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南端,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是中原通往西北、西南的日因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东与河南省灵宝县毗邻,西与华阴市接壤,南依秦岭与洛南县为邻,北隔渭河、黄河与大荔县、山西省芮城县相望。面积526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128571人,辖4镇5乡。
潼关县历史悠久。西汉时就置船司空,唐置潼津县,清雍正四年(1726)置潼关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秦岭山地,北部边缘为黄渭川道,中间为黄土台原。全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中部年平均气温13度,降水量625毫米。境内河流除黄河沿东缘,渭河沿北缘穿过外,还有桐峪、善车峪、太峪、麻峪、蒿峪、潼峪等7条支流北人黄河。自然资源除6.3万亩松栎林外,还有金、银、铝、石墨、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初步探明金矿脉带602条,大理石储量228万立方米。
潼关县有耕地l8.8万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棉花。1990年农业总产值2410万元,粮食总产量25194吨,棉花总产量309吨。
潼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黄金为龙头,以建材、机械为主体的生产体系。1990年辖区工业总产值11397万元。主要企业有李家金矿、小口金矿、黄金冶炼厂、黄河造船厂等。工业产品黄金30306.8两,在全国名列前茅。
潼关商代隶定国,称桃林。周代为畿内地,隶虢国(北虢),称“渭、衲”。春秋时称桃林塞,隶晋。晋侯使詹嘉处暇守此防秦。战国,秦厉公二十四年(前453)隶魏。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设宁秦县,属宁秦县辖地。汉高祖五年(前202),设船司空衙门,专营黄、渭河水运、船库。后以船司空官名为县名,隶京兆尹。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隶后承烈郡。东汉复名船司空县,隶司隶校尉部。建安十八年(213),船司空县并人华阴,隶京兆尹。后经三国、魏、晋275年均属华阴县。
北魏永熙三年(534),属定城县(治所在公庄村北之定城),隶华州华山郡。西魏时定城县并人敷西县,直至北周。
隋开皇三年(583)属敷西县,隶华州。大业三年(607)改隶京兆郡。五年(609)改敷西县为华阴县,潼关属之。唐垂拱元年(685),华阴县改称仙掌县。天授二年(691)分仙掌县东部(潼关)设潼津县,隶虢州。圣历二年(699)三月,改属太州(治所在今华县)。长安二年(702)撤潼津县,并人仙掌县。神龙二年(706)复名华阴县,本县属之。
后经五代、宋、金、元约670余年,均属华阴县。
明洪武七年(1374)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九年(1376),设潼关卫,属河南都司(明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说洪武三年设潼关卫)。永乐六年(1408)属中军都督府。
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关县,五年(1727),复设潼关县。乾隆十三年(1748),改设潼关厅,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二年(1913)废厅,设潼关县,属陕西省关中道。二十二年(1933),属陕西省。二十八年(1939)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今大荔县)。三十六年(1947)属陕西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今华县),直至解放。
1949年5月潼关解放,属渭南专员公署,隶陕甘宁边区政府。1950年5月,属渭南专员公署,隶陕西省人民政府0 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后,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 1958年12月潼关县与渭南县合并后,设潼关人民公社。1961年8月15日恢复潼关县制,属渭南专员公署。
1979年改称渭南地区行政公署。l995年5月渭南撤地设市后,属渭南市管辖至今。
古潼关城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废函谷关,设关于此,始建关城。《通鉴》载:“自渑池西人关有两路,南路由回溪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清一统志·同州府志》载:“汉(潼)关城在今上南门处四里”(今城北村南)。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即此关城。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中头原居高临下,中有沟、远望沟、通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的险峻要关。
潼关以水得名。《水释注》载:“河由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潼:同冲激。河水遇阻返回之浪称潼)浪汹汹,故取潼为关名,又称冲关。
隋大业七年(611),移关城于南北连城关之间的坑兽槛谷,称潼关或禁峪关,即禁沟口。《资治通鉴胡注》载“小关在潼关之左,唐时谓之禁峪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摧征税赋,因谓之禁坑。
唐天授二年(691),迁隋城于黄河南岸。宋熙宁元年到十年(1068--077)遣侍御史陈泊扩建。
明洪武五年(1372),千户刘通筑城。九年(1376),指挥佥事马骥“依山而曲折”增修城墙,后称明城。清代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沿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又称蝎子山)。门开六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东称“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屏藩两陕”;西称“怀远”,后改“控制三秦”。南门有二:东称上南门,先名“凌远”,后改“麟游”,再改“览山”;西称大南门,先名tt迎薰”,后改“凤翔”。北门有二:东有小东门,先称“俯晋”,后改“拱极”,再改“镇河”;西有大北门,先称“吸洪”,后改“霸英”。南北水关各一:南筑闸楼七间,依水洞北侧筑天桥;北闸楼九间。六大城门各有二。规模宏制与西安城楼相似。潼水穿城,经潼津桥注入黄河。民国十六年(1927),冯玉祥修筑潼河木桥。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孔庙、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照川原。”民国二十二年(1933)规划建设潼关市,经建设厅、财政委员会通过,呈报陕西省政府未批准。
八年抗战,日本侵略军隔河炮击,飞机轰炸。国民党军队借修筑工事,拆毁筑物,西城门楼箭楼被焚。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制定规划,复修城镇,陇海铁路穿城而过,风陵渡水运畅通,城市日趋繁荣。
1959年,因三门峡水库蓄水,迁老县城于吴村原中部。l958年动工修建,l960年落成搬迁。新县城东西临沟,南至前进村北,北至三堡村南,面积l.54平方公里。城区主要有8条道路和l2条街巷,和平路、桃林路纵贯南北,东方红大街横穿东西,西潼公路绕城而过,陇海线横穿城南。县城建设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