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宝鸡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宝鸡县区概况(6)

2013-7-31 14:29:49   来源:三秦游资源中心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陇县
    陇县位于宝鸡市西北,是陕西省西陲县。地处东经106°26′22″至107°8′11″,北纬34°35′17″至35°6′45″。东西长59.7公里,南北宽57.6公里,面积2285.2平方公里。东连千阳县,南接宝鸡县,西与甘肃省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接壤,北与甘肃省华亭县、崇信县、灵台县毗邻。县城至宝鸡市82公里,距省会西安市250公里。
    1990年,辖17乡2镇,2个居委会,240个村委会,1006个村民小组,1149个自然村。总人口22.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1%。
    自然环境
    陇县境内山岭崎岖,沟壑纵横,山、川、原、丘陵、沟壑、梁峁和河谷阶地相间,关山山脉南北对峙,共有大小山头3249座,千河横贯其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00.2~2466米之间,相对高差1665.8米。
    陇县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势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立体小气候环境。北部山区为半干旱温凉区,中部川道为湿润温暖区,南部为湿润温凉和寒冷区。年平均气温10.7℃,平均日照2033.8小时,平均降雨量600.1毫米。“关山六月寒凝霜”,这种气候,给农业的熟制、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品种选用提出了严格的“适宜技术”要求,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特点。
    境内河流分属渭河、泾河两大水系。渭河流域面积2174.9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5.6%,其中千河占陇县渭河流域总面积的90%,平均流量每秒5.6立方米,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泾河境内流域面积22.2平方公里。各河系总水头957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5万千瓦,可开发量4.2万千瓦,1990年发电量1200万度。
    陇县生物资源丰富,有林业用地165.64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39.96万亩,森林覆盖率40.83%,是陕西省五大林区县之一。在关山林区,生长有杨、椴、桦、松、栎74科163属385种木本植物,木材蓄积量650万立方米,人均占有30立方米,年采伐量2万立方米。经济林以核桃、漆、板栗、水梨、苹果、柿子为主,最高年产核桃325万公斤,名列陕西第二。有野生植物千余种,其中年产五味子果100万公斤,沙棘果350万公斤,山楂500万公斤。著名的活化石植物银杏,古生孑遗植物连香,珍贵用材树红豆杉、水曲柳,名贵观赏树玉兰、金钱槭、花叶丁香,高级饮料原料猕猴桃等都有生植。有各类中药材资源1549种,地道的薏米,大宗的当归、大黄,名贵的党参、鹿茸、麝香等闻名全国,其中党归、大黄为陕西省基地县,有“药材之乡”之誉。有栽培作物305种,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糜谷为主共131种,油料作物23种,绿肥、饲料作物13种,瓜类14种,蔬菜33种。有野生牧草352种,可利用面积29.74万亩,载畜量折羊单位8.7万只。林区有金钱豹、林麝、毛冠鹿、獐子、苏门羚、金鵰、鸳鸯、画眉、白鹤、黄鹂、锦鸡等异兽珍禽216种。矿产资源,经初步探明的品种和贮量为:白云石4710万吨,石灰石7491.6万吨,大理石3000万立方米,晶状石英石38240万吨,磷234万吨,陶土319万立方米,煤炭5500万吨,晶状石墨200万吨。铅、锌、钼、铜等贵重金属也有一定藏量。
    经济建设
    农业 陇县农业资源丰富,全县有农耕地95.85万亩,其中旱地84.95万亩,占88.6%。农业人均耕地4.2亩,牧地2.9亩,林地8.1亩,均高出陕西省和宝鸡市一倍以上。境内山、川、原兼备,宜于粮油麻、林药果、马牛羊生长生殖,素有“富有陇州,十年九收”之誉。解放40年来,基本农田达到31.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36万亩,有水库、陂塘85座,抽水站52处,配套机井661眼,农机总动力3.45万马力,小流域治理683.2平方公里。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推广,现已形成粮食、油料、烤烟、辣椒、药材、林果、核桃、奶畜、肉畜、蔬菜十大商品生产基地。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20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粮食总产11294.8万公斤,人均占有5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97元。生产油料273.8万公斤,烤烟213.4万公斤,辣椒干64.8万公斤,蔬菜3756.2万公斤,核桃产量133万公斤,水果产量963万公斤,收购中药材63.1万公斤,收购总值126万元。畜牧业以发展奶牛为中心,以“黄牛奶用改良”为重点,猪、牛、羊、鸡全面发展。1990年全县大家畜存栏57239头,其中奶牛1803头,黄改奶牛4182头,生猪存栏42830头,羊只存栏21375只,产鲜奶674.2万公斤,肉类总产量319.9万公斤。以种养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9.7%。
