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地区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据《续兴安府志》记载:“马、牛、羊、骡、驴、猪、犬、猫各县俱有。”安康地区畜牧养殖历史悠久。据在安康市长岭、五里和旬阳县金洞乡出土的汉代随葬品中,有泥塑陶猪和猪圈模型,表明当时已养猪。养猪业在安康地区历来居畜牧业之首。建国后,畜禽品种不断增多,结构渐趋合理,主要有猪、牛、羊、马、骡、驴、兔、鸡、鸭、鹅、蜂等12种,其中安康黑猪、陕南白山羊、巴山黄牛闻名省内外,均编入国家、省、地畜禽品种志,是应大力推广和普及的优良品种。
安康黑猪 汉水黑猪的一个地方品系,全区10县(市)均有分布,以安康、平利、紫阳、旬阳、白河五县(市)为中心产区。其身披黑毛,鬃毛粗直,躯体扁平,性温顺,耐粗饲,好饲养,产仔率高,板油多。但生长发育缓慢,屠宰率66%,瘦肉率42%。有大耳型、小耳型之分。大耳型多分布在秦巴高山区,小耳型多分布于汉水两岸的低山丘陵区。80年代之后,安康黑猪主要分布在秦巴中高山区,在低山川道区,多被杂交品种取代。
荣昌猪 原产四川省荣昌、隆昌两县,安康地区于60年代引进,70年代在地县种猪场设群纯繁与推广,目前各县(市)均有。其体型大,被毛除两眼四周或头部、尾根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均为白毛,鬃毛洁白、刚韧,躯体扁长,发育匀称,具有早熟、易肥、适应性强、配合力好等特点,是毛肉兼用型的优良品种。1987年存栏10.24万头,占猪存栏数的8.67%,其中适繁母猪5400余头。
巴山黄牛 1984年8月,西北农业大学邱怀教授率领考察组对川陕鄂三省交界地区的黄牛进行考察,认为三省交界区的黄牛的生态条件、体型外貌、生产用途基本相似,且来源相同,应予合并统称“巴山黄牛”,并分为粗壮、致密紧凑、结实三个类型。安康地区原称的“平利牛”、“赤岩牛”和“本地黄牛”,划入粗壮型巴山黄牛,主产于平利、镇坪、岚皋、旬阳四县的53个乡镇。其特点是:躯体粗壮,蹄质坚实,被毛黄色和红色居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耐使役,水、旱耕作和拉磨挽车皆宜,一般日耕地1.2~2亩,可连续役用一月左右,使役12~20年;屠宰出肉率36.6%。1989年存栏1.84万头,占全区牛存栏数的9.1%。六七十年代,安康、汉阴、石泉等县(市)川道区从关中等地引进“秦川”种公牛与巴山黄牛杂交,产仔具有明显父本特征,但适应性差,以后引进量逐年减少。1978年全区开始山地黄牛改良,各县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先后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和秦川、海福特、利木赞、夏洛来、辛地红等良种精丸与本地黄牛配种,据对其后代的体尺、体重、挽力、耕作能力、持久力、生理常数等六项数值测定,均高于本地牛。但由于缺资金,设备差,技术水平跟不上等原因,到1989年,仅有安康市继续开展此项工作。
水牛 草食量大,繁殖率低,故发展缓慢。1949年存栏500余头,到1989年仅发展到1716头,主要分布在安康、汉阴、石泉、宁陕等县(市)。
奶牛 1980年安康、汉阴、石泉县(市)城郊部分农户始有饲养,1985年全区产奶59吨,始有奶牛专业户和联办奶场。1989年全区奶牛存栏52头,产奶126吨,主要供应城镇居民饮用和加工冷饮制品。
