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咸阳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咸阳大事记(截止1993年)(1)

2013-6-26 13:58:26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尧舜、夏(约前22~17世纪)
    传说在今武功、杨陵等地居住着有邰氏原始部族,氏族女儿姜嫄的儿子名弃,相地之宜播种五谷,种植麻、菽,教人农耕。帝尧举弃为农师,帝舜任命其为主管农业的官员——后稷,受封于邰国,赐姓姬,为周族始祖。
    后稷之孙叔均继承父辈事业,播种百谷,开始使用牛耕。
    后稷的后裔不窋(zhú),在夏太康时失掉官职,逃奔于戎狄之间。
    商(前16~11世纪)
    不窋的后代公刘,为复兴后稷之业,在豳地(今彬县、旬邑一带)定居,修筑宫室,垦荒种地,“彻田为粮”。
    商封帝喾时司天官吴回的后代于程(郢),址在今渭城区窑店北部。
    北方薰育屡攻豳地,古公亶父(周太王)率领部族,过梁山,渡漆、沮二水,迁往岐山下的周原,新建都邑,定国号为周。
    古公亶父死后,少子季历继位,于武乙三十四年朝拜商王,王赐地三十里,马八匹,玉十(同珏,音jué)①。
    季历先后攻败西落鬼戎、余无、始呼、翳徒等部落,以程地作为居邑,国土沿渭河向东扩展。
    季历子姬昌(周文王)继位后,在伐崇侯虎、作丰邑前,仍居程邑。
    帝辛(纣王)六年,文王初行春祭于毕(今咸阳渭河南北一带)。
    西周
    武王十一年(前1066),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封其弟姬高于毕(今咸阳原)。
    穆王年间,在葬(同艿,音réng,地在今市区渭河南,一说在今彬县境内)负责征兵的白懋父,曾对师旂的下属中不从王出征的得、系、古处以三百爰罚款。第二次又有人拒命出征,本应放逐,白懋父仍给以罚款处理。师旂将其事铭于鼎,被称为“师旂鼎”。
    穆王发兵攻犬戎,俘其五王,将犬戎从犬丘(今兴平东南)逐到市境西部至陇山一带。
    懿王元年(前909),因狁侵扰自镐徙都犬丘。
    孝王时,居住在犬丘的嬴姓后裔非子,为王室养马於千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赐秦邑(今甘肃清水县附近)于非子,号为“秦嬴”。
    宣王元年(前827),以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伐西戎。四年,秦仲战死豳南(今永寿县境)。
    宣王五年(前823),狁集兵焦获(今泾阳县北),欲攻丰、镐。宣王命尹吉甫率军打退狁。
    幽王二年(前780),关中发生大地震,又久旱不雨,泾河、渭河枯竭,灾民流离失所。
    东周
    平王元年(前770),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有功,被封为诸侯,赐岐西之地。时岐、丰之地多为戎族占领,秦国奉命自行夺取。
    桓王六年、秦宁公二年(前714),秦军从平阳(今宝鸡县阳平镇附近)出发,进攻由西戎之君亳王占领的“荡社(汤杜)”(今兴平、三原一带),翌年败亳王,取得今武功及三原地区。
    简王八年、秦桓公二十六年(前578),晋、周、鲁、齐、宋、卫、郑、曹、邾、滕十国军队攻秦,与秦军大战于麻隧(今泾阳县北),秦军大败。诸侯军渡泾河,到侯丽(在泾阳境),秦国失去黄河西岸大片领土。
    灵王十三年、秦景公十八年(前559),晋、周、鲁、齐、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十余国军队联合攻秦,由泾河渡口(今泾阳县南)渡河,秦军在上游投毒阻拦,各国纷纷撤军,联盟破裂。
    春秋末年,流行于境内的民歌,被孔子收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豳风》、《秦风》及《小雅》、《大雅》中。
    威烈王二年、秦灵公元年(前424),秦灵公即位后,以泾阳为居邑,凡十年。
    安王十八年、秦献公元年(前384),秦废止人殉制度;二年,筑栎阳城(今西安市阎良区附近),继而迁居栎阳。二十一年(前364),与晋军战于石门(今旬邑县境内),败三晋之师,歼晋兵6万。
    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建都咸阳,继续推行商鞅变法:集小乡邑聚为县;开阡陌、平赋税、允许土地买卖;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秦孝公十三年,自雍徙都咸阳。
    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孝公死,太子惠文君继位。商鞅遭秦贵族怨恨,逃入魏,魏人不收,复入秦,被惠文君车裂于咸阳。