    工业 解放后,经过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和三年国民经济调整,地方工业有所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开展横向联合,推动技术进步,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地方工业。特别是实行乡、村、联、户“四轮”驱动的方针,大办乡村工业,使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工业生产主力军。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145个,从业人员6894人,固定资产原值4799万元,工业总产值6670万元,分别占全县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值的37.2%和44.8%,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64%。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税514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全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8443.4元。现已发展到有机械、电力、化工、建材、食品、纺织、造纸、森工、文化用品等10多个工业生产门类。创出了关山牌全脂牛奶粉、秦陇牌中国五味子酒、神怡牌沙棘果汁、金丝猴牌干电池、瓦楞纸、山丹丹牌胶布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等10多个部、省级名优产品。
    交通邮电 陇县雄居于陕甘交界的陇山屏障,形成了关中与大西北的咽喉地带,古今交通位置重要。新中国成立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宝(鸡)平(凉)、宝天(水)公路纵横全境,正在修建中的宝中(宁夏中卫)铁路穿境而过,使陇县成为联接陕甘宁三省区的交通枢纽。境内公路交错成网,主要有神固、陇清、辛新、坪李、尧麻、千陇南线、东八、八新等干线公路。1990年全县有省级公路2条112.2公里,县乡村公路117条,通车里程785.1公里,17个乡镇和211个行政村通了汽车。全县拥有各种汽车391辆,日过往车流量2000多辆,客运40多班次,社会公路客运量72.4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818.77万人公里,货运量21.7万吨,货物周转量1593.3万吨公里。
    1990年全县共有邮电支局2个,邮电所8处,城乡邮路41条,总长1076公里;有线、无线电报电路4条,长途电话线路11条,城乡电话杆路总长1459公里,其中市话13公里,农话1446公里,明线1448公里,电缆线11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24门,实占841门。1990年邮电业务总量53.47万元,邮电业务总收入70.78万元。
    商业外贸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国、合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系,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大力发展以公有制商业为主导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成份、少环节的商业网络,在县城新开辟了新建路综合市场、北关路批发市场,巩固发展了12个农村集贸市场。1990年,全县有商业网点1131个,从商人员2908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023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569万元。外贸出口产品主要有辣椒干、核桃仁等,1990年出口总额119.2万元。
    财政金融 陇县财政力量比较薄弱,是陕西省财政补贴县。1990年财政收入达到1167.4万元,基本甩掉了补贴县帽子。1990年城乡居民累计存款余额7406.4万元,人均328.3元。
    三、文物胜迹
    位于县城西北40公里的景福山龙门洞,居群山之中,左温滨、右龙洞、前清流、后疏林,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为关中山水奇观。以奇、险著称,素享“东有华山、西有龙门”之誉。始于春秋,建于西汉,是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相传,战国时称灵仙岩,周有大夫尹喜弃职归山,隐居于此,汉代娄景先生隐居后更名景福山。唐代药圣孙思邈,因避皇帝征诏,曾居于龙门太玄洞施药济世。金时道士丘长春于大定二十年(1180)来陇,栖居景福山7年,在此创立道教龙门派,遂取名龙门洞。神话传说中八仙之中的汉钟离、吕洞宾都曾游栖龙门。山间有36洞,24潭,洞洞设仙,潭潭传龙。庙宇亭阁沿山依洞而建,悬空绝壁矗立,混元顶、丘祖洞、八仙崖、定心峰、烟霞洞、八棱空心铁塔等建筑,朱楹画栋,飞檐斗拱,悬妙峻绝,望若仙迹。其间仅有铁索、云梯和栈道可跻。晴月朗日,紫雾缭绕,风前雨后,洞出白云,片片朵朵,布满山谷。青石潭、莲花潭、飞仙潭、青、赤、黄、黑等龙潭和北泉、太乙泉、上泉、鹿跑泉四大甘泉嵌镶其中,潭深水碧,清苍幽遂,泉透晶莹,湍激奔流。绿林褐谷处时而传来的群鹂嘻噪,溪水鸣琴。置身其间,若入仙境,疑似登天。每年农历三月为龙门洞古会。盛会期,朝山春游,览胜观光者云集,年收入2万余元。1985年列为陕西省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点。
    四、地方特产
    核桃 有成林面积7000多亩,零星树78万株,年产核桃200万公斤左右。核桃以个大、皮薄、仁饱、不隔、营养丰富独具特点。核桃仁外贸出口已有近20年历史,并以其优质标准获出口免检。1984年获国家外贸部“核桃仁出口信用证书”。
