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
(一)繁殖方式 习惯认为:“种茶下子(籽),不可移植,移栽则不生。”茶籽直播是延续至今的一种繁殖方式。在紫阳、岚皋县的茶农有“茶籽不过夜”、“孤子(籽)不生”之说,即随采随播,每窝数籽。50年代后,推广茶籽直播和茶籽育苗移栽两种有性繁殖方法。到50年代末开始推广短穗扦插苗移栽法,60年代中期形成高潮,并留有大量茶园。
(二)播种方式 从宋代开始就实行粮、茶间作。茶树生长布局无定规,不便管理。建国后,各级政府大力提倡科学种茶,普遍推广了“适时秋播、深耕浅播、多籽窝播”的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播种:
四方蔸。茶树丛距1~1.5米不等,丛栽四方蔸布置。
单条列式。茶树行距1.25~1.5米,丛距0.33~0.4米,此种方式主要在70年后采用。
双条列式。茶树的大行距1.5~1.6米,小行距0.33米。
密植速成茶园。70年代由外地引进的种植技术与本区实际情况结合演变发展而成,它的丛距与条列式一样,行距缩至0.8~1.2米之间。
二、茶园管理
据《四时纂要》记载,唐代以前就已有防除杂草、土壤耕作、间作套种和施肥等茶园管理方式。紫阳茶农有茶籽播种后“荒两三年不耕锄”、“间作套种”等经验。建国后,茶园管理技术进一步完善提高,总结出以下管理方法:
(一)中耕除草 建国初,总结推广“新春挖茶清蔸、夏季及时薅草、秋季挖茶培土”的技术,同时“两耕三薅”。茶籽播种后,出苗前要锄无苗草,出苗后要“锄早、锄小、锄净”,保证茶秧苗齐苗壮。成年茶园每年3、5、7月中旬浅锄三次,隔年结合施肥深翻改土一次。同时注意疏松采茶时踩板结的土壤。
(二)施肥 以往,一般不专门为茶树上肥。50年代初,茶园基肥以厩肥、堆肥为主,追肥以人粪为主。1956年以后推广施用化肥、饼肥、绿肥等。用于根外喷施的还有九二〇、艾蒿水。
(三)修剪 历史上无修剪习惯,加之采用留顶采摘法,茶树型高低不一。50年代中期,以剪枯枝、病虫枝、细弱枝为主。到70年代全区推广幼龄茶树轻修剪,壮龄茶树深修剪,对衰老、低产茶园重修剪。
(四)改造 传统的老茶园改造办法有佃蔸、半佃、蓄蕻子等几种办法。1950年,安康地区茶叶指导所在全区推广佃蔸技术,1955~1958年共佃40万蔸。1959年开始推广“一化五改”的综合改造技术,即茶园灌溉化、老蔸改壮蔸、稀植改密植、瘦土改肥土、坡地改梯地、零星改成片。70年代末推广“改园、改土、改树及补缺”的技术。同时针对低产茶园“稀、老、衰”的情况,推行“坡改梯、稀改密、丛改条”的三改技术,效果十分明显。
(五)防冻 茶树喜温怕冻,而危害茶树生长的“倒春寒”天气,在安康地区发生频率较高,造成茶芽受冻、枝叶枯黄,甚至被冻死。安康地区茶叶科研人员根据受冻程度与海拔高度、地形、土质、树龄、树势、品种等关系,总结研究出了一套预防受冻措施:一是控制在适宜区发展茶园,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下,阴冷区在海拔800米以下,并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活、结构良好、耕作层较厚的土壤植茶;二是营造茶园防护林;三是选用耐寒的茶树品种;四是严冬或“进九”后,在茶树上覆草。
(六)病虫害防治
1.虫害防治:安康地区茶树主要的害虫有茶毛虫、小绿叶蝉、茶蚜、茶尺蠖、茶小卷叶蛾、刺蛾类、茶蚕、茶梢蛾、茶籽象甲、铜绿金龟甲、地老虎、大蟋蟀、黑翅土白蚁等。危害最严重的是茶毛虫、茶小绿叶蝉。50年代以人工捕捉为主,兼用除虫菊、雷公藤等土农药,60年代后除人工捕捉外,同时推广使用敌百虫、鱼藤精、滴滴涕等农药及黑光灯诱杀。
2.病害防治:安康地区已查明的茶树病害有苔藓、地衣、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煤病、茶膏药病、茶白星病、茶兔丝子等。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秋冬结合深耕培土,剪除病虫枯枝,刮除苔藓地衣,封园后喷1%波尔多液或10%~15%的石灰水防治叶部病害。茶树生长季节注意“治早、治小、治了”,且以人工防治为主,很少使用农药。安康地区茶叶基本上无农药残毒。
三、茶园与茶场管理体制
建国前茶园主要由私人经营。建国后,出现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形式的经营体制。
(一)国营茶场 1952年建起了安康地区第一个国营茶场——紫阳毛坝茶场。毛坝茶场位于紫阳巴山腹地毛坝乡的关坪山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至1989年,有职工18人,茶园484亩,茶叶加工厂一座,年加工能力1万公斤。1968年在平利县仁河乡三星大队筹建茶场,1971年定名为地方国营平利示范茶场。全场共有茶园224亩,还有品种园、试验示范园、密植速生园,有茶叶初制加工厂一座。
(二)集体茶场 1974年全国茶叶会议后,全区掀起大办茶场高潮,至1978年,全区共投工2400多万个,投资300多万元,办起集体茶场1000余个,开辟茶园20多万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茶场分园到户,1990年全区集体茶场仅留139个,大都实行厂长负责制,实行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四定四统”管理方式。
(三)个体茶园 全区有专业户4726户,承包经营茶园面积3.7万亩,是全区茶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