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北部,东界蒲城县、渭南市,西连耀县、三原县,北邻铜川市,南接西安市阎良区。面积;1233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694115人,辖5镇27乡。
富平县,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置频阳县。西晋时,将彭原界(今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南)的富平县徙于频阳西南部,与频阳县共存。后境内先后置土门县、美原县,元朝复置富平县至今。富平县北部是山地,北山以南:勾黄土台原,东南部有一块平原,是渭河平原的一部分。全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度,降水量533毫米。境内有石川河和赵氏河,流量很小。
富平农业较为发达,全县有耕地ll9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大麻为主。1990年农业总产值17936万元,粮食总产249702吨,是陕西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几年,畜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有名的奶山羊基地县和陕西省秦川牛良种基地县。1990年奶山羊存栏l45948只,占渭南地区奶山羊存栏的一半以上,每年向全国20多个省区提供种羊l0多万只。
富平县的工业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化学工业为支柱产业。1990年辖区工业总产值28815万元。过境铁路有咸(阳)铜(川)线、侯(马)西(安)线、西(安)延(安)线、梅七线。公路有西(安)韩(城)、西(安)包(头)两条国道。
公元前7世纪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东迁,移都洛邑,将迤山(今县城西南瓦窑头原畔一带)划辖秦国。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扩张,秦厉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属内史。
西汉高帝时(前206一前l95),以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怀德县(故址在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前156一前l41),两县属左内史。武帝时(前J40一前87),又以两县归属左辅。新莽时(9-23),两县属列尉大夫。东汉时(25_220),并怀德县人频阳县,属左冯翊。三国时(220--265),归属曹魏,仍称频阳县,属左冯翊。西晋时(265q16),自彭原界(今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南)徙富平县治于怀德故城,与频阳县并存。东晋时(317_420),富平一度为苻秦所统治,曾在频阳县境内设置士门护军(故址在今薛镇乡土木坊)。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人同官县(今铜川市),迁北地郡至泥阳县所属通川(今流曲镇);又并泥阳县于富平县。宣武帝景明元年(500)撤原频阳县建制,划同官县一部,另建土门县(今薜镇),隶北地郡。
西魏文帝大统五年(539),富平县治由怀德故址迁至石川河北岸(今城关乡古城村一带)。废帝三年(554),以富平县属宜州(今耀县)。北周闵帝元年(557)。于中华原置中华郡(故址在今城关乡石佛原一带),富平县划归该郡管辖。武帝建德四年(575),裁中华郡,富平改属左冯翊。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富平改属京兆郡。炀帝大业二年(606),将土门县并人华原县(今耀县),属京兆郡。恭帝义宁二年(618),又从华原县划出原土门县辖域,恢复土门县建制,属宜君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设置富平道归骠骑车骑统辖;不久,改富平道为玄武军。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废土门县,高宗咸亨二年(671)从富平、华原县境域各划一部分,在原土门故址另建美原县。武则天天授元年(690),以美原县隶于宜州。大足元年(701),以美原县改属雍州。玄宗开元年间(712---41),徙富平县治于义亭城(今华朱乡旧县村一带),属京兆府。德宗贞元四年(788),定富平县为赤县(按:赤县非县名,唐代分县为等,诸等中有赤县,由京城直接治理),旋升县为州。哀帝天褚二年(905),划出美原县,设置鼎州,隶属耀州(二州不同级)。
五代时,后梁恢复美原县,仍属耀州。末帝贞明元年(915),改鼎州为裕州,隶属崇州。后唐复以富平县改属耀州,美原县初属同州,继属耀州。至后晋、后汉、后厨诸朝,均未变动。
北宋哲宗元辛右三年(1088),富平、美原二县同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
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即宋金两军“富平之役”后,金人以富平、美原二县赐齐(金人立刘豫为齐帝,建都大名)。熙宗天替元年(1138),两县又同归宋。天眷三年(1140),复由宋人金。皇统二年(1142),撤富平县,以其地并人美原县,隶属耀州。
