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制加工
(一)复制厂的发展 民国年间,毛茶加工由茶商雇女工手工进行,主要工序是簸—筛—挑—拣—搓—包装。1950年西北茶叶公司紫阳支公司成立后,毛尖加工统一由茶叶公司下属的复制一厂(安康)、二厂(洞河)、三厂(瓦房店)承担。1951年又成立了安康茶厂,1967年紫阳瓦房、洞河茶厂合并为紫阳茶厂,两个茶厂成为安康地区加工能力较大的茶业企业,并逐步实现了加工机械化。80年代中期之后,多种形式的茶叶加工厂不断兴起,先后兴办有紫阳天然富硒茶厂、红椿茶厂、平利精制茶厂等茶叶加工企业。
(二)复制茶类
1.绿茶类。以大量的晒青及为数不多的烘青、炒青为原料,采用筛、切、风、抖、簸、飘、拣、成装八道工序加工而成。
晒青茶加工 按国家统一规定原级复制,原级收回。加工成品有六个正品茶即陕青1~6级。一、二级茶加工后有相当三级茶的秦熙、陕熙茶,还有末茶、片茶、梗茶三种副品。
烘青、炒青茶复制加工的成品为陕炒青1~5级,级外和熙茶、末茶、片茶、梗茶。
2.花茶类。安康地区花茶生产无专门厂家,民间早有窨制习惯。安康地区早先多用桂花和玫瑰花,近年也有用茉莉花和菊花的,但都未形成规模。
二、经营
始于唐朝的茶马贸易,同安康地区茶叶的发展和运销有着密切的联系。茶马互易使茶叶成为西北各民族人民的嗜好品和生活必需品,同时也为安康地区开辟了可靠稳定的市场。
自清末到1949年,全区茶叶的收购和销售全为私商。抗日战争前,茶叶价格平稳,又带有较强的季节性,经营茶叶有利可图,所以茶商比比皆是,尤以回族商人最多。
(一)小商贩 大多资本不大,每当茶季,在产茶区以低价买进茶叶后,进行初加工、包装,卖给安康城的商号或运至西安、汉中、西乡一带出售。也有肩挑茶担,走街串巷零售的。在集镇内也有开设铺面,以零售为主,兼做加工外销的干茶铺。
(二)茶行 平时乘茶叶价格低廉时大批买进,雇工分筛拣剔,加工后贮存,待价昂时再抛售或运至汉中、西安、老河口等地出售。民国时期较大的回帮茶商有金生合、长盛祥两家,专营长途外销。在一些产茶区内还有专为接宿过往茶客,为茶客代销代储的“茶栈”,紫阳宦姑滩、红椿坝等地都有茶栈。
(三)“茶滚子”、“经纪牙子” 专门从事茶叶就地倒贩的小生意人称“茶滚子”,他们平时走乡串户,以低价从茶农手中买进,再以高价卖给茶行或外地的茶商,他们周转灵活,有时转瞬就获数倍之利。与“茶滚子”同时存在的还有“经纪牙子”,即在当时无行市又不明码标价的茶叶交易中,“经纪牙子”充当着买卖双方重要的中介,一般牙子客都有验茶技术,掌握行情,又善言辞,他们是茶叶市场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往往形成帮派势力,把持市场,操纵行情。
(四)外地茶商 当地人把外地茶商称为“茶客”,在安康地区的茶客有两类:一类是较近的汉中、西乡客,一类是较远的西北客。汉中、西乡客以倒贩盈利为主,以经营高级茶为主。西北茶客是紫阳茶的主要购买者,以甘肃人为主,也有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每到茶叶生产旺季,他们就大批拥入安康地区产茶地,不分粗细、好次,大量购买,他们有的也用带来的盐巴、皮革、药材交换茶叶。
1954年茶叶经营已基本上由国家控制,统购统销,1955年国家严禁私商进入产茶区经营茶叶,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茶叶列为二类物资,完全由国家统购统销,1984年之后,实行议购议销,由市场调节,产销见面,国家、集体、个体竞相经营,促进了茶叶的流通和生产的发展。
三、运销
(一)集散地 安康地区的茶叶集散地多集中于产茶区的小集镇。
宦姑滩。距紫阳县城20公里,汉水南岸,历史上以“紫邑宦镇”而驰誉西北。附近红椿坝、汉王城、毛坝关等地的商贩为抢好价常把茶叶运至此地出售。民国年间当地就有协盛魁、福盛长、又兴隆等几家大商号和十几家小商铺。这一带茶叶品质高,是毛尖等优质茶的生产基地。
瓦房店。位于仁河与渚河交汇处,距紫阳县城10公里。是通往四川的旱码头及通往紫阳、安康、老河口的水码头。此地民间商业繁荣,超过县城,故有“小汉口”之称,它不仅交易本地茶,而且四川的大竹河、城口茶也在此交易,年成交量在20万公斤左右。
紫阳县城。旧时,凡外运茶叶,大都在县城码头改装上船,或上溯汉中,或下航老河口。1967年紫阳茶厂建成,使县城成为全县茶叶加工、经营、转销地。
另外紫阳红椿坝、洞河、麻柳坝、蒿坪河、高滩、岚皋大道镇、佐龙镇、安康大竹园都是茶叶集散地。
(二)转销地 安康地区茶叶运销途中有三个重要转销地。即水运逆汉水上行的十八里铺(今铺镇)以及南郑;二是顺水下行的安康城关;三是陆运以西乡为集中地,再由西北商贩用骡马、骆驼、人力销往甘肃、宁夏、青海等处。建国后,特别是70年代后期襄渝、阳安铁路通车后,几个转销中心随之消失。
(三)外销出口 安康的茶叶,历史上全部在国内销售。建国初,紫阳蒿坪、洞河每年制红茶1万公斤,出口苏联。1959年紫阳茶由上海口岸拼配出口。1965~1967年安康茶厂加工精制的“珍眉”、“贡熙”、“秀眉茶”等15万公斤由上海出口。1987年出口茶叶43万公斤,1989年紫阳富硒茶又少量出口埃及、新加坡等国及销往香港地区。
四、包装
茶叶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有不同的包装。
(一)大包装 清以前茶叶长途运输采用篾箩包装,《紫阳县志》就有“买茶装篾,邑民利之”的记载。清末到民国年间,用草纸做成方形纸桶,装20~25公斤茶,也有用芦席和麻袋包装茶叶的。用纸桶和麻袋包装一直沿用到50年代末期,后改用布袋,每袋装50公斤。今小包装的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箱。
(二)小包装 民国初期安康城关、紫阳等地的干茶铺,一般采用纸包装零售,为招徕顾客,自己制作半斤、1斤、2斤的包装,用细竹丝编成小篓,内糊红纸,外贴商标。到70年代,地区茶叶公司生产50克、100克小纸袋,普遍使用印有厂名的塑料袋。1985年,地区和紫阳县茶叶公司相继设计开发了不同规格的纸盒包装,1988年紫阳茶叶公司的富硒茶小包装获轻工部二等奖。接着紫阳、平利、岚皋三县茶叶站从外地购入50克、100克的复合塑料包装袋。平利县设计有优质名茶“三里垭毛尖”、“八仙云雾”的硬纸盒包装,其中100克的“八仙云雾”在1990年获西部名优茶“陆羽杯”装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