    显王三十三年、秦惠文君二年(前336),秦国“初行钱”,铸造发行圆形圆孔铜币,淘汰贝壳、布帛等自然形态货币。
    秦惠文君九年,魏人张仪来咸阳,为秦客卿。十年,惠王以张仪为相,推动“连横”政策,与苏秦的“合纵”抗秦相对抗,使六国分别与秦和好。
    秦惠文君十三年,惠文君改称惠文王。
    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前311),惠文王死葬公陵(陵丘在今渭城区周陵乡陵召村北)。
    赧王六年、秦悼武王二年(前309),命丞相甘茂、内史偃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引水,使咸阳附近的农业得到发展。
    秦悼武王四年,武王死葬永陵(陵丘在公陵北100米处)。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咸阳发生5.5级地震,毁坏城垣。参考震中在北纬34°24',东经108°48'(今渭城区窑店乡黄家沟一带)。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魏人范睢入咸阳。四十一年,昭襄王以范睢为相,逐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四贵”出咸阳,维护了中央集权制度。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武安君白起,“称病”拒绝率兵攻赵,被赐死杜邮亭(今渭城区渭阳乡任家嘴东)。秦人怜其为秦累建军功而死于非罪,后在杜邮亭建祠祭祀。
    秦王政三年(前243),“岁大饥”(五谷皆不熟)。四年十月,蝗虫蔽天,疫病流行。秦允许富户纳粟一石,换一级爵位。
    秦王政八年,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成《吕氏春秋》,布之咸阳市门,宣布“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秦王政九年,秦王政在雍蕲年宫(今凤翔县西南)举行加冠礼。长信侯缪毐矫王及太后玺集兵叛乱,秦王令丞相等发卒战缪毐于咸阳,追杀于好畤(今乾县境内)。
    秦王政十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的引泾灌溉工程竣工。渠首在今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北,东注洛河,全长三百余里,灌田四万顷。历时十年修成,命名“郑国渠”。
    秦王政十四年,韩非子为韩王出使秦国,秦王因赏识其所著《孤愤》、《五蠹》、《说难》等文,欲见之。但遭李斯、姚贾等诬陷,被迫自杀于云阳(今淳化县北部)狱中。
    秦王政十五年,咸阳发生4.5级地震。
    秦王政十七年,又发生5级地震,“坏台屋”。
    秦王政十九年,秦王政从咸阳出发,出巡邯郸,经上郡返回。
    秦王政二十年,魏人荆轲为燕(太子丹)使秦,在咸阳宫借献地图之机刺秦王,被秦王肢解。
    秦王政二十一年,咸阳大雪,深“二尺五寸”。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王政改王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
    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金(铜)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
    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渭北增修六国宫殿,在渭南增筑章台、上林等宫苑。
    二十七年,在渭河南修建信宫。作甘泉前殿(地在今乾县注泔乡北),修筑从咸阳通向甘泉前殿的“甬道”。
    三十一年,秦始皇微行咸阳,夜出在兰池(今渭城区正阳乡杨家湾附近)遇盗,遂下令关中大索二十日。
    三十四年,采纳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和“挟书律”。规定除《秦纪》、博士官藏书、医药、卜筮和种树之书外,凡六国史书和儒家“诗”“书”及“百家语”30天内全部焚毁。
    三十五年,修直道,南起云阳(今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北至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西秦九原郡治所),全长“千八百里”。“堑山堙谷,直通之”,故名直道。
    在渭河南上林苑中修筑阿房宫。征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万人”,分作阿房前殿和骊山陵墓。
