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猪
本区多为圈养,猪圈多为圈厕合一,下为粪池,上覆石板、水泥板或木板,用栅栏隔开,半圈半厕。“架子猪”多喂青饲草,到秋冬季用麸糠、薯类、豆类、杂粮等精饲料催肥,冬腊两月为宰杀旺季。饲养饲料因未经加工配制,营养单一,加之猪品种退化,饲养周期长,增重慢,一年毛重约100公斤左右。1986年推行科学养猪,应用快速养猪育肥法,引进广州军区后勤部生产的饲料复合添加剂搅拌于饲料喂养,增重速度明显加快,日增重最高达1公斤以上,缩短饲养期4~6个月。1989年全区推广快速养猪技术承包,500多名业务干部参加,购进、销售饲料复合添加剂200多吨,快速养猪27万多头,出栏率90%以上,效果显著。
1949年全区猪存栏25.51万头,出栏10.8万头,出栏率45.3%。50年代,养猪发展速度逐步加快。1957年国家收购肥猪2.86万头,尔后逐年减少。1958年推行集体养猪,强调队队办猪场,但当时实行的人民公社食堂制不具备养猪条件,加之粮食连年减产和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跟不上,成本高,效益低,发展速度受到很大影响。1968年后,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要求公社、大队、生产队层层办猪场,1977年三级办猪场1.24万多个,养猪15.8万头,占全区养猪总数的13%,出栏率仅42%。国家向农民派购生猪交售任务的价格较低,挫伤了农民养猪积极性,养猪生产再次受到严重影响。1980年后,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各县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养猪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户养猪,提高收购价格,开放市场,允许肉产品上市交易。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建立健全母猪繁殖和良种推广体系,实行种猪配种、养繁防病、饲料加工,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农民养猪积极性逐步高涨。全区年均增长速度由50年代的2.72%,60年代的2.18%,增加到70年代的7.99%和80年代的5.32%。1989年,全区有国营种猪场7个,种公猪2728头,年提供种猪配种4000头次以上;饲料加工厂(或车间)57个,年生产能力2万吨,当年生产混合、配合饲料1.88万吨;养猪206.99万头,比1950年增长5.58倍;存栏142.03万头,比1949年增长5.56倍,农户平均存栏2.3头,人均0.56头;出栏76.41万头,出栏率58.5%,分别比1949年增长7.1倍和13.3%,其中出售给国家和在市场交易的肥猪33.3万头,商品率为43.5%,是1957年的4.2倍;猪肉产量5.30万吨,占当年肉类产量的90.90%,是1950年肉类产量的13.33倍,户均产猪肉86公斤,人均20.97公斤。
二、养牛
以白天放牧为主,舍饲为辅,平时将牛赶往田坎、路旁、荒地、房前屋后放牧,只在春耕、夏种、秋播大忙季节使役时割草饲喂,同时补给少许豆类、玉米等精料。冬季以玉米壳、玉米秸秆、豆类壳、稻草等夜间补饲,多不加工铡碎而直接饲喂,俗称“吃挂面”。山区习惯牛羊同圈或牛猪同圈,圈舍多数简陋,夏不透风,蚊虫滋生;冬不保温,潮湿寒冷。丘陵川道区一般修有单独牛圈,通风向阳,圈舍条件较好。但留作越冬饲草的稻草、秸秆等多露天堆放,雨雪后霉烂变质,稍作挑选直接饲喂,致使牛体瘦弱多病,形成秋肥、冬瘦、春“卧圈”的不良循环。
1949年全区存栏12.24万头,占大家畜存栏数的99.67%,其中水牛500头。1955年耕牛由私有转为集体所有,集体役用、私人喂养。1958年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饲养,1968年又改为农户轮流饲养,或集中起来指定辅助劳力放牧饲养,生产队记工分,参加收益分配。这种方式延续到80年代初。1949~1973年,全区养牛呈稳步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84%。1973年存栏22.12万头,是建国后最高水平。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耕牛作价到户,实行联户饲养,轮流使役,饲料得不到保证,疾病不能及时治疗,经常超负荷使役,致使病死累死不少。加之母牛又不能及时配种,出售母牛和壮牛,饲养量不断下降。至1985年,存栏18.19万头,比1973年下降17.76%。但出栏率和商品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年出栏8200头,出栏率4.5%,商品率90%以上。此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耕牛由集体作价,卖给农户所有,允许屠宰或上市交易,调动起农户养牛积极性,存栏量和商品率逐年上升。1989年,全区存栏22.61万头,比1949、1979、1985年分别增长84.72%、1.75%、24.3%,农业户均0.36头,万亩耕地5.51头;出栏7292头,出栏率3.22%,分别比建国初增长3.18倍和2个百分点;产牛肉591吨,占肉类产量的1%;产牛奶126吨,是1985年始产牛奶的2倍多;种牛场2个,种公牛1125头,其中秦川牛4头。
