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夏禹时(公元前21世纪)
相传禹定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华阳黑水惟梁州”(按:梁州据秦岭之南,黑水之东地域。汉中属梁州)。(《尚书·禹贡》、《史记·夏本记》)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其中褒氏(十二个姒姓联盟部落之一)因助禹治水有功,被封居今汉中市区西北,建褒国(按:古褒国在原褒城县东三里,地名骆驼坪,今汉中市张寨之北)。
夏王孔甲时,褒国二国君至夏王庭晋见夏王。(《史记·夏本纪·封禅书》)
商
帝武丁(约前1271~前1213年)
武丁用兵四方,曾征集军队讨伐褒与蜀(指蜀之北疆——今汉中一带),并与其妻妇好讨伐巴方(今鄂西北、川东,陕南一带),战于今汉中。(童正恩《古代的巴蜀》、周集云《巴族史探微》)
帝辛(纣)(约前1099~前1066)
周武王乘机讨伐,势力达于江、汉、巴、蜀。(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许倬云《西周史》)
西周
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
秦岭以南的庸、蜀、羌、髳、微、卢、彭(巴)、濮等族人及褒国国王(“友邦冢君”)随从周武王伐殷。时汉中为巴、髳、微、羌、蜀杂居之地。(《尚书·牧誓》、今本《竹书纪年》)
周昭王二十四年(前977)
昭王南征,渡汉水,“船人恶之,以胶舟进,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昭王及其随从落水淹死(《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按:此事发生于汉水何处,待详考。
周穆王元年(前976)
穆王作祗宫于南郑(《穆天子传》、古本《竹书纪年》)。按:此“南郑”是否为今汉中南郑,或为雍地周都城的南郑宫,待详考。
周孝王七年(约前878)
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史记》、《太平御览》)
周幽王三年(前779)
褒人“有罪”,幽王伐褒,褒君进献褒姒女赎罪。幽王宠褒姒,八年(前774),立为王后,并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史记·周本纪》)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
幽王及褒姒被申侯连结犬戎杀于郦山,虢公翰结犬戎、褒人,立王子余臣于携,为携王(《史记·周本纪》、古本《竹书纪年》)。据《水经注》载,郑桓公死于犬戎,郑人(居今华阴一带)南奔至今汉中地,故称南郑。此说史家多疑。
春秋战国
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0)
褒国灭。蜀望帝杜宇“以褒斜为前门”。(《华阳国志·蜀志》)(按:今汉中地大部属蜀)
周厘王五年~惠王十七年(前677~660)
秦德、宣、成公之际(一说穆公后期),蜀王开明氏二世卢帝,自秦蜀谷道(今汉中北部秦岭间)攻秦至雍(今陕西凤翔县南)。时汉中盆地全部入蜀国版图。(《华阳国志·蜀志》、《四川通史》)
周庄王十年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
南郑属秦。
周定王十八年 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
秦“左庶长城南郑”,为南郑建城之始。(《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
周定王二十八年 秦躁公二年(前441)
南郑叛(秦)。(《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
周安王十五年 秦惠公十三年(前387)
秦伐蜀,取南郑(《史记·秦本纪》)。“蜀取我南郑”(《史记·六国年表》)(按:此条一年两记,两相抵牾,或为一年中先后两次战争,待考)。
周慎靓王五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
先是,显王之世,蜀有褒汉之地。蜀王从万余人猎于褒谷(今陕西汉中北),与秦惠王遇。传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言能粪金,以绐蜀。蜀王负力而贪,遣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蜀道得通(《华阳国志·蜀志》)。蜀王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营邑于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
是岁,蜀王因苴侯与巴结好,发兵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秋,秦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今宁强县境)伐蜀。蜀王自葭萌拒之,败。蜀主开明氏遂亡。冬十月,蜀平,司马错等并灭巴、苴。(《华阳国志·蜀志》)汉中属秦国。
周赧王三年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
秦庶长魏章击楚于丹阳,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郡,取地六百里,仍置汉中郡(《史记·秦本纪》)(按:汉中郡最先由楚设置,用于抗秦,郡治西城,即今安康市,但始置时间史无明载。秦置汉中郡,治仍设西城)。
周赧王二十一年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
秦魏冉举任鄙为汉中守。后七年(前288),任鄙卒(《史记·秦本纪》)(按:此为汉中郡守姓名见于史者第一人)。
周赧王二十八年秦 昭襄王二十年(前287)
秦昭襄王到汉中。(《史记·秦本纪》)
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
秦大将白起攻楚,取鄢(今湖北宜城县南)、邓(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定汉中(《史记·秦本纪·白起王翦列传》)。白起筑白公城于今洋县西前湾乡,以控蛮獠。(光绪《洋县志》)
周赧王五十四年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前261)
秦昭襄王到南郑。(《史记·六国年表》)
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中四郡,受害者一千二百人,王募人射杀之。(《华阳国志·巴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