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
镇巴县位于陕西南端,汉中地区东南部,地处大巴山区米仓山东段,介于东经107°25′~108°16′,北纬32°08′~32°50′之间。东西长80.45公里,南北宽77.45公里,面积3415.04平方公里。东邻安康地区紫阳、汉阴县,南靠四川省万源县,西北与西乡县接壤,西和四川省通江县相连。1995年全县辖8个区和1个区级镇、46个乡和3个乡级镇、471个自然村、2795个村民小组、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70913户,2752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509人,主要是汉族,还有苗、回、维、壮等少数民族174人,每平方公里平均82人。
镇巴境内溪流纵横,沟谷幽深,山势陡峻。巴山主脉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千米以上山峰38座。境内海拔425~2534米,县城海拔677米。河流以大巴山为分水岭,北属汉江水系,南属嘉陵江水系。有较大河流6条,支流小溪854条。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41天,年均降雨1250.5毫米,是陕西省降水较多的县份之一,也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
镇巴县自然资源丰富,林特产品种类较多。森林覆盖率39%,主要树种有松、桦、栎类等。有竹林49.6万亩,竹林储积68.6万吨,巴山连片竹林14.3万亩,镇巴木竹面积之广,蓄量之大,分布之集中,居全国同种之首位。主要土特产品有木耳、香菇、竹笋、竹荪、生漆、油桐、药材等。已探明矿藏25种,主要有煤炭、板石、铁矿、硫铁矿、锰矿、毒重石等。
镇巴县境先秦以前为巴地,秦、汉属汉中郡成固(城固)县地。东汉永元七年,和帝刘肇曾封平定西域功臣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即今西乡县及镇巴县地。三国时蜀汉章武元年(221)在成固县南部建南乡县,辖今镇巴、西乡两县地,是为镇巴建县之始。西晋太康二年(281),改南乡县为西乡县。唐武德四年(621),又在西乡县东南(今镇巴县境)置洋源县,以洋水(今泾洋河)发源地为名。宝历元年(825)撤销洋源县,复归西乡县辖。唐以后,县地属洋州。清嘉庆七年(1802),又从西乡县划出南山24地,建定远厅。民国二年(1913)废厅改为定远县,次年,改名为镇巴县。1932年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次年9月至1935年2月在县境西南建立川陕省陕南县。1949年12月17日镇巴县解放。
镇巴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川陕主要通道之一。唐时长安通蜀的荔枝道经镇巴。民主革命时期镇巴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有3700多人参加红军,境内有通向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的“红色交通线”(东线)。
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2556万元,工业总产值3738万元,农业总产值19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8元,财政收入924万元。全县有耕地2900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710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豆类、薯类、油菜、蔬菜等;西镇牛为镇巴优良品种。粮食总产77369吨,油料总产2113吨。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原煤、茶叶加工、电力、水泥、板石、锰矿、农机具、饮料、酒、宣纸、化工等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榨油机、“秦巴雾毫”茶、“班城”特曲酒、“玉柱”笋干、“云霞”竹笋罐头、“秦宝”宣纸等6类20余种产品。观音板石、秦宝宣纸、50型榨油机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65年始通西(安)万(源)公路,到80年代乡乡通公路,修建了到四川万源、通江和安康地区紫阳县公路,县内基本形成了“米”字型结构的公路网络,全县通车里程943公里。相继建成乱水泉、渔洞河电站和渔渡11万伏、泾洋3.5万伏输变电站,农村小水电站264处。1992年建成3000门程控交换电话系统。
1995年,全县有中学15所,在校学生6621人,小学621所,在校学生31379人。有电视地面接收站及差转台66个,电视人口覆盖率78%,开通了县城和4个区集镇有线电视网,终端用户达到5000多户。有文工团、文化馆等文化单位。县内巴山民歌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浓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