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期的单人墓中,还首次出土l件角状泥质灰陶号,号形似去尖的牛角,通长42厘米,大口外径9厘米,小口外径3~3.2厘米。器身刻凹弦纹两道,还发现龙山文化的夹砂灰陶绳纹或附加堆坟、戳印纹罐、鬲残片和汉代的绳纹筒瓦、板瓦、云纹瓦当及陶盆、罐、缸等残片。(参见《考古与文物》1988年4期)铁王遗址 (瓜底坡镇铁王村南、西、北侧‘新石器时代)分布于村南、村西、村北三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暴露灰坑多处。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线纹、绳纹、划纹、方格纹及黑彩圆点勾叶纹,器形可辨钵、碗、罐、盆、盂、重唇口尖底瓶等;龙山文化的泥质或夹砂灰陶片,饰弦纹、绳纹,器形有罐、钵、卑、三足器等。
泉护村遗址 (柳枝镇全户(泉护)村北20米‘新石器时代’县文物保扩单位)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7~1米。l958、1959年两次发掘3800平方米,揭露半地穴式方形房址,带斜坡或台阶、坑底有烧灶的居穴,两三座一组的横穴式陶窑及灰坑、墓葬等。
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夹砂褐陶最少;纹饰有绳纹、线纹及黑彩,器形有钵、盆、尖底瓶、葫芦瓶、罐等。还发现骨针、骨匕和蚌刀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该类型(泉护村一期)的主要文化特征,包含绘有两种花卉图案、一种鸟形图案的彩陶盆(钵)、重唇小口尖底瓶、葫芦小15平底瓶和砂陶罐等五种特征鲜明的陶器。遗址内还发现庙底沟二期文化(泉护村二期)的陶盆、罐、小15尖底瓶和龙山文化(泉护村三期)的灰陶绳纹鬲、犟等。l997年发掘2000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地穴数十个。这些地穴成排分布,东西延续数百米。穴平面多呈圆形,一般深2~3米,有的底部还有灶坑、陶器,穴壁有草拌泥。在同时期遗址中颇为罕见。遗址中还发现了稻谷,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料。(参见《考古》l959年2期)王陵遗址 (赤水镇郭村西南100米.新时期时代、商~周)面积约2.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米。采集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绳纹及黑彩,器形有罐、钵等。另采集有蚌壳。还发现周时期的泥质和夹砂灰陶绳纹袋足鬲、矮裆鬲等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