    辣椒 年栽植面积万亩以上,产辣椒干250万公斤左右。椒干以细长膘厚、色泽纯赤、褶纹均匀、辣味浓郁而独戴“秦椒之王”桂冠,远销欧亚诸国。1983年获外贸部“出口信用证书”。
    中国五味子果酒 陇县秦龙果酒厂以关山野生五味子果汁为原料精酿而成的高级营养型果酒。保持了五味子素、维生素C、苹果素等营养成份,具有益胃健脾,增进食欲,消除疲劳,调整血压,降低转氨酶等独特功效。酒味清淡,酸甜适度,是佐餐、宴客、馈友、健身的理想佳品。1986年获陕西省优质旅游产品奖和“唐都杯”奖。
    神怡牌沙棘果汁 在县境内海拔1700~2400米的关山林区沙棘灌丛遍布,盛产沙棘果,其色橙、粒大、果汁浓,含10多种维生素。陇县唐乐饮料厂以沙棘果汁精工酿制的神怡牌沙棘果汁,具有醒脑提神,消暑解烦,健身益寿之功能。1987年获国家水利部、林业部沙棘类产品“银杯奖”。
    关山牌全脂牛奶粉 陇县乳品厂以鲜牛奶为原料,采用现代化工艺精制而成,以保持牛奶的鲜、纯、香、甜著称。蛋白素、蔗糖、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香甜适口,冲饮方便,是婴幼儿、老人和病患者的营养佳品。1985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马蹄酥 据传为唐代宫廷膳食品,因形似马蹄而得名。配料精良,工艺别致,虽千层而不散,油中出而不腻,素净香甜,脆酥可口,为陕西名贵食品。
    五、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川雄姿,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昔日,古陇州曾使秦皇涉足,汉武览胜,唐宗巡幸,戌边将士旅居,诗人墨客为之赋兴吟颂。《古诗源》中的《陇上歌》,魏晋时徐陵的《关山月》,南北朝王褒的《关山篇》,唐代卢照邻的《朝天岭》,杜甫的《青阳峡》,宋代陆游的《陇头水》等诗篇,情文并茂,脍炙人口,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陇县的山河风光,风土人情。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社火有马社火、步社火、高芯高跷、舞狮子、耍龙灯、柳木腿、背社火等形式。其中马社火规模壮观,高芯悬妙险峻,跷跷板意趣横生。背社火剽悍豪放,在社火艺术中独树一帜。1980年以来先后有美、英、法、澳、新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机构与民间艺术家来陇观光采风。戏剧以秦腔历史剧为主,有眉户、皮影、木偶等形式。文物古迹众多,有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的古村落、古关寨、古寺院、古城池等遗址106处,出土馆藏文物2287件,其中仰韶文化类型的陶钵、石斧等把陇县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至五千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戈、铜鼎及其铭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秦国兵器、量器,为研究秦文化提供了依据。木刻、泥塑、壁画、剌绣、剪纸等工艺均以精细、形象生动逼真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陈列于西安大庆路上的《丝绸之路》大型石雕群,长100米,高7米,宽3米,是由陇县150余名石匠用陇县红色花岗岩石料760多块350立方米用点剌手法刻制组装而成,其汉官卫士、胡人驼峰、战马毛狗栩栩如生。“龙凤呈祥”等剪纸技艺,1985年在杭州国际博览会展出。农民艺人陈召贤自创一格的西路皮影,多次送省观摩展出,部分优秀作品送往上海、北京与国际友人交流,受到各路皮影专家的赞赏。布制工艺品,造型生动,工艺精细,乡土气息浓厚,先后在京、杭等地和法、美、澳、德等国展出,有128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院收藏。
    影视广播 全县有影剧院(场)65个,其中乡村剧场61个,各种电影放映单位56个。县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县图博馆1个,县乡图书室18个,共藏书74690册。县广播站1个,电视转播台18个,广播喇叭40409只,广播线路170.3公里,广播入户率达98.2%,列全省第一。全县有电视机1.1万台,其中彩电1000台。1989年陇县被评为陕西省大文化先进县。
    教育 解放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59年建立陇县师范学校,1964年创办陇县农业技术学校,1979年创办陇县教师进修学校,并附设函授站,1981年创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陇县分校,1985年秋县委党校设中专班、电大班,1979年起陕西省教育学院在陇县招收高师函授学员。1983年以来,全县参加陕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的387人,已取得全科合格毕业的14人。
    1990年全县有中学1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单设初中16所,在校学生5409人,有教职工619人。1978~1990年全县共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373人,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1252人,向技工学校输送550人。有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234人。有小学235所,在校学生24947人,教职工1316人。有幼儿园5所,入园幼儿3034人。
