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
中国医学在咸阳的历史上有着极其光辉的一页。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已相当发达,名医常跨国行医。公元前581年秦桓公派医缓为晋景公治病,他指出晋侯的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见《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后秦武公有病,请赵国名医扁鹊诊治,扁鹊从邯郸出发,来咸阳为武公治好了病。据载当时秦国中药材品种达242种,方剂达280个(见郭沫若著《中国史稿》)。
汉代长陵人安丘望之,不愿做官,只在民间行医。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汉书》中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医事制度、医药著述、医林人物等医药文献。
唐代医药卫生有了很大发展。曾任广州都督的咸阳人王方庆,兼精医药,著述甚富,计有《新本草》41卷、《药性要诀》5卷、《袖中备急方》3卷、《岭南急要方》2卷、《针灸服药禁忌》5卷和《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10卷等。
明末清初,咸阳境内涌现了一批名医。三原人张征曾任职太医院,治病有方,升为御医院判。泾阳张碧山精通“八法神针”。王春阳人称“诊脉用药,皆世医所不及”。刘文恒医术高明,被人称为“刘一帖”,意为治病只需一剂药。三原的名医还有张昶、陈光道、李仲元、董凤种等。李仲元医术超群,被当地人称“李半仙”。董凤翀擅长疹科(天花),著有《痘疹经验良方》6卷。清医刘企向(号梧林闲叟),咸阳县人,先儒后医,著有《月婴宝笺》,简明详切,便于据症验方,对诊治新生儿之疾病颇有裨益。咸阳人李绪赢,因母病,遂致力于医,著有《医学临症举隅》。礼泉的名医有韩福恒、高珍、梁玉树等。高珍精于脉理,善治疑难病症。梁玉树是外科名医,善治痈疽,并能炮制外用药物。兴平名医张炯,穷究医术,用药必以《神农本草经》为据,立方必按仲景规范,治病多见奇效。杨双山撰有《医论专门》、《医学回刍》、《医学称赞》等,其所著《经验备忘碑录》残碑现存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内。
1929年3月27日,汪精卫之流曾提出“废除中医,锢禁中药。”武功县人焦易堂据理力争,将此摧残民族优秀文化,有害民族保健议案予以否决。后来焦易堂被委任为中央国医馆馆长,提出要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力主中西医结合。他还创办了中医药杂志,编辑出版了部分中医药教材,办起了国医学校。此外,境内名医有兴平县的冯幼清(1904—1979),在三原行医的房温如(1903—1981),著有《脏腑用药所主》、《十代名医赞》、《王润元医案类评》、《简易方药实验法》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50年代中期境内各县综合医院均增设了中医药科室,聘请中医药人才,诊治疾病,自愿带徒。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城乡各地中医药人员自愿结合办起了一批中医联合诊所或联合医院。咸阳市城区解放初就成立了第一、第二、第三中医个体联合诊所。第一联合诊所是1951年在“宝和堂”的基础上成立的。第二联合诊所是1953年在“仁寿堂”的基础上成立的。第三联合诊所是1954年由一些外地来咸的中医人员自愿结合成立的。1956年这三个中医联合诊所及城内一个西医诊所合并,成立了咸阳市联合医院,以中医为主。1955年,永寿县成立了县中医院。60年代,境内3900多个生产大队相继办起了农村合作医疗站,地段医院、公社卫生院多数附设有中草药专柜,配备有中医中药人员,缓解了农村看病难的矛盾。70年代到80年代末,各县区陆续都成立了中医医院。
与中医医疗机构迅速发展相适应,本市中医药专业队伍也逐年壮大起来。据1950年统计,咸阳专区8县(咸阳、泾阳、三原、兴平、高陵、周至、富平、礼泉)共有中医师544人。到1960年全区总计有中医人员1146人,其中国家卫生部门100人,企业及其他部门28人,农村人民公社206人,农村乡镇的个体联合诊所812人。
到1990年,全市共有中医药人员2378人,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7.2%,其中中医师1404人,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32人,中药师134人,中医士426人,中药士254人,中药剂员128人。在中医药人员中,主治(管)职称以上的有606人,占中医药人员总数的25.4%。同时,全市共有中医病床730张(不含市、县、区医院的中医科病床)。三原、泾阳、武功、乾县、永寿、彬县、礼泉、旬邑、长武、兴平10县中医医院共设置病床465张,职工622人,其中中医师125人,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3人,中药师6人,中医士33人,中药士35人,中药剂员19人。是年,全市中医医院共计门诊人数650142人次,住院12644人次。
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中医诊疗疾病的水平不断提高。陕西中医学院张登本主编《内经词典》、《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杜雨茂主编《伤寒辨证表解》、《奇难病治疗指南》,张子述主编《中医眼科简诀》,郭城杰的《针灸医籍选》,韩天佑的《妇科产前产后自疗法》,郭谦亨的《中医诊断法》等著述相继问世。张学文研制的“通脉舒络液”治疗脑血栓形成获卫生部1986年重大科研成果奖,“小中风片”获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张振亚的“骨痨敌注射液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奖。省二纺职工医院李去病所写《逐瘀抗痛法缓解癌性疼痛观察》论文,曾在第四届国际缓解疼痛学术会上宣读。朝阳医院张朝堂研制的“双止灵”具有止疼、止血、消炎、生肌的作用,可作手术麻醉,术中无痛、无血、抗菌,可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二、中西医结合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西医结合。50年代,境内各综合医院均设有中医科或中医师坐堂门诊,中西医共同查房会诊,为开展中西医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60年代,中西医结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特别是1961年陕西中医学院及其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咸阳建成后,中西医结合逐步趋向规范化。从1959年到1986年,陕西中医学院共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7期,为全省各地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级卫生技术人员571名,促进了全省中西医结合的广泛开展。
7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实践,中西医结合已取得丰硕成果。1971年12月,咸阳地区卫生局在市文化宫举办了中西医结合图片展览,展示了市境中西医结合的实况。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596例,其中急性阑尾炎405例、胆道蛔虫108例,取得满意效果。咸阳地区医院、兴平县桑镇医院开展针麻手术25种169例,有效率达97.5%。1974年礼泉县精神病院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精神病227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咸阳地区地方病防治所用《中草药消瘿注射液》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3678例,治愈2701例,治愈率为73.44%,显效122例,总有效率为87.28%。1980年,三原县医院研制成功“中药消炎一号”治疗眼病;泾阳县医院用“压穴”治疗尿潴留;市二院用“苦木”治疗高血压,针刺治疗神经麻痹;省二纺医院用中药“清热泻脾散”治疗单纯性疱疹;陕西省彩色显像管总厂职工医院用单味蝉蜕治疗破伤风;咸阳地区人民医院用“十号止血粉”治疗出血热等,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1982年,永寿县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咸阳地区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亦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咸阳地区卫生局研制的“野萝卜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获1976年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989年核工业部二一五医院赵步长医师发明的“药气针”、“药气帽”治疗脑血栓引起的偏瘫有奇效,被患者誉为“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