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部,北依黄龙山、雁门山与黄龙县、洛川县、宜君县为邻,南以两贤庙和龙山与蒲城县接壤,东隔洛河、孔走河与澄城县相望,西以白石河与铜川市毗连。面积920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247497人,辖3镇14乡。白水县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因境内有白水河而得名。县境西部、北部边境为土石山区,中部和南部为黄土高原和台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ll.4度,降水量557毫米。主要河流有洛河、白水河、铁牛河。
白水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55.2万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类、棉花、油菜等。1990年农业总产值8253万元,粮食总产量88812吨。近年,在党的政策引导下,烤烟生产、水果生产有很大发展。
1990年烤烟产量3253吨,为陕西省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水果生产有果园l2.3万亩,产量41873吨,其中苹果36272吨,行销国内外,是陕西省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
白水县是渭北“黑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以煤炭、建材、食品工业为主体。1990年辖区工业总产值8558万元。著名产品有杜康酒,l0公斤铝合金杆秤,双慧牌眼镜等。白水县的交通主要是西(安)延(安)铁路由先西北斜穿而过,铜(川)蒲(城)铁路横贯县南,渭清公路纵贯县境东北。
从白水县河台地、腰家河、林皋河、北乾等古遗址中发掘的石斧、石凿、陶片、红烧土和建筑物等,初步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遗物。说明约在一万年前先民就活动在白水这块土地上。
远古,白水为国,属诸侯封邑采地。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知县刘梦阳撰《白水县志》(简称《刘志》)及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梁善长撰《白水县志》(简称《梁志》)载,黄帝时日阳武。《路史·国名纪》云:“古国有阳武。考仓颉庙碑记,仓颉为黄帝时诸侯,今阳武村地,疑即仓颉所封。”
夏商时,日彭衙邑。《梁志》谓:“《路史·国名记》云,周世侯伯之国,后灭于戎,为戎国号。《史记》云,秦武公元年前697)伐彭戏氏至于华山。华山,在今华阴县。则当时封域甚广,非专指自水一方也。”《史记·秦弯记·卷五》载:“戏,音许宜反,戎号也。盖同州彭衙故城是也。”
西周末,为彭戏。
春秋时,属雍州之域,设彭衙邑,又设汪邑。《梁志》谓:“汪,秦地名。《左传》云,晋伐秦取汪。《路史》云,“汪,秦邑,周之白水有汪城,在临晋东。今县东十里有方警村,疑即其处,方城乃汪城之讹地。”又云:“衙赢姓国,穆公子采。”《左传》载:“文公元年(前626)晋侯与秦麻战于彭衙。”《史记·秦本记》载:“周襄公二十七年(前625)秦穆公复派盂明视统兵伐晋,战于彭衙。”鲁文公二年(前625)冬,晋伐秦取汪(今白水方城一带)及彭衙(今白水东北,南、北彭衙村一带)。
白水县建县历史久远。战国中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置白水县。《同州府志》引《杜氏通典》云:“秦文公元年(前765)分清水为白水。”《秦本记》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并小乡为县。”《郡县释名》载:“秦建白水县0 99《雍·大记》载:“秦置白水县,以县临白水也。” 据此,秦孝公置白水县无疑。后2300多年来,历经多次废、设、更替和复迁。
秦代,仍用白水县名,属内史辖。
西汉,景帝时废白水县,建粟邑县(县址在今县城西北七十五里一带,以仓颉造字天雨粟取名)和衙县(于春秋时之彭衙故址设县,取名衙县),俱属左冯翊。
新莽,改衙县为达昌县,改粟邑县为粟城县,俱属列尉大夫。
东汉初,废粟城县。和帝永元九年(97)复设粟邑县,属左冯翊(今高陵,后汉左冯翊出治高陵)郡。安帝永初元年(107),因羌乱,将上郡(上郡,战国时魏文侯置。秦代治所在肤施,即今榆林东南。汉辖境相当于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迁于衙县,衙县撤销。
顺帝永建初(126)上郡自衙迁回原址,复设衙县。三国时,魏废衙县为粟邑县,隶属左冯翊。
晋时,惠帝复建衙县,不久并为粟邑县,属冯翊郡(即同州府,自晋始.以同州府为冯翊郡)。
南北朝时期,太平真君七年(446),在故衙地又置三门县,后废。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479)废粟邑县,在故粟邑地析澄城,复置白水县,县治在故粟邑地,辖县西北部。并没白水郡,治所在今白水县城所在地。设姚谷县,县址在孔走镇,辖今县东北部。设南泉县,辖今县南部。白水、姚谷、南泉3县俱属华州白水郡。太和十一年(487),南泉县改称南白水县。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将白水郡与白水县移治今白水县南部,不久仍还故治。西魏,白水县隶属华州白水郡。北周,白水县隶属宜州(即今耀县)白水郡。
隋开皇三年(583)废白水郡(姚谷县、南泉县并入白水县),实行州县制,白水县属同州。隋文帝废郡,以县隶州,自后历代不再设郡。
