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永昌元年 成玉衡十二年(322)
二月,氐左贤王杨难敌称藩于前赵,赵主刘曜以难敌为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益、宁、南秦、凉、梁、巴六州及陇上、西域诸军事,武都王。(《晋书·刘曜载记》)
太宁元年 成玉衡十三年(323)
八月,杨难敌惧前赵刘曜进攻,与弟右贤王杨坚头南奔汉中,请降于成。(《晋书·刘曜载记》)
太宁三年 成玉衡十五年(325)
杨难敌自汉中还,克仇池(今凤县),执杀田崧。(《晋书·刘曜载记》)
咸康二年(336)
晋建成将军司马勋率兵驻汉中。成王李期派李寿把司马勋逐出汉中,并置汉中守宰,戍南郑而还。(《晋书·成帝纪》、《资治通鉴》卷九十五)
咸康末年(340~342)
司马勋为梁州刺史,屯西城(今安康)。
永和三年(347)
梁州治所由西城迁回南郑。司马勋断南郑城东面三分之一为梁州汉中郡南郑县治。
永和五年(349)
九月,司马勋北出骆谷,破后赵长城戍(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扎营于悬钩,三辅豪杰多杀守令以应勋。赵将麻秋、王郎等拒勋,勋还梁州。(《晋书·穆帝纪》、《资治通鉴》)
永和七年(351)
四月,司马勋率步骑三万,自汉中入秦川,与前秦王符健战于五丈原(今陕西歧山县南)。屡败,退归南郑。(《晋书·穆帝纪、符健载记》)
永和十年(354)
二月,桓温统兵北伐盘据关中之苻秦,命司马勋自梁州出子午道攻秦。三月,司马勋掠秦西郡。六月,苻雄败勋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勋奔回汉中。伐秦之晋军,粮匮退还。(《晋书·桓温传、济南王遂传》、《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隆和元年(362)
四月十七日,梁州地震。(《晋书·哀帝纪》)
兴宁三年(365)
梁州刺史司马勋为政暴虐,治中、别驾及州之豪右,稍与勋意不合即被杀,并常存据蜀之志。六月,益州刺史周抚死,司马勋遂举兵反,自号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大司马桓温遣朱序讨勋,于次年五月擒斩之。(《晋书·司马勋传》、《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一)
宁康元年(373)
七月,梁州刺史杨亮与前秦苻坚战,败。九月,秦将杨安进攻汉川。冬,秦军朱彤等率军二万攻汉川,进兵梁州,杨亮再败,秦军攻占汉中。苻坚以毛当为镇西将军,镇汉中。(《晋书·前秦载记》)自此,汉中为前秦占领。
太元九年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
正月,晋将军杨铨期进据城固,击败秦梁州刺史潘猛。十二月,潘猛弃汉中,奔长安,汉中复归于晋。州治还汉中。(《晋书·杨铨期传》、《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五)
隆安二年(398)
晋南泰州侨治于梁州(汉中)。(《宋书·州郡志》)
元兴三年(404)
六月,晋益州刺史毛琚遣将攻汉中,斩梁州刺史桓希(《晋书·安帝纪、毛宝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
义熙元年 后秦弘始七年(405)
正月,晋以毛琚为征西将军、益州刺史,自领梁秦二州刺史,攻取汉中。二月,侯晖杀毛琚,拥巴西谯纵为成都王(后蜀),谯纵自领梁秦二州刺史。仇池氐王杨盛乘汉中空虚遣其侄平南将军杨抚据之。六月,后秦姚兴遣将军敛俱攻汉中,拔城固,徙汉中流人三千余家于关中。七月,杨盛降于后秦。(《晋书·毛宝传·谯纵传·姚兴载记》、《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二月,晋梁州迁治于魏兴(今安康),唯余魏兴、上庸、新城三郡。(《宋书·州郡志三》
义熙三年 后秦弘始九年(407)
四月,氐王杨盛以平北将军苻宣为梁州都护,率兵入汉中,后秦梁州别驾吕莹、汉中人徐逸、席难等起兵应宣。后秦南梁州刺史王敏攻之。莹等求救于杨盛,盛遣军临浕口(今勉县老城东),敏退守武兴(今略阳)。杨盛向晋称藩,晋以其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盛以宣行梁州刺史。(《晋书·姚兴载记》)、《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
义熙九年 后秦弘始十五年(413)
七月,后蜀谯纵灭亡,晋梁州治由魏兴迁回苞中(即褒中,今汉中市北),谓南城。以索邈为梁州刺史,苻宣回仇池。
义熙十三年(417)
城固胡城崩陷于水,出铜钟十二枚(即编钟一套),刺史索邈奉送洛阳,归之宋公(刘裕)府。(《水经注·沔水上》)按:《水经注》为“义熙十五年”,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