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位于陕西省东部,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为邻,西隔孔走河、洛河与白水县、蒲城县相望,北依黄龙山同黄龙县接壤,南与大荔县毗连。面积lll2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346147人,辖4镇14乡。
澄城,秦时建有北徵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于今县境中部置澄城县。地形以黄土台原为主,北高南低,北部边缘为黄龙山南坡,中部和南部为黄土台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度,降水量549毫米。境内有孔走河、长宁河、县西河、大浴河等,自北而南流入洛河。
澄城县有耕地87.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2.46 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烤烟、棉花、油菜为主。1990年农业总产值9878万元,粮食总产140543吨,烤烟总产6043吨,棉花总产1513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澄城县工业以煤炭为主,有国家统配煤矿3个,地方国营煤矿、乡镇煤矿和联办、户办煤窑130多个。1990年生产原煤267.6万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卷烟工业经十多年发展,也成为支柱产业。此外,还有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工业。l990年辖区工业总产值26481万元。
澄城县的交通也很便利,侯西铁路、西韩公路斜穿县境东南,渭清公路穿越县境西北,西(安)延(安)铁路沿县西界北去。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建县,以县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县治始设今址。据《尚书·禹贡》记载,周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
春秋属晋,为北徵(今蒲城县避难堡)、王官(今善化耋居安村西)及郊地。周顷王二年(前617),秦伐晋取北銎。战国初,属魏。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今蒲城县地)。
秦(前221一前206)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西汉高帝元年(前206),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复设北微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左冯翊。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汜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光武帝东都(25)之后,撤销汜爱,辖地并入合阳(一说并人重泉)。
三国曹魏(220--265),属雍州冯翊郡。西晋(265-316),归属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门三县。孝文帝太和十年(486),郡内增设宫城(今合阳县)、南五泉(今大荔县朝邑镇)两县。太和十一年(487)澄郡改属华州。
西魏大统六年(540),南五泉县改名朝邑。废帝三年154),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澄城郡。大业三年(607),澄城县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在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长宁县,贞观八年(634)撤销。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要叁而相应变更。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属京畿道;天宝元年(742)属冯翊郡;乾元元年(758)乏属同州。长庆四年(824)将澄城县抚道乡(今县西部)归属奉先县(今蒲城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属河中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属同州。
北宋元丰末年(1085),属永兴军路同州。
金皇统二年(1142),属京兆府路。
元(1271-1368),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明洪武九年(1376),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1664-1911),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二年(1913),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五(1926)至十七年(1928)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在今大荔县)。
1948年11月27日澄城解放,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l949年归大荔分区。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l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l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N95年渭南撤地设市后,属渭南市管辖至今。
据明嘉靖《澄城县志》载,秦置北徵县,县址在今蒲城避难堡。《方舆纪要》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始建澄城县,县治即设今址。元顺帝时,陕西平章李思齐迁县治于亲邻寨。明洪武二年(1369)复迁原址。民国十年(1921),知事胡居刚以城内驻靖国军为由,分建县署于韦庄镇。民国十二年(1923)迁回原址。1958年12月撤销澄城县,原县署为澄城公社驻地。l961年9月恢复县制,复以旧址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据清咸丰《澄城县志》载,县城始建于后魏。城垣周长3余里,城墙高2丈5尺,城壕深1丈.3尺,开4门。明正统、景泰、弘治年间三次重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边声告急,知县徐效贤奉檄加固城墙。墙基宽l丈6尺,顶宽9尺,高2丈余。二十七年(1548),知县郑光溥令建四廓门,上建谯楼,砖砌女墙。西城门外南侧建大水池,俗称“西湖”。湖靠城墙处以石护基,西、北两面用石条砌就,池沿高出地面三尺多,南为开口,湖水由此泻人西河。池周种桃植柳,修建亭台,为城区一景。邑人路世龙《小西湖咏》云:“曲堤虹桥折折见,回廊桃花拂人面。三春桃柳报芳霏,柳暗桃明花似霰。栏杆曲直绕湖开,阁道廊通黄金台……。”之后,由于泥沙沉积,淤塞湖底,西湖名存实亡。崇祯六年(1633),知县王选令合并女墙,在城头增土3尺。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四十四年(1705)拆除女墙。
民国十年(1921)6月,军阀争城战斗,轰倒南城楼。后驻军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春,战争又起,城墙又遭轰击,秋季始行修复。同时,加固城角炮台,加宽加深城壕。民国十五年(1926)6月,县城驻军段懋功为巩固阵地,发展势力,在县城四关筑围墙,囿四关巷道于墙内。建东北、正南、正西3廊门,砖箍门洞,3门之间,布设l0个炮台,派兵把守。城门早开晚关,群众进出极不方便。民国十六年(1927)段懋功败走,群众主动放墙通道,挖土平壕。
1948年11月27日澄城解放时,县城东西长约478米,南北宽约420米,周长l790米。解放后50年多年来,县城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自93年以来,用于县城建设的各项资金达1.49亿元。累计建成城区道路24.6公里,形成了南北五条、东西十条主干道路,建成了十个商贸市场,八个住宅小区。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县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