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宝鸡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宝鸡县区概况(3)

2013-7-31 14:29:49   来源:三秦游资源中心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岐山县
    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朝的发祥地,有“青铜器之乡”的美称。地处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东与扶风、眉县接壤,西与凤翔、宝鸡县毗邻,南邻太白县,北接麟游县,东距省会西安市136公里,西距宝鸡市70公里。县境东西宽约30.5公里,南北长53.5公里,总面积为856.45平方公里。辖4镇15乡,188个村民委员会,24个居民委员会,1376个村民小组,21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33542人。
    一、自然环境
    岐山县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隆起,中部下凹,呈马鞍状。北有千山余脉,南与秦岭接壤,中为台原川地,且有渭水、水穿流而过,形成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原的自然态势,最高点石楼山,海拔2160米,最低点龚刘,海拔495米。
    岐山县属大陆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日照2066.6小时,年均气温11.9℃,年均无霜期213天,年均降水量为631.5毫米。境内地面径流平均为7959.33万立方米,有8条主要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其中渭河、水河自西向东穿腹而过,渭河境内流长9.6公里,流域面积121平方公里,境内年自产径流量484万立方米;水河流长33.5公里,流域面积336.5平方公里,境内年自产径流量1824万立方米。属渭河一级支流的石头河源出太白山“三爷海”,由南向北经眉县流入岐境注入渭河,流长15.1公里,流域面积72平方公里,境内年自产径流量2448万立方米,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现已在与眉县交界之斜峪关筑起百米拦河大坝,利用河水灌溉发电。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305.15万立方米。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辣角为主。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以秦川牛、关中驴著称。野生动物有二、三类和国家保护动物40多种。已知的矿藏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等6种。
    二、文物胜迹
    周原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京当乡一带,是先周建都立国之地。自秦汉以来,商周青铜器不时出土,誉为“青铜器之乡”。大盂鼎、小盂鼎、毛公鼎、大丰簋、牛形尊等均属国宝。1976年,在现京当乡凤雏村西南发掘出距今3000年之久的周大型宫室建筑基址,出土周代甲骨、金箔、陶器等重要文物达万余件,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是研究西周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曾接待过大量的中外游客和历史学家。
    周公庙 位于县城西北7.5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为纪念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周公旦而建,始建于唐,历代屡有修葺。庙由山门、庑廊、戏台、献殿、寝殿等组成,亭台楼阁,飞檐碧瓦,气象恢宏。中有唐宋以来碑刻数十通,其中以唐宣宗大中二年敕赐润德泉答诏和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状、谢表以及韩愈、苏轼题诗为最佳。院内的润德泉,是著名的“西府八景”之一。泉周围有石栏杆,雕饰精美,泉水由石雕龙口溢出,别有情趣。又有玄武石像等奇妙景观。庙区古木参天,绿树掩映,曲径通幽,风景秀丽,使人心旷神怡,实为游憩之胜地。
    五丈原与诸葛亮庙 位于县城南25公里处,南靠秦岭,北俯渭河,三面临空,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统大军由斜峪关出,与魏将司马懿对垒于渭滨,病卒于此。附近有“魏延城”、“葫芦峪”、“三刀岭”等许多历史传说遗址。元初建忠武候祠,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军、政治家。明清两代屡有修葺。正殿5间,出檐挑角,红柱灰瓦,五脊六兽,雄伟壮观。殿内中央龛内,为涂金诸葛亮塑像。献殿内外有许多楹联、匾联、诗词碑碣。镶嵌在献殿内壁上的《出师表》40方,相传为岳飞亲笔所书,用笔飘逸刚健,气势恢宏磅礴,被称为“两绝”。祠内之八卦亭、钟楼、鼓楼及山门等建筑,小巧秀致,雕绘雅丽。庙区苍柏古槐,亭亭玉立,远望一片葱郁,站在庙前俯视,秦川渭水尽收眼底。
    太平塔 座落于县城西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建。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八层,通高28.2米,自第二层起,每层都引出假窗、栏杆,塔势端庄,斗拱繁密,显得特别秀丽,距今900多年,屡经地震,而塔依然挺立。
    三、经济建设
    农业 岐山县是关中古农业区之一,据周原遗址考古发现,远在西周以前,这里不仅种植粮食作物,而且植桑养蚕,这种种养相兼的生产方式一直沿续到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以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为两翼,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兴修农田水利,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建成冯家山水库大灌区配套渠系及库、塘、井、站等水利设施5000余处,水利设施面积4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4.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8%;农业机械从无到有,总动力达140259千瓦。1990年粮食总产183803吨,平均亩产增加到23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油料产量7830吨,辣椒1044吨,粮、经比例达到83.7∶16.3。全县近7万农民离土不离乡转入二、三产业。