    科技 1990年,全县有县级科技学会、协会21个,会员1596人,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机构16个,职工240人,乡镇科普协会19个、专业学组92个,会员共1216人,乡村技术业校47所。全县共有科技人员4011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429人,初级职称3555人。全县农民评定技术职称的444人,农村有各类技术专长的能工巧匠4369人。
    1986年以来,全县列入各级科技计划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推广项目83项,至1990年已鉴定验收并获奖的63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10项,县级52项。黄牛奶用改良获陕西省农村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疗卫生 1990年,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个,其中县级医院2所,乡镇地段医院7所,乡镇卫生院12所。农村医疗点238个,个体医药户18家。年末病床数455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6人,其中西医师103人,中医师49人,乡村医疗卫生人员355人。每万人中拥有医生39人,病床20张。
    体育 1958年建成陇县体育场,占地面积58.21亩,内设7000人座位的灯光篮球场一座。1990年建成体育运动训练房一座,并有6条跑道的标准田径场一个。有等级运动员40人,裁判员26人。全县共有灯光篮球场18个,普通篮球场131个,足球场4个,排球场37个,综合运动场186个,乒乓球台496付。1959年,男子万米长跑获陕西省首届全民运动会第一名。破宝鸡市体育竞赛最高纪录的有青年男子手榴弹、女子团体乒乓球、成年男子标枪、女子标枪、女子手榴弹投掷、女子军用步枪射击、女子500克手榴弹、成年男子800米、1500米赛跑、少年男子铅球、标枪、儿童男子400米、800米赛跑、男子800克标枪、700克手榴弹投掷等15个项目。1990年被评为陕西省体育运动先进县。
    社会保障 1986年县保险公司成立,1990年承保总额17725.4万元,保险费收入86.8万元,全县理赔案件211件,赔款30.8万元。1988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陕西省农村保险先进县。1981年,市、县投资10余万元,建成了陇县福利厂,有聋、哑、残人员29人,1990年产值达到41.6万元。截至1990年全县已办生产福利院5所,吸收弱智低能人员31人。农村对孤、寡老人实行分散供养、村供亲养、亲供亲养和办敬老院集中供养等多种形式予以供养。近两年,县乡村投资80余万元,在全县19个乡镇办起了敬老院,共建房屋103间,入院孤寡老人135人,入院率71.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宝鸡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灵山净慧寺 六营民俗村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麟游 祈福慈善寺 宝鸡鸡峰山景区 人间仙境红河谷
宝鸡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 宝鸡市崛山森林公园 宝鸡石鼓山公园
诸葛亮庙 周公庙 西岐民俗村
青铜器博物馆 关山草原 凤翔东湖
宝鸡市美食 更多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腿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宝鸡酿皮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洋芋搅团 宝鸡小吃:菠菜面
宝鸡小吃:臊子面 宝鸡小吃:锅盔
宝鸡小吃:陇县马蹄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酸汤水饺
宝鸡市特产 更多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擀面皮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茶酥
宝鸡市地方特产:透 宝鸡市地方特产:甘
宝鸡市地方特产:柿 宝鸡市地方特产:血
宝鸡市地方特产:杏 宝鸡市地方特产:核
宝鸡市地方特产:仁 宝鸡市地方特产:秦
宝鸡市地方特产:洋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地理位置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行政区划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区域人口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自然资源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旅游资源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矿产资源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文化背景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历史发展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规划布局与规模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产业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交通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观光游览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经济发展
·宝鸡市概况:渭滨区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