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史前期,族寨人口的多少,关乎族氏的生存和发展。
人口增殖快的氏族必然自卫力量强,甚而扩张力量大。能在充满猎头、抢掠、灾害、族斗等意外风险的威胁下立于不败之地。
当族群发展到较大规模时,必然要分化出新的族群,并迁徙开辟新的族聚地,使其文化向四方漫延。
第六,这些古族聚落遗址并非孤立存在,每两个或三个遗址相望相畔,遗址之间的距离多为一二公里,中间没有山体或沟谷。
此时期是母系氏族族外走婚时期,天黑男性去外族寨找女人过夜,天亮时又回到自己的族寨。若距离过远,则耗费时间且多凶险。而如此近距离又是先民熟悉的平缓地形区域,估计很容易开辟或踩踏出便捷小道。因此得以维系母系婚姻传统,也有利于人口繁衍。
第七,这些原始先民对聚族地的选择很科学,虽然都临河而居,但族寨都建在河阶台地上,洪水之害多可避免。
据当地人说,2003年8月渭河发生大洪水,冲毁淹没不少村庄。但人们发现,古族寨遗址却多不被洪水淹没。加之上古时期尚未有三门峡水库,也不会发生因大坝阻挡而使渭河泥沙倒积现象,估计当时渭水之患并不存在。
各族寨之畔的河流高差较大,泄水毫无阻碍。少华山即使大雨,在满山遍地原始植被丰茂的这方土地上,族寨之间的河流当也不会发生水漫族寨的现象。
而山体崩塌或滑坡区域远离族寨,现在许多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当时对先民是不存在威胁的。
第八,在老官台、仰韶时期,据气象资料该地气温较现在平均高出二至三度,降水量也会多一些。
温暖、湿润,许多在温热带生活的动物如竹鼠、禽鸟等都有存在,其动物、植物品类数量较今大为丰富。这一切都为原始先民在此地定居生存、发展、扩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