    始皇巡幸梁山宫(今乾县北),因怀疑有人泄露他不满意丞相车骑众多的话,下令杀掉所有扈从的人。
    文学方士侯生、卢生等讽议秦始皇,被人告发逃离咸阳。始皇命御史在儒生中查究,坑死儒生460人。
    二世元年(前209),中车府令赵高,因在沙丘私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恐大臣及诸公子不服,劝二世严法而苛刑,杀大臣蒙毅等。公子20人,僇死咸阳市。
    二年,李斯被赵高以谋反罪“腰斩咸阳市”。
    三年,赵高令其弟赵成、女婿阎乐(咸阳令)逼杀秦二世于望夷宫(今泾阳县蒋刘乡五福村北),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子婴杀赵高于斋宫。
    西汉
    高祖元年(前206),刘邦引兵攻入关中,在霸上轵道旁(今西安市灞桥附近)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后,西入咸阳,封秦珍宝财物府库。萧何收秦律令图书独藏,使其幸免后来的焚毁。
    项羽率兵40万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焚烧咸阳宫殿,“火三月不灭”。
    项羽在咸阳分封十八王,自称西楚霸王。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管关中咸阳以西地区,都废丘(今兴平县东南);司马欣为塞王,管咸阳以东地区,都栎阳(今阎良区东南部);董翳为翟王,管咸阳以北地区,都高奴(今延安),合称“三秦”。封刘邦为汉王,管巴、蜀、汉中,都南郑。
    八月,刘邦采纳韩信建议,派周勃、曹参、樊哙还定三秦。战章邯军于好畤,围于废丘。东取咸阳,改名新城。
    二年六月,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更名废丘为槐里。
    十二年,高祖死,葬长陵(今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北原上)。后置长陵县,徙民万户。
    惠帝七年(前188),汉惠帝刘盈死,葬安陵(今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南)。后置安陵县,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于此。
    高后六年(前182)六月,修筑长陵城。长陵县令俸禄增至二千石(一般县令为一千石至六百石)。
    八年,吕后(吕雉)死,合葬长陵(陵丘在高祖陵东南280米)。
    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匈奴十四万骑攻入朝那,萧关(今内蒙古自治区固原附近),候骑至雍、甘泉。文帝令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等发车千乘,骑卒十万,屯今咸阳、兴平、礼泉、泾阳、三原一带。匈奴留塞内月余,见汉军有备,大掠人畜而去。
    后元六年(前158),匈奴攻入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河内太守周亚夫奉命屯兵细柳(今市区渭河北岸)戍卫京师。亚夫军纪严明,常备不懈。文帝亲去劳军,因车驾不得擅入军门,惊叹亚夫为“真将军”,拜为中尉。后人因称纪律严明的军队为“细柳营”。
    景帝前元五年(前152)正月,作阳陵邑。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
    中元四年(前146)三月,修建德阳宫(今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秋,赦修建阳陵徒刑者死罪。
    后元三年(前141),景帝死,葬阳陵(今渭城区张家湾村北),后置阳陵县。
    武帝建元②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今兴平县南位乡策村附近)初置茂陵邑。三年,赐徙居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修建通向茂陵的渭河便桥(在今市区西部渭河上),又名西渭桥。
    元光三年(前132),在茂陵东修建龙渊宫(龙渊庙)。
    六年,发卒数万,修渭河漕渠,直通黄河,三年修成。可运入关东粮物,又可灌田。渠首在今市区渭河南。
    修建成国渠。从今眉县引渭水东北流、穿过漆水,至今兴平入蒙笼渠,灌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一带田地。
    元朔二年(前127),徙郡国豪杰及有三百万以上资财的户于茂陵。
