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幼儿体育
民国时期,汉中先后有幼稚园7所,幼儿在幼稚园中以户外游戏为主。游戏设施较好的有省立汉中二女师附小幼稚园、曹日晖(汉中师管区司令)之妻所办幼稚园、西北儿童教养院幼稚园和黎坪垦区幼稚园。游戏设施有荡船、跷板、秋千、滑梯和木马等。通过活动,使小孩学会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
解放后,按照幼儿教材规定,从训练走、跳等基本动作开始,锻炼幼儿攀、钻、爬、跳、跑、投掷等能力,增强幼儿体质。每天有2小时体操、唱歌游戏活动。城市幼儿园一般都设置有滑板、秋千、跷板、荡船、钓鱼、滚筒、攀登架,投篮网、投篮圈、小积木、小足球、羽毛球等。有的还有电动转椅、拉力球、飞盘、童车等。
每年“六一”儿童节时,各幼儿园举行运动会,项目有团体操、传旗赛、幼儿广播操、幼儿韵律操、赛跑、钓鱼、穿衣、拍球、立定跳运、平衡木、投球、障碍赛等。1976~1983年,汉中市体委派体操教练员辅导东关幼儿园、文化街幼儿园、商业幼儿园体操训练。1979年汉中市举行幼儿体操比赛,内容包括基本功、身体素质、自由体操、平衡木、跳山羊等项目。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汉南中学堂首设体育课,每周两节,内容主要是队列训练、徒手体操和各种游戏,其后各学堂亦先后开设体育课。民国元年(1912),南郑县立各小学聘天主教徒教学生哑铃、棍棒等器械运动。联合县立汉中中学(原汉南中学堂)体育课以武术(国术)、队列、体操为主,开展球类和田径类运动。球类有篮球、垒球,数年后增加足球、网球;田径有跳远、跳高、跑步、单杠、双杠、垫上运动等。汉中中学和南郑县立高等小学校每周在文庙东院会操一次。
民国12年(1923)以后,排球、羽毛球、乒乓、游泳等体育项目也在一些较大的学校开展起来。民国13年(1924),汉中联立中学举办汉中首次体育运动会——春季运动会,进行田径、球类比赛。
民国17年(1928)以后,先后从外地回汉、来汉中任教的体育教师87人,其中有南郑县人黄党瑞、王仲玉、潘道三等10人及城固人贺远峰(毕业于上海东亚体育学校)等。在他们的努力下,汉中各中学的体育活动都先后开展起来。抗日战争时期,小学和初中设“童子军训练”课,学习军事知识,进行救护训练。队员携带军棍、水壶、挎包和救护绳,进行滚爬、械击、救护、包扎等教学。高中设军训课,学习射击、防空、泅渡等知识。此种训练持续到抗战胜利以后。
汉中解放后,各中、小学校每周设2节体育课,3次课外活动,每天晨上早操,课间做广播操(中学先后推行六套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从1954年起,各学校开展劳卫制锻炼及“国防体育活动”。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学生膳食营养较差,部分学校曾取消体育课,有的学校压缩体育课时、减少课外活动。不久,即恢复。1979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布,各学校体育课大抓《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锻炼。1986年汉中市各小学达标率为65%,中学为70%,汉中师范学校为76.5%。达标率在80%以上的学校有汉中市青年路小学、新沟桥中学等18所学校。体育先进班级的达标率达90%。在全地区23所学校1.26万名学生“达标”比赛中,汉中市中山街小学合格率91%,名列第一。
学校体育课一直是在操场里上课,风雨天气在教室内上课,讲体育运动常识、体育竞赛方法和规则、场地划法,以及体育事业成就等。1971年,汉中市四中体育教研组总结的“同年级两班合上,男女分教,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被国家体委列入体育教学暂行规定内容予以推广。汉中中学男女分班上体育课时,又按身体条件分强、中、弱三组,因材施教,效果较好。汉中中学还实行体育理论考试制度,对学生体育成绩采用综合评分法,推行学生毕业、升学体育合格标准,推动了体育教学。汉中师范学校、青年路小学把音乐,舞蹈引进了体育课。
1973年,汉中市建立中、小学体育教研联组,组织观摩教学,各中学开展“跑向北京”象征性长跑活动。各小学开展三小球(小篮球、小排球、小足球)活动。80年代末开始,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校体育活动明显减少。
1979年以前,各中、小学体育专职教师较少。1979年以后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尽力为中、小学配备专职体育老师,并引进国内外体育电化教学资料。1981~1986年,受地区体委委托,汉中师范学校与地区体校合办6期体育师资班,为中、小学培养体育教师336名。到1989年,汉中市中、小学共有专职体育教师117人,兼职体育教师57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