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宝鸡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宝鸡县区概况(10)

2013-7-31 14:29:49   来源:三秦游资源中心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太白县
    太白县位于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于东经107°03′~107°46′40″,北纬33°38′13″~34°09′55″之间。东与眉县、周至接壤,西与留坝、凤县相连,南与佛坪、洋县毗邻,北与宝鸡市渭滨区、宝鸡县、岐山县互畔。县城所在地嘴头镇,东距省会西安市211公里,北距宝鸡市65公里。辖境东西长66.7公里,南北宽53.4公里,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合417万亩),位居全市第三。其中林业用地390万亩,占93.5%,农业用地13.6万亩,占3.3%。1990年,全县实有耕地98320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4亩,人均林地29亩。全县辖10乡1镇,89个村民委员会,2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8万人。
    一、自然环境
    太白县地处秦岭山脉之中,地形北仰南缓,太白山居东向西展布隆起。有高山、中山、中山丘陵、断陷盆地、山间谷地、冰川地形六个地形单元,具山、川、沟、谷、河流等多种地貌特征,海拔高度在740~3767米之间,相对高差3027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543米。境内群山拱峙,层峦迭嶂;巉岩陡壁,嶙峋积翠;沟谷纵横,河流交错。突兀华中,驰名中外的太白山居省内诸山之冠,海拔3767.2米,顶峰拔仙台是我国东经105°以东地区的最高点。由于受复杂地形影响,境内各地气候差异甚大,地域性小气候特征突出,变化异常。各地温差迥异,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全县年平均气温7.6~11.1℃,早霜期始于9月下旬,晚霜期终于次年4月下旬,年均无霜期158天,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降水量751.8毫米,冬春季多大风,夏秋季低温多阴雨、暴雨间冰雹,易发生洪水灾害。
    太白县自然资源丰富,已知种子植物121科640属1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510余种。太白为全省五大林业基地之一,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50.4万亩,木材蓄积量约1922万立方米。主要用材树种有云杉、冷杉、松、柏、桦、栎、楸、椴、杨等;经济林木有漆树、核桃、板栗、苹果、柿子、花椒、山萸等;竹子分布广,有实竹、松花竹、水竹、木竹、金竹;草场草坡20万亩,牧草150余种,载畜(牛)量可达两万头以上,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据森林资源调查,已知野生动物27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达57种之多。野生珍稀动物有金丝猴、大熊猫、羚牛、血雉、红腹角雉、锦鸡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6种一类野生水生动物中太白县就占5种,有秦岭细鳞鲑、川陕哲罗鲑、秦岭大鲵、鲴鱼、水獭。
    据有关资料记载,已初步探明太白县地下矿藏近20种,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锌、铅、镁、硅铁等,非金属矿有大理石、红柱石、花岗岩、石灰岩、石墨、钠长石、云母等。其中金矿、大理石矿已开发利用,铅、锌、镁矿正在立项论证,亟待开发。
    二、名胜古迹
    太白山以高、寒、险、奇、富闻名遐迩,“太白积雪六月天”为关中八景之一。其顶有玉皇池、大爷海等2个冰斗湖、4个冰蚀湖,清澈明净,有“太白明珠”之誉称。美丽的太白山胜景,引历史名人而陟登。唐宋以来,李白、杜甫、岑参、韩愈、苏轼、梅询等文人学士为太白山赋诗题韵,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民国时期,于右任、邵力子等登游太白山,曾作有《太白山纪游歌》、《登太白山的感想》。近年来,中外科研人员,攀登其巅考察,把太白山作为科研基地。太白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据1980年、1988年两次文物普查,全县共有文物古迹373件(处)。境内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新石器晚期太白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古褒斜道从秦川通往汉中、巴蜀,经境长达114公里;古傥骆道经境长达68公里。迄今,栈道栈孔、石柱等残迹尚在,为研究古代交通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青峰山,为唐时著名的宫廷寺院,明代为王府山坊,相传为唐李世民敕令尉迟恭(敬德)监修,规模宏大,僧侣众多。至今,仍保留有僧人墓群、太子坟、公主墓、舍利塔等遗迹,“云开锦绣”四个大字相传为敬德所书。原寺的铁铸板瓦、滴水等遗物俯拾皆是,残塔遗骸随处可见,有些保留完整的石塔,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为研究唐、明两代佛教发展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居县中心的鳌山(古名垂山、武功山),有药王坪及秦国名将白起庙,且传药王孙思邈曾在此山采药著书。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境内多次活动,于二郎坝书写的大幅标语,至今保存完好。
    三、经济建设