    元狩六年(前117),青年将领霍去病去世,武帝十分悲痛,命身着黑色甲衣的郡国兵卒,由长安列阵至茂陵。在茂陵旁(今茂陵博物馆所在地)用天然石块垒成象征祁连山的坟冢,以彰其功。
    元鼎五年(前112),在甘泉宫修建泰畤,汉武帝在这里揖拜日月。
    六年,左内史倪宽奏准,在郑国渠上修建六条小渠,灌溉渠旁高仰之田,命名为六辅渠。
    元封二年(前109),在甘泉宫修建通天台、飞廉馆。西汉甘泉宫,在秦云阳(林光宫)宫基础上扩建而成,以位于甘泉山下得名,其中离宫别馆十三座。是西汉皇帝进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其作用仅次于长安的未央宫。
    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是为三辅。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
    太始元年(前96),赵中大夫白公奏准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长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顷。民得其利,称白公渠。
    后元元年(前88)秋七月,地震(长安附近,震级5),“往往涌泉出”。
    后元二年(前87),武帝死,葬茂陵。子刘弗陵(后改刘弗)即位,是为昭帝。即位后追尊其母赵婕妤(钩弋夫人)为皇后,在葬地云阳修造云陵(今淳化县北铁王乡大圪塔村附近)。
    始元三年(前84)秋,募民徙云陵,赐钱和田宅。四年,徙三辅富人于云陵,户赐钱十万。
    元平元年(前74),昭帝死,葬平陵(今秦都区平陵乡小寨村东)。
    本始元年(前73),募郡国吏民有百万以上资产者,徙居平陵。
    甘露三年(前51),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时宣帝在甘泉宫,命单于宿长平(长平观在今市区北泾河南原)。宣帝从甘泉宿池阳(今泾阳),登长平阪,在渭桥组织数万人欢迎。
    永光四年(前40),元帝下诏由太常总属的诸陵邑分属三辅,以后不再设置陵邑、迁徙郡国吏民。
    建昭四年(前35),蓝田地震,波及本境,安陵县泾河岸崩,沙石壅泾河。
    竟宁元年(前33),元帝死,葬渭陵(今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西南)。
    绥和二年(前7),成帝死,葬延陵(今渭城区周陵乡郭旗寨村北)。
    元寿二年(前1),哀帝死,葬义陵(今渭城区周陵乡南贺村东南)。
    元始五年(5),平帝死,葬康陵(今渭城区周陵乡大寨村东)。
    居摄二年(7),槐里赵朋、霍鸿起兵反对王莽,茂陵以西二十三县响应,拥众十余万,烧官寺,杀右辅都尉及斄县令。遭王莽镇压。
    东汉
    建武元年(25),平陵人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在长安求得王莽居摄时被废为安定公的孺子刘婴,在临泾(今甘肃泾川)立为天子。方望为丞相,弓林为大司马。不久,被刘更始遣丞相李松攻灭。
    关中战乱,三辅士大夫多投靠拥兵天水的隗嚣。隗封平陵范逡为师友,茂陵申屠刚、杜林为治书,马援为绥德将军,杨广、王遵、周平……长陵王元为大将军,安陵班彪之属为宾客;由此“名震西川,闻于山东”。
    平陵窦融(更始初任张掖属国郡守)在张掖被酒泉、金城、武威、敦煌诸郡太守及都尉推为五郡大将军。融西抗羌、胡,东纳内郡饥民,甚有政绩。
    二年,赤眉军发掘西汉诸陵,取陵中宝货。
    十二月,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
    五年夏四月,诏修复西汉各帝园陵。六年,光武帝到长安祠高庙(汉高祖庙),祭西汉十一陵。
    十二年十一月,蜀王公孙述(茂陵人),在成都与东汉大司马吴汉作战中被兵器刺穿胸部,堕马而死。述于更始三年(25)四月,在成都自立为蜀王,年号龙兴,历十二年国亡。
    廿五年十月,63岁的伏波将军马援,率军与武陵“五溪蛮”作战,病死军中,践行了他“马革裹尸”的夙愿。
    建初年间,安陵人班固在其父班彪作《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成《汉书》,开创了断代史书的体例。
    永元四年(92),平陵人贾逵,通过对月球近远地点的研究,发现了月球轨道的运行规律,并计算出其运行周期为“九岁九道一复”(现代科学计算为8.85年),比西方同类发现早1500年。
    永元十四年九月,安陵人班超死。超于永平十六年(73)随窦固出战匈奴,先后出使鄯善、于阗、疏勒等西域各国达30年之久,功绩卓著,被封为定远侯。
    永初二年(108),滇零羌攻入三辅,逼近西汉园陵。西域副校尉梁慬受诏从金城(今甘肃兰州)出发,转战武功一带,连败羌兵,解三辅之危。
