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1年先后在全区70%的乡、23%的村进行农作物品种资源普查,共征集到农作物样品五大类67种(类)4184份。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大麦、豌豆、胡豆、洋麦、燕麦、绿豆、打豇豆、小豆、巴山豆、高粱、荞麦、粟谷、糜子、兵豆、蔓豆、马铃薯、红苕(甘薯)、天星米、薏米等22种2703份;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胡芝麻、向日葵、花生、火麻、酥麻、蓖麻等8种247份;经济作物有烟草、麻类、棉花等51份;蔬菜作物有萝卜、胡萝卜、莴苣、四季豆、豇豆、眉豆、茄子、白菜、芹菜、菠菜、芥菜、牛皮菜、青瓜、黄瓜、南瓜、冬瓜、笋瓜、苦瓜、金瓜、葫芦、辣椒、葱、大蒜、红葱、香菜、魔芋、芋头、洋姜、韭菜等29种935份;野生粮、油、大豆等其他作物248份。各地因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差别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差异,种植品种各有侧重。80年代以来种植量大或有一定面积的主要粮油品种162个,其中小麦80个,水稻33个,玉米15个,大豆6个,甘薯12个,马铃薯10个,油菜10个。
第一节 作物分布
一、粮食作物
安康地区以粮食作物为主,分夏秋两季收获,年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90%左右,产值占农作物的70%以上。其中:秋粮种植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的60%~70%,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60%~80%;秋粮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红苕、大豆等,其中玉米地位突出,常年播种面积占秋粮的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三分之一;夏粮作物主要是小麦、洋芋,其中小麦比重最大,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夏粮的50%左右。
玉米、小麦、薯类和水稻,并列为安康地区四大粮食作物。按海拔高度,玉米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大面积在1200米以下的中高低山和丘陵川道区;小麦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地区,主要集中在700米以下的浅山丘陵区;薯类中的洋芋,分布在海拔1800米左右,以700~1300米的中高山区为主;红苕主要种植在600米左右的浅山丘陵地带;水稻种植在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主要分布在800米以下的川道丘陵低山区,以汉水沿岸及其支流月河两侧谷地最为集中。按地理区域,秦岭南坡海拔800米以上中高山区,包括宁陕县以及汉阴、安康、旬阳县(市)部分地区,夏粮以洋芋、麦类为大宗,秋粮以玉米、豆类为主,稻谷、红苕次之;海拔300~800米的低山浅山丘陵区,包括石泉、汉阴、安康、旬阳县(市)部分地区,夏粮以小麦、洋芋为主,秋粮以稻谷、红苕、豆类为主;月河流域川道区,包括石泉、汉阴县、安康市部分地区,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以稻谷、红苕为主,玉米、豆类次之。巴山北坡海拔900米以下低山区,包括除宁陕县以外的其余9个县(市)的部分地区,夏粮以小麦、洋芋为主,秋粮以玉米为主;海拔900米以上中高山区,包括紫阳、岚皋、平利、镇坪县部分地区,夏粮以洋芋为主,有“一季洋芋半年粮”之说,秋粮以玉米、豆类为主。
二、油料作物
安康地区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1989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18.73万亩,产量1.35万吨,分别占全年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的63.40%和70.45%;芝麻种植面积8.01万亩,产量2682吨,分别占全年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的27.12%和14.03%;花生种植面积2.8万亩,产量2968吨,分别占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的9.48%和15.52%。
油料作物多分布在川道、丘陵和浅山地区。油菜以安康、汉阴、石泉、平利的河谷两侧种植面积最大,旬阳、白河县川道地区次之。山地种植极少。芝麻是秋季油料作物的主要品种,历年种植面积居全省各地市之首,是本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旬阳县、安康市的低山丘陵区。花生种植面积次于芝麻,多数年份只有4000亩左右,1985年后发展较快,超过2万亩,单产亦高于芝麻,主要分布在河谷川道两侧,以安康、汉阴、石泉等县(市)居多。
三、经济作物
