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文物甲天下。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咸阳的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全市已经过中央和省、县(区)三级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有13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7处),古墓葬91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34处),古建筑42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9处),石窟寺3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处),石刻48处,其他遗物及近现代史迹30处。另外,还有各种馆藏青铜器,陶瓷器及其它诸如金银器、玉石骨器、铁器、货币、壁画等珍贵文物近10万件(组)。建国以来本地在全省统一组织下,先后开展了三次文物普查,其中1988—1989年的第三次普查中,确认全市有各类文物点4951处,近现代文物及其它遗存117处,从而为制定本市文物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翔实的依据。1990年,全市有文物保管所14个,文物保护组织39个,各种文保员、通讯员435个,有306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了保护标志、设立了保护机构(或有专人管理)、建立了记录档案,即落实了“四有”,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物保护网络。建国以前,本地不仅没有一个文物管理机构,也没有一所博物馆,至1990年,市和各县(区)都相继建立健全了文物管理委员会,有不少文管会还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博物馆亦从无到有,发展到了11所。博物馆数量之多,居全省各地市之首。随着咸阳文物事业的日益发展,秦都咸阳和汉唐陵墓出土的不少珍品曾多次被选送参加对外展览。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咸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了咸阳的对外联系和改革开放。建国以后,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后,咸阳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部分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得到了妥善维修,有计划清理、发掘的古遗址、古墓葬取得了丰硕成果,艰苦的考古实践培养和造就了诸如刘庆柱等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博大精深的咸阳文物不仅将继续激发人们的文化自尊和民族自尊,也必将使咸阳受惠无穷。
1949年解放前夕,本地虽有不少科技人员,但绝大部分在西北农学院和西北工学院,基本上是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地方科技人员数量极少,到1990年,全市各类科技人员总数增至7.17万人,为建国前的12倍,其中地方工程技术人员由38名增至5091名,农业技术人员由19名增至2390名,卫生技术人员由不到百人增至7495名,分别为建国前的134倍、126倍和100多倍。截至1990年底,全市共有6万余人获得了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具有高级任职资格的1000余人,中级任职资格的近1万人。有各种科研机构64个,其中部、省属23个,市属8个,民办33个,据1990年统计,仅工程技术和农业科研获奖的成果就有1428项(国家级奖129项,省、部级奖591项,市级奖708项)。随着科技研究的逐步深入、科技交流的日益广泛和科学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市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科技进步给咸阳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极大地改变了咸阳人民的文化观念,“科教兴市”已成为新时期咸阳人民的共识。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建国以后,随着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本地人民的日常习俗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从心理民俗来讲,由于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特别是通过长期以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人们已逐渐由传统的封建观念和迷信思想束缚下解脱出来,包括各种禁忌在内的反映在心理上的陋习旧俗已逐渐淡化,诸如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舍己救人、大公无私、破旧立新、晚婚优育等新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随之兴起;从行为民俗来讲,礼节、仪式、岁时、服饰、饮食、住行以及纪念、游艺等各种有形的传承活动,随着人们心理的变化,亦呈现出推陈出新、移风易俗的态势,诸如摒弃繁文缛节、提倡一切从简,破除封建迷信,主张新事新办,继承优良传统、追求时代风尚等等即是;从语言民俗来讲,包括歌谣、谚语、戏剧以及行话、称谓语、游戏语等语言形式,都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外来民俗的影响,与各种民俗观念一起发生了新的变化。但由于本地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一些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因而看相算命、求神问卜之类的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俗时有发生,诸如卖淫嫖娼、赌博吸毒之类早已被人民政府禁绝的丑恶现象仍有复发之势,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移风易俗,仍将是摆在本市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