蒙古军南下后,恢复富平县制,与美原同属耀州。世祖至元元年(1264),将美原县并人富平县。至此,富平县境再无两县并存的情况。
元末明初(1368-370)j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今老县城),属西安府。明末,李白成建大顺国于西安,县治仍设在窑桥寨。
清代,富平县属西安府。
民国初,尽废府州厅制,富平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成阳)。民国三十七年(1948),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耀县)。
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归属三原分区。l950年5月擎编后,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分区专员公署(1955年7月改称渭南专员公署)。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富平县直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管辖。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l961年8月从铜川市划出,又恢复富平县制,复属渭南专员公署。1969年后属渭南地区。l970年5月l3日,富平县治从老城区迁至新城区(杜村)人民路北端。1995年5月地改市后,属渭南市管辖至今。
富平县明代前治城因资料散失,无从稽考。现存之老城,地处高阜,明以前称窑桥头。至元元年(1335),元军守将张良弼(张思道)率部自义亭(今华朱乡旧县村南)移至窑桥头,筑寨据险,易名窑桥寨。明洪武二年(1369),徐达经略关中,张良弼望风而逃,徐达即以窑桥寨为县治,时仅有垣缭之,无有城池雉堞。洪武三年(1730),主簿陈忠信择城中最高处创建县廨、文庙、税课局等。附廓之南关镇始设集立会(古历月逢五、十即集,年以冬至过会),为县境内八大镇之一。正统初年(1436),知县高应举始就高阜堑土为城,周长3里,高约3丈。自壕至堞高6丈,池深l丈,并建成东、南、北三面城门楼。此时,城池初具规模。城化二年(1466)知县苏鉴于县衙西侧创建关帝庙。弘治中,知县陈润辟西门。弘冶八年(1495)地震,县衙楹损。嘉靖中,巡抚谢兰为抵御北部少数民族,令于城外筑修敌台,知县胡志夔易城雉陴以砖。嘉靖十七年(1538)春地震,城内钟楼圮,房舍倒塌很多,城墙坍损数处。嘉靖十九年(1540)夏秋之交,霪雨数日,犀宇尽坏,城墙复坍。嘉靖三十四年(1556)十二月壬寅夜,地震如雷,城垣屋舍皆没,百姓死伤甚多,知县赵桐重修城墙。其后,知县崔举重修四门;知县史灿竞其工并给四城门命名刻匾:东门“华翔”,西门“荆踞”,南门“石盘”,北门“带温”。万历年间,知县刘兑始创东廓,更名南门以“都胜”。同时,引玉带渠水经温泉河桥上流人城壕,既加强了城防,又利于城南地亩的灌溉。
清康熙元年(1662)八月,霪雨如注,旬有六日,城垣塌陷。知县郑昆壁再行修复。康熙二十四年(1685),因遭霖雨,城墙倒塌数处。唐熙五十二年(1713),知县杨勤改建南门于西南隅,更名“启运”。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李世垣详请动帑3942两有余,重修城池。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遭霖雨,城墙塌损多处,知县兴泰详明补修。嘉庆十三年(1808)城墙又塌陷20余丈,知县刘用霖、谢长清先后继修门楼。道光七年(1827),县令陈尧书拟兴建城内考院(今莲湖小学内),刘玉琦(字席珍,一字锡三,连城堡人)捐银6000余两,次年落成。同治年间,关辅回民起义,县令江开为抵御回民进攻,对城垣进行修复加固,并增筑炮台数处。光绪及宣统年问,城垣无异。
民国元年(1912),知事刘梦熊修补城垣。民国五年(1916)4月4日夜,城内东南隅望湖楼毁于“逐陆之役”。民国九年(1920)十一月九日晚戌时大地震,城垣屋宇稍损。民国十二年(1923),为防止土匪窜扰及狼出入城伤人,补修东门以北城墙,并重建望湖楼。民国十五年(1926)秋,镇嵩军刘镇华所属麻振武部侵袭富平。富平守军囤兵坚城,久攻不克。
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县城内主要古建筑县署、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四门城楼及数处木石牌坊基本保存完好。l959年又整修了四门坡,城上建起了自来水塔,解决了群众上城难和城上居民用水难的问题。但由于管理不善,居民随意取土,逐年累月,将城垣女墙毁之一空,四门城楼也被拆除。“文化大革命”中,城内古老建筑及木石牌坊等被视为“四旧”而遭破坏,城区的自然风光也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恢复原貌。1970年,中共富平县委、县政府及县级机关单位陆续从老县城搬迁到以杜村为中心的新城区,政治、文化、经济的活动中心也随之转移。近几年来,县政府通过各种形式融资6亿多元,集中抓了水、电、路、教、信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使县城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