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割方式
建国前,采割生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定额制。漆朳主在头年冬或当年春将漆朳包给漆匠,议定交漆数量和质量、工价,立约为凭。漆朳主先预付部分工钱,交漆时结算。二是分成制:漆朳主雇漆匠割漆,不付工钱,伙食等费用由漆匠自备,割出的生漆双方一般对半或四六分成,但对漆匠有严格的误工、割漆口形、刀数规定,违约扣工价或赔偿。
建国初期,漆树分配给私人或归国家,生漆大部分谁采谁有。合作化时期,漆树随地入社,人民公社化时,漆树归生产队经营,1981年落实林权归属,漆树折价到户,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及谁造谁有的政策,漆树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二、采割技术
割漆一般都在谷雨前进山砍路,夏至开刀割口,霜降收漆下山,操作时间120天左右。高山区在小暑开刀割口,寒露终止,操作90天。采割旺季大都在漆树叶红汁满的夏末秋初。
建国前,生漆价格时起时落,漆价上涨时,漆农不管是否适龄,树大树小一齐割。割口多为剪刀形、鱼尾口、画眉眼、柳叶形,甚至打钉子、锣丝转钉,掠夺式采割。建国后,改进了割漆方法。1956年推广“四改”新技术,即改打钉子上树为绑架子上树;改开剪刀口等为“牛鼻子”割口;改一树一年多口为一树一年一口;改进树叶作涧槽接漆为塑料涧槽接漆;随之,又推行“四不割”,即胸径12厘米以下幼树不割,枝叉下不割,主根一侧不割,树干上部直径10cm以外向上不割。对已投产的树,留足“营养带”,割口切皮不超过3毫米。近年又不断地改进割漆技术,做到刀口小易愈合,割漆不死树。岚皋县还成功地利用“乙稀利”等激素剂增加流漆量,同时,研制成了塑料涧和上树凳等新工具,减轻了对漆树的伤害,提高了漆树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