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
汉中市位于汉中地区中部,汉水以北,东经106°51′~107°10′,北纬33°02′~33°22′,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南部为汉中盆地平川区,中部为秦岭南麓丘陵区,北部为秦岭山区,其面积各占约三分之一。东邻城固县,南与南郑县隔汉水相望,西与勉县以褒河相隔,北接留坝县。1995年末5065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446万人,汉族占99%,其余为回、满、蒙等18个少数民族。辖6个街道办事处,5镇,4乡。自古以来,为陕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代及民国时被称为陕西第二大都会。
该市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的秦巴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9℃,无霜期约246天。1951~1985年间年平均降水量905.3毫米;最大年(1983)降水1462.8毫米,最小年(1995)降水530.3毫米。境内南有汉水,西有褒河;汉水年均流量90.5每秒立方米,褒河年均流量43.6每秒立方米。北部褒河石门水库库容10980万立方米,其东干渠及南干渠为全市农田灌溉主要供水源及设施。
境内北部山区已探明矿藏主要有锰、金、磷、石灰岩、大理石、石英岩、粘土等;有野生植物3000多种,天麻、杜仲、附子、白芍等中药材1500多种。
汉中市历史悠久。夏代到东周初,市境北部为褒国,战国时周贞定王十八年(前451)筑南郑城,为秦、蜀互争之地,后属秦,建南郑县,隶属于汉中郡(治设在今安康)。西汉因之。东汉初,汉中郡治移此。三国时为蜀汉南郑县。西魏废帝三年(554),改称光义县。隋开皇初,复称南郑县,历代均为汉中府附郭首县;境内北部曾先后设有褒中(褒、褒内、褒城、苞中)县、武乡县、白云县。解放后,设南郑市。1954年1月1日改称汉中市,同时,在铺镇设南郑县(1961年移周家坪)。1964年6月5日,汉中市改称汉中县。1980年8月17日改称汉中市。1996年5月31日改称汉台区。从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以后,汉中是历代汉中(汉川)郡、梁州、山南道、山南西道、利州东路、兴元府、兴元路、汉中府、陕安道、汉中道、汉中专区、汉中地区治所,亦是专署、行政公署所在地。
汉中市境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秦蜀在此争战;汉元年(前206)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就国南郑,设坛拜将,后由此出定三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史称此地为汉朝发祥地。三国时,蜀汉据此,诸葛亮由汉中出兵北伐曹魏;魏延为南郑侯,被斩于城北,葬于石马坡。唐代,德宗避乱于此,回长安后升梁州为兴元府,开中国历史上以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始,兴元府地位与京都长安府、东都洛阳府同。南宋以此为抗金重镇。清代,太平天国西征军曾一度占领汉中城。抗日战争期间,汉中为后方重镇,华北沦陷区及西安一些机关、工厂、单位、学校相继迁入该市。解放前夕,国民党胡宗南部及陕西省军政机关溃逃汉中,企图顽抗。1949年12月6日该市解放。
该市文物遗址主要有:古汉台,相传刘邦为汉王时驻地;拜将坛,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处;饮马池,相传为刘邦驻军饮马处;虎头桥,相传为三国时蜀汉大将马岱斩魏延处;市境北褒谷内有栈道、石门、摩崖石刻及山河堰遗迹,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内有明朝瑞王(朱常浩)府遗址、净明寺塔;市北有天台山、哑姑山道教及佛教寺观。1994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汉中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汉中城自古以商业贸易为主,杂以小规模手工作坊。西汉时商业即较兴旺。民国时抗日战争期间,逐步引入工业生产。至20世纪90年代,汉中市已建成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多门类现代工业体系,形成精密机床、刀具、轴承、建材、医药、造纸、纺织、服装、酿造、食品等工业体系;市郊粮油、蔬菜等农副业生产条件优越,发展较快。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74995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867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7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元;全市银行存款余额16064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全年储蓄存款151705万元;市属工业总产值11.29亿元。90年代先后从意大利、德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设备,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95年总产值120480万元。
汉中市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良好,排灌方便,土地肥沃,是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高产区。1994年小麦平均亩产272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水稻平均亩产570公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在特大旱灾情况下,粮食总产134190吨,油料总产7604吨;生产蔬菜42626吨,水果858吨,蚕茧510吨,农业总产值2.09亿元。
汉中市为陕南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1995年市区建成面积26.5平方公里,有专用地和公共绿地553公顷,绿化覆盖率25.02%,市中心广场占地3.3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8.5万吨;电话传输主干线全部实现光纤化。邮路总长度555公里,年发送邮件400多万件;全市电话普及率6%,城区普及率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7052万元,占汉中地区总额的37.5%。汉中自古为关中通往西南川蜀的交通枢纽。境内北有褒斜道过境;东有汉中至安康的官马大道,有汉江航运;20世纪30年代修通川陕公路。70年代修通阳(平关)安(康)铁路过境,境内25.9公里,设有褒河、汉中、王家坎3个火车站;1995年铁路货运量38.45万吨,客运量70.6万人次。市区公路以108国道、汉(中)宝(鸡)、汉(中)武(乡)公路为主,并有市道7条,全市97%的村通汽车。1995年公路客运量1108.28万人次,货运量512.31万吨。汉中飞机场每周4个航班飞往西安,1995年客运量8300人次。
1995年,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23人,其中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3586人。市内设有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3875人;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6883人;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2907人;普通中学39所,在校学生23176人;职业中学7所,在校学生2348人;小学200所,在校学生45485人,全市基本普及九年制教育。有医疗机构151个,其中医院38所;有病床4844张,有专业医疗技术人员3613人;市属历史博物馆1所,图书馆1所,藏书178000册;公园2处(莲花池、兴元湖);无线、有线电视台各1个,电视覆盖率96%,开办有、无线电台广播。1990~1995年,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等称号。
境内有国家部委所属单位:汉川机床厂、汉江机床厂、汉江工具厂、012基地及其下属各厂、化工部西北勘探队、水电三局汉中分局等;省属单位有:地质勘探二队、省建筑公司汉中分公司、汉中师范学院、省第三监狱(1995年7月更名为陕西省汉中监狱)、新汉砖瓦厂、汉中民航站及其机场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