三、养羊
安康地区畜牧业的骨干项目。一般农户自养,以白天随牛放牧为主,只在冬季夜间补饲豆秸或豆类精料催肥,春节前宰杀或活羊出售。养羊较少者与牛、猪同圈,较多成群者建有简易楼式羊圈。主产白山羊的紫阳、旬阳、安康、岚皋等县(市),在1987年后开展选育核心羊群的同时,修建了一批羊圈作为提高养羊质量的技术性措施,予以示范。
安康地区羊饲养量呈波浪式发展,其中1963、1979、1989年为高峰年。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农林牧用地安排不合理,国家收购价格低,致使农民养羊积极性不高。1949年全区存栏3.19万只,1957年跨过10万只,1963年达31.42万只,是第一个高峰年。此后把养羊当做影响农、林生产的障碍因素,提出“粮要上,羊要让”、“兴林灭羊”等口号,规定低山川道区禁止饲养,高山区由生产队少量饲养,存栏量逐年下降,从1964年的23.84万只降至1968年的15.47万只。1972年存栏量回升到20万只以上,1979年存栏量与1963年基本持平,是第二个高峰年。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养羊禁令取消,畜产品市场开放,农民经营范围扩大,养羊户占到总农户的60%以上。一般户养羊15只以上,年收入2000元以上。1989年存栏37.87万只,比1949年和1963年分别增长10倍和20.5%;出栏10.07万只,出栏率27.8%;产羊肉1852吨,占当年肉类总量的3.17%;出售商品羊4.6万只,商品率68%。
四、养鸡
一般是白天散养,早晨喂一次食后放出自由觅食,黄昏唤回关笼。产蛋季节补饲玉米等原粮饲料。鸡的圈舍一般很简陋,除养鸡专业户建有鸡舍、围栏外,一般在墙角或屋檐下用土坯或木板围成,不透气通风,不散热防潮。
安康地区农户素有养鸡习惯,但除专业户、重点户外,一般不当做家庭副业,只是顺带养几只,多则一二十只。全区饲养量在1978年前无资料记载。1979年全区存栏142.69万只,此后每年以6.37%的速度增长。1983年养鸡专业户开始购买肉、蛋鸡兼用配合饲料,并加入添加剂饲喂,实行科学养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广泛开展人工孵化小鸡技术和引进肉蛋兼用型良种鸡,全区养鸡业呈大发展趋势。1984年存栏370万余只,是1979年的2.59倍,并以年均10.38%的速度增长。至1989年,存栏381万只,是1979年的2.67倍,农业户均6.18只,人均1.5只;当年产鸡肉2786吨,占肉类产量的4.78%;产蛋5578吨,人均2.21公斤,比1950年分别净增13倍和1.15公斤,比1979年分别净增1.11倍和0.96公斤。
五、养兔
家庭饲养,多以食肉为主,也有少数作为观赏消遣。1949年全区存栏6000余只,1960年达到20.65万只,是历史最高水平。此后逐年下降,到1989年仅存栏7000余只。其主要原因,一是流通渠道不畅;二是国家只收购皮、毛,价格偏低,且时收时停,影响养兔积极性。1980年后,地区外贸部门建立贮存兔肉冷库一座,大量收购兔肉供外销或出口,同时大幅度提高兔毛收购价格,养兔积极性普遍高涨,不少农户作为家庭副业主要项目,出现了一大批养兔专业户。但在80年代后期,兔产品收购价不断下跌,加之饲养技术跟不上,鼠害、疾病死亡严重,尤其是仔兔成活率低,饲养数量下降到建国初的水平。
六、养蜂
多是土法饲养。将自然飞来或收捕而来的蜂群,装在屋檐下或墙角边的箩筐、木桶、墙洞或木箱中,巢脾固定,每年到农历二月二、九月九,用艾蒿烟驱赶蜜蜂,用锅铲或其他刀具,把蜂脾中的蜜脾、封盖子脾、蜷虫脾割掉,用包单裹紧割下的巢脾,挤压出蜜汁。这种取蜜法既损失一半蜂仔,影响蜂群的发展和生活,又有大量蜂仔幼体含在蜜汁中,影响蜜的质量。70年代中期,安康、汉阴县畜牧兽医站引进新法饲养,使蜂群生活在活动框巢箱中,随时可以开箱查看蜂群生存、酿蜜及蜜粉积存状况,取蜜时不毁巢房,不伤蜂仔,蜜汁清洁,取蜜后15~20分钟,蜜蜂又能恢复正常活动。
建国以来,安康地区养蜂业几经起落,最低年份为1977年的1.23万群,最高年份为1986年的5.19万群,1986年后随着商品蜜价格的下跌,蜂群数量也随之减少,1987年降为4.69万群,1989年又降至3.98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