安康地区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棉花、苎麻、烟叶、蔬菜等。
棉花 安康地区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明隆庆(1567~1572)年间,兴安州就有棉花赋税的记载。清康熙、道光年间《石泉县志》均有种植记载,民国年间销往汉口、重庆等地。50年代,种植面积一度居各种经济作物之首,1954年达到顶峰,超过16万亩,产量2839.5吨。因安康地区属全省亩产30公斤以下的低产区,1955年调整其种植面积,先缩小镇坪、紫阳、旬阳、白河、岚皋、宁陕六县种植面积,后缩小平利、安康、汉阴、石泉四县种植面积。到50年代后期,相对集中在安康、石泉、平利、旬阳四县,1959年种植面积减至4.42万亩。60年代初,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棉花生产的指令性计划面积扩大,种植面积有所回升,1963年高达7.99万亩,但亩产一般在10公斤左右。1965年2月,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视察安康地区,宣布免去安康地区棉花收购任务。此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70年代末期已不足百亩,80年代后仅有少量农户零星种植自用。
苎麻、烟叶 见本志特产篇。
蔬菜类 各类蔬菜安康地区都有种植,以瓜类、豆类和萝卜、白菜等大路菜为主。农户都有菜园,多数自种自食,商品率低。商品蔬菜主要种植在江河两侧谷地和川道丘陵区,以各县城镇郊区最为集中。50年代后期,建立蔬菜专业队,由自给性生产发展为半商品性生产。60年代中期以后,蔬菜生产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统购统销,以需定产,为三线建设和城镇服务,建立蔬菜商品基地,各县成立蔬菜公司或蔬菜门市部,指导、协调蔬菜的产、供、销,免去蔬菜生产专业队的粮、油征购任务。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后,城镇郊区及铁路、公路沿线农户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品种越来越多,产量逐步提高,基本保证了安康地区市场供应,并有部分外销。
第二节 作物产量
建国前,仅有部分朝代有耕地面积及粮赋记载,作物产量无考。
建国后,农作物栽培面积扩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自然等因素影响,产量起伏较大。
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粮食作物年均面积704.36万亩,产量近40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1.05%和31.63%;油料作物年均面积10.89万亩,产量3240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30.89%和52.47%。
1953~1957年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与上一时期相比,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年均分别增长7.58%和18.29%;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年均分别增长61.85%和15.59%。
1958~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刮起“共产风”、“浮夸风”,生产上“瞎指挥”,加之自然灾害,粮油生产大幅度减产,粮食年均产量41万吨,油料年均产量3445吨,比“一五”时期分别减产13.06%和8.01%。
1963~1965年,全区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750.61万亩,比“二五”时期扩大7.29%。但由于1963、1964两年春季干旱,夏粮大幅度减产。1963年全区平均夏粮亩产仅27公斤,比1949年还低17.5公斤。此时期全区粮食年均产量42万吨,比“二五”时期增长5.44%;油料年均产量2650吨,比“二五”时期减少23.08%。
1966~1975年是国民经济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这10年全区粮油年均产量分别为49万吨和4275吨,比上一时期分别增长15.14%和38.01%。其中,前五年粮油年均产量分别为45万吨和3700吨,分别增长8.37%和39.62%;后五年粮油年均产量分别为53万吨和4845吨,比前五年增长17.47%和30.95%。
1976~1985年是国民经济第五、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生产投入增加,农业科技不断进步。这10年全区粮油年均产量分别为71.4万吨和8990吨,比上个10年分别增产44.85%和110.29%。
1986~1989年,全区粮油生产在1986年的基础上,粮食连续三年每年净增5万吨,油料比“六五”时期总产翻一番。1989年,安康地区和石泉、平利、旬阳、白河四县夏粮生产首次获得国务院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