唐贞观年间,县治由故粟邑迁于今治,隶属同州,后并入奉先县。
五代,复建白水县,先属同州,后属耀州。
宋,白水县隶同州。
金,白水县隶京兆府耀州。
元,白水县隶奉元路(后改安西路)同州。
明,白水县隶西安府同州。
清初,自水县隶属同州。雍正三年(1725)改属耀州。雍正十三年(1735)复隶属同州。民国二年(1913),白水县隶属陕西省关中道。十六年(1927)道撤销后,白水县隶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白水县于l948年3月解放,初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l949年隶属大荔分区;l950年隶属渭南专区;l959年1月,蒲城、白水、澄城3县合并为蒲城县;l961年9月恢复白水县建制,隶属渭南地区。l995年渭南地改市后,隶属渭南市至今。
白水县城址变迁较多,可考者有下列几处:春秋时的汪城故址,在县东北塔里,今方城一带。秦代彭衙县故城,在县东北70里的彭衙村。汉代的粟邑县故城,在县西北70里处。北魏时的姚谷县城,在县东北65里的孔走镇(因临孑L走河,亦称柳谷河而命名)。北魏时的白水郡故址,在县城西北70里故粟邑地。三门县故址在三门村(今属澄城辖)。北魏时的南泉县城,在今县南部(里数不详)。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510),白水郡移治南泉,不久仍还旧治。唐时的白水县城,在今县城城址。《刘志》载,县城相传为尉迟恭(唐贞观时为同州刺史)监筑。宋、元时县城未迁更。元末兵乱,县城变为丘墟。明洪武二年(1369),主簿丁华移治于南临川(今白水县南古城处)。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张三同至,因县城地处河谷旁,遇雨骤降,河水溢洪,乃将县城迁回旧址,始加修葺。此后至今600余年,县城均在今县城处。
明以前的衙县、粟邑县、达昌县、三门县、南泉县等县治情况无文字记载,仅有旧遗址可考。《刘志》载,唐时,白水县城原方4里,位于县之南端原头,白水河从县城南5里之深谷向东湍流。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张三同在唐城原址新筑土城(即内廓城),城墙高2.5丈,顶宽1.3丈,壕深l丈,壕宽l.5丈。城周长410丈,面积2.3平方里。城墙上有雉堞、有台、有敌楼。城有3门,东日“环洛”,南日“永宁”,北曰“景泰”。东、北两关居民稠密。有水井3口:城东门外南日东井(原名张家井),水味略苦;城西北门外日北井,井水味甜(此井为明知县韩睿开凿);城东南角日廉家井。东井、北井深均340多尺。自洪武初至嘉靖中期170多年,县城随时修葺,但未有新的扩修。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农民在中部县(今黄陵县)起反,行将逼境,潼关兵备道张翰传檄知县温伯仁筑外廓(后称外城),起自内城西北角,终至东南角,增加面积5平方里。城周长960丈,城墙高2丈,宽2丈。城内凿井千尺,恒苦不得泉。城外有井泉3个,城内居民稀少,东、北廓居民千余家。县内城无西门,外城无东南水门,外城括了井泉。明隆庆二年(1568),知县赵翰于城垣之上砌起女砖墙,又以东南水门用木棚搭置易腐桥,乃用砖石砌成水门。崇祯十二年(1639)因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部数破县城,知县王天逸阅城,见顶径窄狭,不便抵挡,欲从外帮砌,恐起义军逼境竖梯,乃就里扩基l丈,高与旧墙齐,又筑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的矮墙)、城楼,然起义军锐锋逼境,城屡被攻陷。
清代顺治三年(1646),知县王永命至,时城经屡陷,民迁徙,门阌圮坏,官舍蒿蓬,几与檐齐,狐兔豺狼,迹遍廛市,夜闻枭声怪戾。王氏以无险可凭,难禁居民逃跑,遂深挖城壕,阔2丈,深3丈。又以东南不通逵路,填塞水门,筑墙围井,多开矮门。康熙二年(1663),知县蒋如瑶至,因历经战乱,城中愈加荒凉,蒋氏数年后修葺县城。后因防止民怨,东南水井及矮门塞闭,至康熙四十年(1701)重开东南水门,而矮门永塞。雍正元年(1723),东、北两关门倾坏,东门谯楼也坏,知县谢立重修。内外城共7平方里,有门8个,谯楼4个。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梁善长又重修葺。时县治以东·龙门洞门西至宝成门为西街,有米市、民房;由洞门东直至城隍庙、折八庙巷至东城门为东街,有民房;由洞门折而南,直至南城门为南街,有民房、店铺各十数间,设市会;由洞门酒肆、饭馆聚集与此。城东门外至外城东门为东关,有民房;北门外折至外城西门为西街,有民房;北门外至城北门为北关,有民房;设市会。内外城共有居民400多家。
民国三十二年(1943),白水县测量数为:全城面积公地92亩零2厘,私地566亩7分2厘,城壕ll5亩9分,周长7里。县城内城门4个:东日“来旭”(原名环洛),南日“奎聚’’<原名永宁,上有“仓圣名区”匾),北日“依斗,,(原名景泰),西日“宝成”,东、北及南门俱有楼。外城4门:东日‘‘迎春”,东南El“汲井”(又有水门),西曰“险宁”,北日“拱星”,唯东门有楼。城内街道四条,即东街(又名中山街)、北街、西街和寺前街,总长1260米。巷道l2条,所有街巷通道为土面路,街道狭窄,弯曲,路面凹凸不平,天雨时泥泞难行。
建国后,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断改建和扩建。到2000年底,完成了城区九条道路的拓宽改造。特别是投资800余万元建成的仓颉大道,全长1690米,路宽36米,使县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