    南北二山有比较集中的林业用地和牧草资源,各种林木总蓄积量54764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8.9%。
    家畜家禽以牛、骡、马、驴等大家畜和猪、羊、鸡、鸭、兔等畜禽为主,秦川牛、关中驴品质优良,可供出口。1990年大家畜存栏23622头,生猪存栏85118头,羊存栏7569只。
    全县初步建成油菜、辣椒、蔬菜、苹果、水产、笼养鸡、生猪、秦川肉牛及农作物良种9大类商品生产基地。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176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元。
    工业 岐山县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建成机械、化工、电子、纺织、建材、医药、造纸、汽车制造等10多个行业,辖区内全部工业总产值达70312万元,共有工业企业4079个,职工人数达58432人,其中部、省属企业8个,县属企业25个,乡镇企业117个。主要产品有汽车、电机、拖车、化肥、水泥、棉布、毛呢、羊毛衫、水泵、炊事机具、医药针剂等60多种。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崛起,1984年总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1986年跃过2亿元,1987年成为全省突破3亿元大关的7个县区之一,目前正显现出多层次、多渠道、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趋势,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化工、机械、纺织、印刷等为主要行业的生产门类,能生产包括高档毛呢、羊毛衫在内的几十个品种。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2965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1.1%。县乡工业共有23个产品获部、省级优质产品,医用纱布、交流电机、氟硅酸钠、轻质碳酸钠等对外出口。
    交通邮电 岐山县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过境9.5公里,蔡家坡车站每天到发客、货列车138列。境内干线公路3条,支线公路8条,专用公路8条,1990年总里程265公里,晴雨通车里程111公里,乡乡有公路,村村可通车。拥有货运汽车724辆,客运汽车71辆,县属运输单位年完成货运周转量14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998万人公里。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所)18个,邮电业务总量203万元,邮路总长1321.7公里,市内电话用户367户,通话线路3447公里,长途半自动电话已开通,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
    商业外贸 1990年县内共有商业零售网点6400个,从业人员13000余人,国营和供销商业商品购进总值7321万元,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663万元。有集贸市场16个,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5307万元。对外贸易收购总额590万元,出口商品种类10多种,销往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有辣椒、水泥、电机、棉纱等。
    财政金融 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2526万元,人均58元,财政支出3107万元。县内共有金融机构283个,年营业额163862万元,个人存款总额30968万元,人均储蓄707元。
    科教文卫 岐山县是秦腔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自清代以来流行剧种以秦腔为主,还有眉户、碗碗腔、曲子、马戏等。有秦腔剧团1个,影剧院18个,其中乡镇影剧院13个,共有座位4700个;全县有电影放映队79个。文艺创作日趋活跃,获省级以上奖励项目22个,其中《岐山民间文学三大集成》获陕西省民间文学成果奖和文化部民间文学科技艺术开发奖。有文化馆两个,博图馆1个,藏书3.8万册,各类馆藏文物4000多组(件)。其中三级以上藏品806组(件),为陕西省藏品最多的县(区)之一。1988年5月,岐山出土文物送日本为岐阜市建市一百周年大庆展出,受到热烈欢迎。建有乡镇文化站18个,工人俱乐部2个,县广播站1个,乡镇广播站19个,全县广播线路长1057公里,共有电视差转台14个,总功率为47千瓦。1989年4月,建县电视转播台,发射功率300瓦,天线塔高45米,发射彩色电视信号,覆盖半径10公里。
    岐山教育事业比较发达,已普及六年初等义务教育。1990年,全县拥有中小学校250所,其中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68188人,教职工454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及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青壮年脱盲率为95%。
    全县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5085人,其中高级职称53人,中级职称1163人,初级职称3639人;有各种科技推广机构133个,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20个,其中县级14个,所有乡镇和80%的村建立了科普协会。到1990年底,全县共有11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县奖励,其中获国家专利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
