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汉章武元年(221)①
夏四月,汉中王刘备在成都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以诸葛亮为丞相,晋升汉中太守魏延为镇北将军。(《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魏延传》)
汉章武二年(222)
骠骑将军马超亡,葬沔阳(今汉中勉县城西4公里处)。(《三国志·蜀书·马超传》、《汉中府志》)
汉建兴元年(223)
五月,后主刘禅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封地在今汉中市武乡镇),开府治事。封汉中太守魏延为都亭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魏延传》)
汉建兴五年(227)
三月,丞相诸葛亮上《出师表》,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三国志·蜀书·后主传》),筹备攻魏。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汉建兴六年(228)
正月,诸葛亮首次伐魏,扬言由斜谷道取眉县(今陕西眉县),使赵云、邓艾为疑军,据箕谷(今陕西太白县唐口街)。亮自率诸军由汉中西出祁山(今甘肃西和县东北),使马谡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今甘肃秦安县陇城镇)。谡违亮节度,失街亭,为郃所破。诸葛亮拔西县(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书自贬三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十二月,诸葛亮二次伐魏,引兵数万出散关,围陈仓(今宝鸡市南),久攻不下,无功而还。(《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汉建兴七年(229)
春,诸葛亮第三次伐魏,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三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冬,亮徙府营于沔阳南山下(今勉县武侯墓处),在今勉县、城固筑汉、乐二城,以防御魏军。(《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汉建兴八年(230)
秋,魏军司马懿由西城(今陕西安康)、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三路欲攻汉中,诸葛亮军待之于城固赤坂(今洋县东龙亭山)。大雨连绵三十余日,河汉泛滥,道路断绝,魏军三路皆还。(《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汉将魏延西入羌中,大破魏有功,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汉建兴九年(231)
二月,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在沔阳(今勉县)造木牛运粮,出军围祁山。魏司马懿、张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粮尽退军,张郃追至木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被亮军射死(《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八月,因霖雨,运粮不继,亮退还军汉中。(《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汉建兴十年(232)
诸葛亮在黄沙(今勉县黄沙铺)屯田,休士劝农,造木牛流马,教兵讲武。(《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汉建兴十一年(233)
冬,诸葛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修治斜谷栈道邸阁。(《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汉建兴十二年(234)
二月,诸葛亮第五次伐魏。自统大军十万,由乐城(今城固)北上,自斜谷出,始以流马运粮,据武功五丈原(今岐山县南,斜谷西侧),与司马懿对垒于渭水之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于军中。蜀军退汉途中,魏延不服亮遗命,率本部兵径先南归,所过烧绝栈道,占据南谷口阻击大军。延败,被蜀将马岱斩首,遂诛杀延三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魏延传》)。葬魏延于汉中北门外石马坡(今汉中火车站西铁道北)。
诸葛亮遗命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是年,蜀以吴壹为车骑将军,领雍州刺史,假节督汉中,王平为安汉将军,副之,并领汉中太守。(《三国志·蜀书·后主传、王平传》)
汉建兴十五年(237)
吴壹死。王平代督汉中,封安汉侯。(《三国志·蜀书·王平传》)
汉延熙元年(238)
大将军领益州刺史蒋琬出屯汉中,驻沔阳,王平更为前护军,署大将军府事。(《三国志·蜀书·后主传、王平传》)
汉延熙五年(242)
蒋琬以为诸葛亮数出秦川,道险运艰,终未成功,乃多作舟船,欲乘汉水东下,袭魏兴(今安康市)、上庸(今湖北郧阳地带),适逢旧病复发,未得果行。(《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汉延熙六年(243)
十月,蒋琬病重,自汉中还驻涪。以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督汉中事。(《华阳国志》)
汉延熙七年(244)
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进兵汉中,前锋已至骆谷(今周至县南秦岭中)。时蜀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王平遣护军刘敏、参军杜琪据兴势(在今洋县北15公里),自为后拒御敌,多张旗帜,绵亘百余里。四月,魏攻兴势,不得前进。是时,魏军关中及氐羌转输军士粮饷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军民号泣道路,费祎督蜀兵救兵又继至。五月,曹爽引军退。(《三国志·蜀书·王平传》、《魏书·曹爽传》)
汉延熙八年(245)
十二月,大将军费神驻军汉中。(《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汉延熙十一年(248)
镇北将军王平死,蜀以中监军胡济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兖州刺史,代王平督汉中事。(《华阳国志·刘后主传》)
五月,大将军费祎出屯汉中。(《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汉延熙十七年(254)
蜀荡寇将军张嶷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县西南)阵亡,移葬汉中(《三国志集解》)。(按:张嶷墓在汉中市西龙江镇柏乡村,已为平地,墓碑移存汉台博物馆。)
汉延熙二十年(257)
蜀大将军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伐魏,相持数月,姜维退还。(《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汉景耀元年(258)
蜀后主刘禅从大将军姜维议,一改在汉中“实兵诸围以御外敌”之战略,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令督汉中胡济退屯汉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汉景耀六年(炎兴元年) 魏景元四年《263)
春,后主刘禅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庙在定军山诸葛亮墓东数百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八月,魏军分三路大举伐蜀。其东路由镇西将军钟会与长史杜预、护军胡烈、前将军李辅、魏兴太守刘钦等督十三万余人,分路从斜谷、骆谷、子午道攻汉中(《资治通鉴》卷七十八)。九月,钟会统大军十余万人至汉中。蜀令诸围退还汉、乐二城。蜀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钟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分围汉、乐二城,自率中军西出阳安口,遣人赴定军山祭诸葛亮墓,并禁军士在定军山樵采。使护军胡烈等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魏志·钟会传》)
十月,魏将邓艾破蜀,蜀汉亡。(《魏志·邓艾传》)
十二月,魏分蜀汉益州之汉中、梓潼、广汉、涪陵、巴、巴西、巴东七郡置梁州,治设沔阳(《魏志·陈留王纪》、《华阳国志·汉中志》)。汉中遂属魏。
十二月,魏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中率石木工二千人,修复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
魏景元五年(264)
正月,司马昭自率大军与魏帝曹涣驻长安,遣中护军贾充率兵入斜谷,欲据汉中,屯乐城。未至而会、艾皆死。(《魏志·钟会传》、《晋书·贾允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