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康地区位于陕西省最南部,东与湖北省的竹山、竹溪、郧西、郧县毗邻,南与四川省的万源、城口、巫溪县接壤,西与本省汉中地区的佛坪、洋县、西乡县为邻,北与本省西安市的周至、户县、长安县以及商洛地区的柞水、镇安县相接,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国土面积23391平方公里。秦岭主脊横亘于北,大巴山蜿蜒于南,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的地势轮廓,千沟万壑、层峦叠嶂。海拔最高处秦岭东梁为2964.6米,最低处白河县与湖北交界的汉江右岸为170米。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流经石泉、汉阴、紫阳、岚皋、安康、旬阳、白河七县,境内流长340公里,大巴山北坡及秦岭南坡的河流均汇集于汉江,形成以汉江为骨干的像植物叶脉般分布的水系网络。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集水面积5~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67条。全区年自产径流量106.55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年出境总径流量257.27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468.93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量为230万千瓦。因秦岭对东南季风和西北寒流的阻滞作用,安康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向北突出的形似半岛的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垂直地带性气候明显。区内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日照时间在1495.6小时至1836.2小时之间,年降水量在750毫米至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平均在8个月以上,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伏旱、暴雨、连阴雨为主要灾害性天气。
安康地区为南北植物荟萃之地。据秦岭植物志记载,安康地区生物资源种类在省内名列前茅,品种达4612种,素有“药材摇篮”、“漆、麻、耳、倍”之乡的美称。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国家常年挂牌收购的山货土特产品有600多种,杜仲产量居全国之首,生漆产量占全国20%。桑蚕茧、茶叶、桐油、苎麻、黄连、麝香、肚倍、蜈蚣、牛膝、乌桕籽等产品产量居全省之首,尤以紫阳毛尖茶、平利三里垭毛尖茶及牛王漆著称于世。桑蚕茧、茶叶、生漆等自明清迄今都是安康地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安康地区有各类树种2157种,其中:珙桐、银杏、鹅掌楸、红豆杉等为我国特有和稀有树种。已发现的各类野生动物790种,占全省总种数的75.7%,其中鸟类395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77.2%,兽类98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80多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34种,朱鹮、华南虎、金丝猴、大熊猫、羚牛、大鲵、秦岭雨蛙等为我国独有和稀有动物。安康地区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已发现55个矿种,产地536处,已探明各级工业储量的矿产22种,产地74处,其中能源矿产地9处,金属矿产地32处,非金属矿产地33处,矿种有铁、锰、钛、钡、汞、锑、铅、钼、石灰岩、水泥灰岩、滑石、粘土、大理石、蛭石、瓦板岩、辉长岩、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等,在全国有名或在全省位居前列的有汞、重晶石、砂金、锑、锰、瓦板岩、绿松石等,为全省最大的砂金生产基地。
据境内考古发现及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汉江两岸及秦巴腹地原始人类部落就已星罗棋布,并与周边地区有多方面的联系;夏代,安康属于梁州;商周时期,安康为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春秋时被秦、楚、巴三国吞灭,战国时成为秦楚反复争夺之地。秦时,在安康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西城。汉沿袭秦制,在安康地区新设安阳、长利、洵阳、钖县4县;东汉建武元年(25)将汉中郡治迁至南郑县;建安二十一年(216)曹魏攻占汉中,分郡之东(即今安康地区)为西城郡。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隶属荆州,辖7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州、郡、县改易升降错杂。隋复设西城郡,属梁州,辖6县,唐设金州汉阴郡,属山南西道,下属县与隋基本相同;宋设金州安康郡,辖6县;元降金州为散州,属兴元路,下辖洵阳、平利、石泉3个巡检司和汉阴县;明代前期设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洪水侵没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原改属各县复归统辖。清初仍设兴安州,顺治四年(1647),州府迁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1782)改设兴安府,下设安康、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辛亥革命后,废兴安府,安康隶属汉中道,在清代6县的基础上,先后增设宁陕、砖坪、汉阴、镇坪4县。民国22年(1933)废道,县直属于省。24年(1935)设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0县。1949年12月改为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元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安康专员公署,“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990年辖安康市、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旬阳县、白河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等10县(市)、67个区公所、420个乡、26个建制镇、6个街道办事处、3992个村民委员会、115个居民委员会、23285个村民小组,全区总人口284.3万人,有2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9.2%,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为2.25万人。全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1人,人口密度最大的安康市每平方公里234人,人口密度最小的宁陕县每平方公里仅21人。
二