    解放前,太白山区经济贫困,文化落后,交通极为不便,加之战乱与兵燹匪患、豪绅盘剥等,致使民不聊生。解放后,在各级党政重视领导下,全县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使太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狠抓拳头产品,确定了“一林二药三采加”的致富路子,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199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129万元,国民总收入415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5519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84.3%、41.5%和134.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职工平均年工资17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元,分别比1961年(建县初)增长2.47倍和8.23倍,农村有9000人用上了自来水。
    农业 近年来,农业生产围绕“脱贫、致富、摘帽、奔小康”的奋斗目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农村经济由过去单一经营转化为多种经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3985万元, ,乡镇企业产值1259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3倍和7倍,多种经营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7.5%。粮食总产1.644万吨,亩产比1978年增长17.4%,农民人均产粮402公斤。全县年产木耳6万多公斤,山萸、花椒、生漆、核桃、肉牛、红芸豆及补淡蔬菜等运销省内外。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5万千瓦,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300余辆,机耕地达40%以上。
    工业 解放初期,仅有几家铁匠炉和小手工业。60年代,小型工业开始起步,现已形成电力、机械、矿山、建材、森工、食品、酿造、制药、缝纫、印刷等工业企业。1990年县属工业总产值2266万元,比1980年增长4倍。西北最大的黄金矿山企业之一的太白金矿,于1988年动工兴建,1990年底建成并正式投产,日处理矿石700吨,年产黄金1.2万两,当年创产值882万元,实现利润275.8万元。此外已形成批量生产的主要工业品有纤维板、大理石板材、压面机、山萸酒、木制家具、植物化工品及钨钍棒等。
    交通邮电 境内公路干线1条,支线8条,林业、军事专用线5条,通车总里程504.4公里,11个乡镇与85%的行政村通汽车。现有各类客、货汽车350辆,公路客运周转量503.8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44万吨/公里。以县城嘴头镇为中心,每天有15次班车发至西安、宝鸡、凤翔、凤县、岐山等地。全县高、低压输电线路分别为190、450公里,并建成小水电站6座,乡乡通了电。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已建成全省第一个光纤通讯线路(太白至宝鸡市),拥有电话交换机580门,邮路总里程384公里。
    财政商贸 1990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31.8万元,比1953年增长4.1倍。197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放,商品购销活动进一步活跃,流通渠道不断扩大,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新格局,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的集贸市场日益繁荣。1987年有商业机构网点451个,从业1047人。到1990年,仅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676户,从业1233人。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16万元,城乡集贸市场发展到6个,当年集市贸易成交额951万元。
    科教文卫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到1990年,有各类科技机构47个,科技人员1500多名。全县有各类中小学校127所,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7555名,教师716名。县内广播线路总长2630杆公里,广播喇叭4500只,广播入户和村通率均达60%以上。1973年,建起电视差转台(后废弃)。1989年12月,建起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转播台(辐射15平方公里),基层现有小型电视差转台32座,卫星地面站10座,各类电视机约3000台,电视覆盖率达75%。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设施较齐全。现有文化馆、站12个,电影放映单位16个,剧团1个,体育运动场地4.888万平方米,人均占有1.04平方米。全县有医疗卫生单位21个,病床220多张,医务人员281人,农村有医疗点62个。甲状腺肿、克汀病、麻风病、伤寒等地方性、多发性疾病已基本消灭和得到控制,对出血热病的研究、治疗成效显著。
    四、地方特色
