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不是一个只会起义造反的革命党人,他的学问见识也极为出色。并非灵机一动或心血来潮生造出这个概念,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他所处的时代使他发出声音。而在他之前,“中华”一词,“华夏”一词,至少已书面使用了两千年左右。
在中国较早的古典文籍中,中原地域的诸夏族人往往又自称“华”,称为“诸华”或“华夏”,以与周边的所谓夷、狄族群相区别。从已有资料看,此肘当在春秋时代,诸夏可与诸华、华夏相互称谓。
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11年)狄人伐刑,史载管仲道:“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呢不可齐也。”
齐桓公四十一年又载道:“楚人伐徐,徐即事诸夏故也。”
大约百年后,孔子先生在看待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时,曾指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襄公四年有记载:“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乃无不可乎?”
襄公十四年又有载:“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
襄公二十六年载:“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以华夏居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即华夷五方共居的格局,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战国时的文献典籍中已多有记载。
如《左传》昭公十七年时,孔子在向剡子交谈时曾说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孟子·梁惠王上》也提到:“莅中国而抚四夷。”
《管子·小匡》中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莫不宾服。”
而将“中华”二字成词组连用,据王树民研究,起源于魏晋时代。初期是用于天文分野方面,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各取一字,形成中华一词,以标示天文星野中的区划。
《晋书·陈税传》中说:“中华所在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所以取材失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南北朝的裴松之说:“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文,必不出曹操诸谋士之下。”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中,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公元382年),向苻坚苦谏的苻融说:“国家本戎狄,正朔会不与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等等。
用于法律文书方面的“中华”一词,则见于《唐律疏议》。
长孙无忌等人在《疏议》中说:“妇人之法,例不独流。故犯流不配,留住,决杖,居作,造畜蛊毒,所在不容,摈之荒服,绝其根本,故虽妇人,亦须投窜。纵令嫁向中华,事发还从配遣,并依流配之法,三流俱役一年,纵使遇恩,不合原免。”
南宋的贳冶子在解释中华的含义时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中华。非同夷狄之俗,被发左衽,雕体文身之俗也。”
看来,中华是指中原文化、汉人、以及州郡等所辖地区的居住民。
明太祖朱元璋在吴元年(元1367年)命徐达北伐后发出文告,曾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El号,并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这里的中华指族群,是相当明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