教师9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