陕南白山羊 属陕南秦巴山区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编纂的《兴安府志》第11卷《物产食货类》“山羊兴安有之”的记载推测,是西汉时期的移民带入,加之后来伊斯兰教的传入和发展等社会因素,逐步选育发展而成。因主要分布在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而故名。安康地区主产于紫阳、旬阳、白河、平利、安康等县(市)。1949年陕南三地区共有5.79万只,1987年发展到64.68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安康地区占70%左右。1989年,白河、旬阳、紫阳、安康四县(市)汉水沿岸的111个乡(镇)存栏20多万只,占全区总数的60%以上。白山羊被毛洁白且有光泽,雌雄皆有胡须,四肢短壮,躯体呈长方形。按其角的有无和被毛长短,分为无角短毛、有角短毛、无角长毛、有角长毛四个类型。无角长毛、无角短毛羊俗称“狗头羊”或“马头羊”;长毛型的主要分布在高寒山区,短毛型的分布在汉水两岸及低山丘陵地区。白山羊特点是:适应性强,多胎多羔,繁殖率高;早熟易肥,体格大,屠宰率、净肉率高,肉质细嫩鲜美;板皮面大,质地致密,富有弹性,拉力强,是优质的制革原料和传统出口产品。1959、1978、1983年,安康地区进行三次大规模白山羊品种调查,其中1983年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委托撰写的对旬阳、白河、安康、紫阳、平利等县(市)白山羊的调查报告和白山羊企业标准,被编入《陕西省畜禽品种志》、《安康地区畜禽品种志》、《中国山羊》等书。在三次调查中发现,该品种在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限制,群体中大量的优秀个体被淘汰,加之传统的粗放饲管方式,“野交乱配”严重,羊只体型普遍变小。1978年调查的公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比1959年调查的表型值下降11.9%、10.5%和28.7%。近年来虽然加强了选育工作,但仍没有恢复到1959年的水平。
奶山羊 60年代初,地区种猪场曾小群饲养,因成本高,无销路而停止。仅有少数农户饲养,无专门统计记载。
马、骡、驴 建国前,马、骡、驴为主要运输工具,1943年安康县有驴3200头及少量马、骡。1952年全区有马100匹,驴800头;1975年仅有驴900头;1989年末存栏马17匹、骡2头、驴1389头。
家禽 鸡、鸭、鹅皆有,以鸡为主。品种以当地鸡为主。成年鸡重者达2.5公斤左右,年产蛋80~120枚,枚重50克左右,属肉蛋兼用型。1984~1989年,白河、安康、汉阴等县(市)先后引进来航、洛克、星杂等蛋用和肉用型良种鸡在川道区饲养,效益明显,已大面积推广。以药用为主的镇坪乌鸡,主产于镇坪县的曾家、复兴、洪阳、石砦四个乡,有白、黑、杂三种毛色,成年鸡一般重2公斤左右,年均产蛋102枚,枚重平均52.4克,在宰后的鸡腔内放入中药蒸吃,可治疗多种疾病。1973年该县仅有6500余只,占存栏总数的8%。农牧部门已在主产乡采取提纯保种措施。镇坪白鸭主产于镇坪县南江河流域,以华坪、瓦子坪两乡最优,白羽黄皮,啄、趾为橘红色,粗放饲养150日重1.2公斤左右,年均产蛋128枚,枚重平均62.8克。传说鸭种是川人迁陕时带入,经世代饲养,已形成一个闭锁群体。
家兔 安康地区原无养兔习惯,建国后始有少量饲养,品种多为本地草兔。80年代,平利、旬阳、安康、汉阴、石泉等县(市)先后引进日本大耳白兔、加利福尼亚兔,采用舍饲笼养技术,表现出适应性强,易管理,生长快,繁殖率高,皮毛肉兼用等特点,已成为安康地区的重要兔种。
蜂 安康地区蜜源丰富,群众素有在屋檐下或墙角边用木桶养蜂的习惯。其品种多为秦巴土蜂,具有个体大,母蜂产卵率高,工蜂采集力强,分蜂性小,能大群饲养,有抗逆性、防寒力强等特点,各县市分布均在2000群以上。50年代多次派员参加省蜂校学习班,引进意大利蜜蜂数百群,但由于管理水平差等原因,1966年试养失败,同时得出“我区不适宜饲养意大利蜜蜂”的结论。70年代初在汉阴县的带动下,又引进意大利第二代母蜂,饲养成功。1980年全区有374群。安康市的城关、五里、恒口,汉阴县的蒲溪、安良,宁陕县的旬阳坝,旬阳县的赵湾等地先后出现饲养意大利蜂的专业户。1989年全区养蜂3.98万群,其中意大利蜂占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