    岐山县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现已形成比较健全的三级医疗网。全县有卫生机构50个,其中县医院2所,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防疫站、县药检所各1所,全县各级医院共有床位9298个,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1047人,每万人拥有病床21.3个,医务人员25.12个。
    全县建有体育场1处,灯光球场13处,一般篮球场地328处,排球场30处,乒乓球案448台,羽毛球场244处,游泳池3处,溜冰场5处。县体育场占地43亩,内筑400米炉渣跑道、足球场、简易灯光球场及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的司令台一座。全县有等级运动员21名,三级裁判员25名。
    四、地方特色
    青铜器 先周定鼎周原,文王作邑于沣以后,岐邑虽失去都城地位,但它是周人发祥地,宫室(宗庙)始终未废,许多奴隶主贵族,也埋葬在这里。还有不少奴隶主贵族在此封有土地,世代居此。因此,这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尤其是西周末年,岐邑曾是秦、戎必争之地,发生过几次大的战役,许多奴隶主贵族仓惶逃亡之际,将大量青铜礼器深埋藏匿,更是这里不断发现青铜器窖藏的重要原因。自汉以来两千多年,岐邑出土之青铜器多达千件以上,其中西汉宣帝神爵年间出土的尸臣鼎,1984年出土的铜,几乎都是周代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盂鼎和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毛公鼎最为著名,此二器与虢季子白盘、矢人盘被誉为“四大国宝”,尤其是所出土之青铜器,大多有长篇铭文,是研究西周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等情况的珍贵实物资料。
    旅游资源 据198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县共有各类文物点569处,数量居宝鸡市之首。许多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遍布全县各个角落。除已开发的五丈原诸葛亮庙、周公庙以及西周宫室遗址外,尚有“召伯甘棠”、“凤鸣朝阳”、“龙尾春波”、“崛山名刹”等历史胜迹有待开发。特别是县境内山川秀丽,石刻遗存甚多,就其类别而言,有记事碑、表墓碑、墓志铭、宗教造像、经幢、记事石碣以及出自名人手笔的线雕图画等,作为记录人类物质文化的载体,可使我们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名吃名产 岐山县名吃别具一格,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之吃食,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其主要品种有臊子面、挂面、面皮、锅盔、酥饺等,尤以挂面享有盛誉,曾为清廷贡品,近年来更有所发展。
    名优农产品久负盛名,岐山“秦椒”为县内“拳头”产品,以身条细长,褶纹均匀,颜色鲜红,辣味鲜美,佐汤浮而不沉、辣而不呛称著国内外市场,被誉为“椒中之王”。此外尚有杨村大葱、苍颉庙红萝卜、蔡家坡紫皮大蒜,均驰名西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宝鸡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灵山净慧寺 六营民俗村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麟游 祈福慈善寺 宝鸡鸡峰山景区 人间仙境红河谷
宝鸡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 宝鸡市崛山森林公园 宝鸡石鼓山公园
诸葛亮庙 周公庙 西岐民俗村
青铜器博物馆 关山草原 凤翔东湖
宝鸡市美食 更多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腿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宝鸡酿皮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洋芋搅团 宝鸡小吃:菠菜面
宝鸡小吃:臊子面 宝鸡小吃:锅盔
宝鸡小吃:陇县马蹄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酸汤水饺
宝鸡市特产 更多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擀面皮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茶酥
宝鸡市地方特产:透 宝鸡市地方特产:甘
宝鸡市地方特产:柿 宝鸡市地方特产:血
宝鸡市地方特产:杏 宝鸡市地方特产:核
宝鸡市地方特产:仁 宝鸡市地方特产:秦
宝鸡市地方特产:洋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宝鸡市概况:渭滨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金台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陈仓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凤翔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岐山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扶风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眉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陇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千阳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麟游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凤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太白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地理位置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行政区划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