    绿色植物的宝库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林海茫茫,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构成色调分明的垂直带谱,自上而下大体可分为针叶、阔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用材林、经济林、药用植物等名目繁多,素有“太白山上无闲草”之美誉。全县林分总面积达260.856万亩,林分总蓄积1922万立方米。淀粉植物种类多,储量大,分布广。已知的淀粉和糖类植物有84种之多,被誉为“天然粮食”。油脂植物约150多种,纤维植物(木本和草本)约114种,单宁植物约60余种,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其它如橡胶植物、香料植物、漆植物、药用、饲料等经济植物,都是一物多用全身是宝。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植物的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药用植物在太白地区得天独厚,满山遍野,多种多样,许多药用植物冠以“太白”二字,以示太白所产,当地群众归纳为太白“七十二样七”,特别是新发现的一些具有抗癌性能的药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野生动物的乐园 太白山区地处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成分过渡的交汇之地,其种类之多、分布之广在全国少有,其中不少是举世罕见的珍品。动物界的超级家族—昆虫,在太白山区至少有1400多种,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昆虫世界,是开展昆虫研究工作的理想场所。太白地区多样的自然环境,繁杂丰茂的树木花草,为各种野生动物和昆虫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密林之下,珍禽异兽奔逐欢;百花丛中,五彩昆虫飞舞忙。体态匀称、漂亮、性情温训、憨态可掬、深受人们喜受的大熊猫,飞越攀登、追逐嬉耍、欢闹不休、尽情玩乐的金丝猴群,更是这里野生动物乐园中的佼佼者。
    理想的避暑旅游佳境 太白夏季温凉湿润,自然景色秀丽迷人,构成理想的避暑和旅游佳地。县城嘴头镇6~9月份日平均气温20℃以上,中午最高温度超不过30℃。这种低温气候,为最理想的避暑消夏地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风景名胜点较多,主要有6处:其一为太白山,由鹦鸽上山,沿途有奇峰怪石、奇花异草、林涛云海、高山湖泊等自然景观。山下石头河水库人造湖泊一平如镜,湖光天色互相辉映。上山先抵菩萨山大殿,古刹犹存。向南眺望可见麦垛石,其状判若麦垛,周圆30米,高约60米,突兀峰巅。继而上行经“五台”、“一堵墙”,怪石成峰,千姿百态。再上至斗母宫,三座石峰独立拔地而起,如刀削剑劈,峰顶直插云霄,巍峨壮观。再上经平安寺,常可见云海滂涛,至此向南远眺,拔仙台、跑马梁、鳌山相连如驼峰显现,向西北远眺,桃河曲流如带蛇迥。再上经放羊寺、明星寺、文公庙抵达大爷海,池面达30余亩,池水清澈明净,一尘不染,时见小鸟(俗称净水童子)如蜻蜓点水,旋翔池面。再上经跑马梁至拔仙台,真是“会当临绝顶,一览群山小”。站在拔仙台向南远眺,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佛池、三清池如一串明珠。其二为石沟瀑布,从县城向南从小贯子入石沟10余公里至悬崖飞瀑,凝是一匹白绫悬挂石壁,飞沫游空,水声锵锵,瀑布潭水湍流,深邃莫测。其三为青峰古迹,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青峰山,其上有唐时英灵公主墓、太子坟、舍利塔、僧人墓群、舍身崖及敬德书题的“云开锦绣”四字。其四为玉皇翠峰,玉皇山又名青霄山和香山,位于靖口乡水蒿川村,原为八庙祷雨地,寺庙占地30余亩,碑百余通。今虽庙、碑木存,然其翠峰、苍柏、石窖、石佛依然壮观。其五为王家坡古道松钟。其六为县城附近的朝阳洞、八盘山、龙华山、唐口石龟、城南的刘秀寨子等诸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宝鸡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宝鸡五丈原与诸葛亮庙 宝鸡吴山 宝鸡太白山
宝鸡鸡峰山与天台山 宝鸡东湖 宝鸡钓鱼台
宝鸡凤凰泉(汤峪) 宝鸡太白庙 宝鸡周公庙
宝鸡扶风城隍庙 宝鸡神农祠 宝鸡张载祠
宝鸡法门寺塔 宝鸡扶风峰塔 宝鸡眉县砖塔
宝鸡市美食 更多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腿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宝鸡酿皮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洋芋搅团 宝鸡小吃:菠菜面
宝鸡小吃:臊子面 宝鸡小吃:锅盔
宝鸡小吃:陇县马蹄 宝鸡小吃:凤翔腊驴
宝鸡小吃:粉鱼 宝鸡小吃:酸汤水饺
宝鸡市特产 更多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擀面皮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鸡茶酥
宝鸡市地方特产:透 宝鸡市地方特产:甘
宝鸡市地方特产:柿 宝鸡市地方特产:血
宝鸡市地方特产:杏 宝鸡市地方特产:核
宝鸡市地方特产:仁 宝鸡市地方特产:秦
宝鸡市地方特产:洋 宝鸡市地方特产:宝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宝鸡市概况:渭滨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金台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陈仓区简介
·宝鸡市概况:凤翔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岐山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扶风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眉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陇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千阳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麟游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凤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太白县简介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地理位置
·宝鸡市概况:宝鸡市行政区划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