安康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居川陕鄂交通要冲,汉江通江达海,具有军事上的地利形胜,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疏言称:“号令中原,必基于此。”《兴安府志》云:“兴安处秦楚之交,自东周以迄元明,治乱兴亡之迹,会盟征伐之事,视他郡为多”,战事频仍。战国以前,安康为秦、楚、巴争夺之地,征伐不息;公元前312年至前280年,秦楚反复争夺安康,数十年征伐杀戮,丹阳之战秦斩楚兵8万余人,后安康为秦占据;秦末,郦商攻取汉水中下游地区,安康曾是刘邦平定三秦、进取天下的战略出发地。东汉初,光武帝刘秀为消灭割据四川的公孙述,派遣李通率军沿汉水西进,激战于安康,获胜;自建安(196~220)之后,三国鼎立,安康成为魏蜀攻守要津,公元219~228年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拉锯战,曹魏占据安康后,蜀失去了汉水流域和子午谷可东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最终为魏所灭;东晋太元(376~396)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遣将韦钟乘汉水东下,太守吉挹筑城御敌,在安康城郊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攻防战,淝水之战后,安康复为东晋攻取;南北朝时期,安康为南北对峙的前沿地带,东晋太元年间,萧思话沿汉水西进安康,与欲乘江而下,东窥宛襄的仇池王杨难当激战数月。北魏太和(477~499)年间,魏王遣将拓跋干沿子午谷南下,攻取安康西部数县,不久复为南朝所据;萧齐中兴(501~502)年间,萧衍欲灭齐自立,裴师仁率军沿汉水东下,乘机进击襄阳。梁大同(535~546)年间,梁遣将南钦沿汉水西进攻取安康,激战五年,梁夺取汉水流域,李迁哲出任安康郡守。西魏大统(535~551)年间,宇文泰遣将达奚武、王雄攻略汉水流域,李迁哲率军激战于石泉、汉阴一带,军败降魏。唐末,天下混乱,安康攻战不息,几易其手。南宋时期安康成为抗金前线,长期重兵对垒。建炎(1127~1130)年间,叛军桑仲据襄阳,数次西犯,与王彦在安康激战数年,桑仲溃败覆没;绍兴(1131~1162)初年,金遣主力军南犯安康,饶峰关之战后,王彦退守四川,安康尽为金人占据;不久,王彦收复安康。绍定(1228~1233)初年,元军欲避潼关天险,东出唐、邓,迂回攻占大梁,借道陕南,拖雷率元军沿汉水东下,一路攻城掠地,败金兵于河南禹县。清康熙(1662~1722)年间,“三藩之乱”祸及安康五年,中华民国初期,陈树藩、王安澜、吴新田等大小军阀争夺安康,混战不休。
安康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反抗压迫的斗争从未停止过。统治阶级血腥镇压,往往导致人烟绝迹。此种情形明清之际尤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杜青和、黄众宝在旬阳、石泉一带起义,遭残酷征剿。元末,红巾军进击汉水流域,安康人民群起呼应,兵燹浩劫之后,“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据《元史·地理史》载,整个兴元路人口不足2万,尚不及宋时安康一地人口的三分之一;明中期之后,土地兼并日趋剧烈,大批流民铤而走险。成化(1465~1487)年间,刘千斤、石和尚在郧阳起义,正德(1506~1521)年间,兰廷瑞、鄢本恕在四川起义,安康成为这些起义军与朝廷往来冲突的必经之地。起义失败后,余部占据巴山老林,继续武装抵抗;嘉靖(1567~1572)年间,紫阳李三据洞河高峰寨起义,立数十营,与朝廷血战年余。隆庆六年(1572),流民何勉在紫阳举起义旗,与官兵血战三年余,屡败官兵。崇祯(1628~1644)初年,响应王嘉胤在陕北起义,安康饥民纷纷揭竿而起。
明末清初,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等矛盾交织在一起,表现在安康的冲突极为惨烈,数十年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明崇祯元年(1628)至清康熙元年(1662)的34年间,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频繁活动于安康地区,攻府夺县,开仓济贫,尔后占领中原,直捣京都。明、清两朝庭先后六次在安康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大小战斗数百次,镇压手段之残酷,骇人听闻。官兵秉朝廷“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之旨,血腥屠杀,疯狂掳掠,生灵涂炭。战火熄灭不到十年,在康熙十三年(1674)至十七年(1678)间,清王朝为镇压“三藩之乱”,在陕南一带实行以战养战政策,清军所及,谷粮尽掠,畜禽尽杀,茅舍尽毁,进而以人为食。浩劫之后,横尸遍野,瘟疫流行,安康民无遗类,地尽抛荒,城无完堞,市遍蓬蒿,人口已近绝迹,一些县衙无人署理。经清中期几十年短暂的相对繁荣之后,至嘉庆(1796~1820)时,阶级矛盾日趋激烈,冯德仕、翁玉禄、王可秀、胡知礼等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安康响应白莲教举行起义,安康成为白莲教起义军和清廷官兵殊死搏斗的主战场。迄今安康境内山峰多以寨命名,山头石块砌成的寨堡犹随处可见,足见当时消耗民力之大,战斗境况之惨。清军名将御前侍卫穆克登布等高中级将领数十人在安康被起义军消灭,大小战斗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清同治(1862~1874)年间,太平军扶王陈德才、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等率部西征进军安康,一路开仓济贫,破狱释囚,斩杀兴安知府林映堂,主力回援天京东撤后,余部与川滇农民起义军会合,继续在安康一带与清廷进行武装斗争。清末,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发动了洛河起义,哥老会在安康不断发展组织。宣统三年(1911),响应辛亥革命,于十一月四日午夜发动起义,攻占安康城,杀镇台傅殿魁,宣布安康光复。
数千年频遭兵燹之灾,数千年流血抗争,终是黑暗中的求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康人民才走上了武装求解放的正确道路。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安康建立第一个秘密组织——“中共安康特委”,开展革命武装斗争,配合红三军过境,发动安康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第一纵队。1935~1937年红七十四师在安康坚持斗争,建立了有20多万人口、总面积约6200平方公里的根据地。1936年成立“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与七十四师配合作战,共同坚持和发展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安康一度成为大后方,安康城几度惨遭日机轰炸,数十万安康人民参战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安康是鄂西北区和鄂豫陕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46年中原北路突围部队在王震的带领下进入安康,三五九旅干部旅旅长张文津、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吴祖贻、中原军区干部毛楚雄前往西安与国民党谈判,被胡宗南秘密杀害于东江口镇。胡宗南部为阻挡人民解放军西进,在安康布设四个军的重兵,构筑三道防线,自1948年4月至1950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白河、旬阳、关垭子、女娲山、牛蹄岭等40多次重要战斗,安康人民踊跃参军参战,作出了重大牺牲,共歼敌2.5万余人,人民解放军13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解放了安康全境,安康人民从此结束了灾难深重的历史。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