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摘
(一)鲜叶采摘方法 旧时,茶叶采摘比较粗放,一把抓、一扫光,茶树受损,影响来年产量。1954年开始推广“留鱼叶脆采法”。1957年总结推广留青桩、留鱼叶、留茶籽。改用围裙袋装为背篓挎篮装茶,改对子蔸的酷采狠摘为断尖养蓬,改一扫光为分批来,改一次收秤为多次收秤的“三留四改”采摘方法,使鲜叶质量有所提高。之后,旧的采摘方式有所抬头,茶叶质量下降,造成大量劣质茶。1979年后,又逐步推广科学的采摘方式,使全区优质茶比例逐步提高到总产量的70%以上。安康地区主要的采摘方式有手采、刀采和机采三种。
手采法:传统手采是不分茶叶老嫩一把捋。此法对茶叶的后期生长不利。后来推广留顶或留鱼叶采摘,给茶树留下生长的尖部,利于茶树生长。而对幼龄茶要打顶采摘,使其更多打蓬长条。
刀采法:采用半月形茶刀采茶,多用在采摘茶树后期较次或较粗的茶叶。
机采法:安康地区部分地方先后引进有采摘剪、滚动式采茶机、旋切式采茶机等采茶机械,因对树型要求条件高,使用受限。
(二)采摘时机 由于地形、海拔高度的差异,产茶区采摘时间先后不一,海拔800米以下一般春茶开采期在4月中、下旬。海拔800米以上开采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茶农总结出:春茶开采宜早不宜迟,夏茶分批多次采摘,入伏不采茶。采摘周期长短不一,一般7~10天为一周期。每年一般到10月下旬或10月上旬封园。
(三)采摘标准 不同的茶类对鲜叶嫩度有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采摘标准。
名茶:执行1988年5月1日颁发的《陕西省名优茶地方标准》。
晒青:执行1983年陕西省标准局颁发的《陕QB2703—83陕青毛茶企业标准》。
炒青:执行1986年陕西省标准局颁发的《陕DB3524—86陕西省地方标准》。
二、茶叶初制
茶叶初制由茶农在家手工进行。1951年建起了安康地区第一家初制茶厂——紫阳洞河茶厂。1953年茶叶指导所购回木质揉茶机,1954年试用成功,1955年在全地区推广,到1957年推广到269架,并建起集体制茶组100余个,安康地区从此结束了手揉脚踩的制茶历史,提高了茶叶质量和等级,降低了劳动强度。从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杀青机、揉捻机,到70年代后期机械化程度提高,茶叶初制加工机械已配套成龙。国家累计投资443万元,形成以加工炒青、烘青茶为主的乡村初制茶厂(站)141个,加工能力达到500~600吨。80年代后期,为配合名茶开发,添制有自动烘干机、远红外机等现代化机械,使机制茶品质、质量逐年提高。
(一)绿茶 分晒青、炒青和烘青。最早的晒青茶制作方法是脚踩、手揉、太阳晒,由于揉捻与干燥交叉进行中有堆积发汗的过程,成茶有沤气,色黄易断碎。50年代后期为一次揉捻,一次晒干,减少了工序,提高了茶的品质。
炒青,50年代初为防止阴雨天气茶叶制作中霉变,推行炒干技术。它的主要工艺流程是鲜叶→堆放→杀青→堆晾→揉捻→解块分筛。大条茶→复揉→烘青→摊晾→炒三青→摊晾去末→烘干→包装。
烘青,是在火坑上用细篾竹笆炕茶。当时认为无霉烂之虑,且颜色口味均佳。由于无收购等级标准,定价较炒青低。
(二)黑茶——天尖贡 1951年在紫阳洞河试制。1954年因绿茶货源不足,加之湖南自然流转西安较安康便宜,后不再生产。
(三)红茶 50年代中期,为满足苏联对红茶的需要试制。主要程序是:日光晒至萎凋→手足揉捻→室内发酵→烘笼烘干。
(四)乌龙茶 80年代初试制成功,代表茶为富硒香茗。主要采用鲜叶摊晾→晒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切碎→袋泡包包装。此茶提高了茶香和滋味,改变了茶叶粗老的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