    五年,先零羌进攻河东、河内二郡,西北诸郡守、令、长等多为内郡人,畏惧羌兵,争相迁徙郡县。其中安定郡迁治美阳(今武功)、北地郡迁治池阳(今泾阳)。对恋土不迁的百姓,刈禾稼,毁室屋,驱逼上路;“随道死亡,流离失散”者,“丧其大半”。
    元初二年(115),安帝诏复修白公渠,通水利道,以灌溉公私耕地。
    永和五年(140),且冻羌攻入关中,杀三辅令、长。六年春,巩唐羌由陇西侵入三辅,烧西汉园陵,杀掠吏民。
    永兴二年(154),长陵人赵岐著《三辅决录》,广记三辅名人要事,为地方人物志的端倪;著《孟子章句》,被后人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延熹九年(166),茂陵人马融去世。他生前在扶风设帐讲学,培养学生千余人。注《周易》、《毛诗》、《三礼》、《论语》、《孝经》等。
    永康元年(167)正月,先零羌攻入三辅,劫掠云阳,被都乡侯段颎击败;四月,又入三辅,攻陷京兆虎牙营和扶风雍营,杀千余人;十月,复入三辅,匈奴中郎将张奂遣司马尹端等拒击,杀其酋豪,毙俘万余人,三辅始定。
    初平元年(190),董卓命吕布挖掘西汉诸帝陵及大臣墓冢,取其珍宝。
    兴平元年(194)三月,征西将军(茂陵人)马腾、镇西将军韩遂、左中郎将刘范、谏议大夫种邵与把持长安的董卓余党郭汜、樊稠战于长平观。腾、遂败走凉州,范、邵战死槐里(今兴平)。
    三国·魏
    太和三年(229),魏尚书左仆射卫臻征蜀时重修成国渠。渠首上承千水,蜿蜒至今渭城区汉景帝阳陵东南入渭,灌地三千余顷。
    青龙三年(235),扶风(今兴平)人马钧作指南车,发明翻斗水车,抽水灌溉高坡田地,被誉为“天下之名巧”。
    西晋
    元康六年(296)八月,秦、雍氐羌拥氐帅齐万年为帝,围攻泾阳。十一月,晋遣梁王司马肜,安西将军夏侯骏,建威将军周处拒之。齐万年有众七万,屯梁山(今乾县北),司马肜屯好畤(今乾县东南)。七年正月,周处与齐万年战于陆陌(今乾县阳洪乡北),败死。九年正月,左积弩将军孟观在中亭(今武功)败氐、羌,俘获齐万年。
    永宁元年(301),前安西参军夏侯奭自称侍御史,在始平(今兴平)合众数千人,谋攻赵王司马伦。兵败被俘,腰斩于长安。
    永兴元年(304),雍州刺史刘沉在新平(今彬县)发七郡之兵攻河间王司马颙,与颙部将虞夔战于好畤,夔兵败。颙由渭城退入长安。沉率精兵渡渭攻入颙营帐,因后军不继败退,被颙军追获腰折。
    永嘉三年(309),七月,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汉室后裔,诳诱羌戎,在马栏山(今旬邑境内)称帝。九月,为南阳王司马模所败,被杀。
    六年九月,晋怀帝为刘聪所杀,南阳王司马保(司马模之子)和始平太守麴允护秦王司马邺为帝于长安,是为愍帝,改元建兴。众推麴允为雍州刺史,“承制选置”。
    建兴三年(316)九月,汉大司马刘曜攻入北地郡(今耀县一带),麴允屯兵灵武(今渭城区)和黄白城(今三原县)。四年七月,麴允以步骑三万救北地,不战而溃,退守灵武。刘曜进兵泾阳。八月,曜进逼长安,麴允保晋愍帝退守长安小城。十一月,晋愍帝降汉,麴允自杀,西晋灭亡。
    十六国
    前赵光初二年(319),匈奴屠各部落人路松多在新平、扶风起兵反对刘曜政权,依附司马保。三年正月,刘曜败司马保于陈仓,路松多败奔陇城(今甘肃张家川一带)。
    九年,刘曜在渭城设立单于台,拜其子刘胤为大单于,“置左、右贤王已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杰为之”。
    后赵太和二年(329)正月,留守长安的前赵太子刘熙在其父刘曜被后赵石勒战败于洛阳、俘杀于襄国(今河北邢台)后,弃长安西逃上邽(今甘肃天水)。石勒派河东王石生率兵占领关中,在渭城置石安县,取石氏长安于此之意命名。该县历时254年,至隋开皇三年撤销。
    前秦皇始二年(352),后赵司马杜洪被苻健赶出长安后,屯于宜秋(今泾阳县西北),为其将张琚所杀,琚自立为秦王。苻健自长安率兵攻杀琚后,由宜秋还登石安原(今咸阳北原),赞美之余,产生了死后葬于此地的念头。
    寿光二年(356)三月,苻生发三辅民修渭桥,金紫光禄大夫程肱以妨害农时谏阻,被杀。六月,苻生在咸阳城大宴群臣,后到者皆被杀掉。
    三年正月十六,一陨石落于槐里(存今兴平县文化馆内)。
    建元元年(365),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卫辰举兵叛秦,率众二万攻杏城(今黄龙县西南)以南郡县,屯于马栏山。被苻坚败于同官川(今铜川市)。坚徙其酋豪六千余户于长安。
    十三年,苻坚以关中水旱不时,重修郑白渠。征发王侯以下及豪望富室僮隶三万人,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水,以灌冈卤之田。翌年春修成,百姓赖其利。
    十六年二月,作教武堂于渭城。苻坚命太学生明阴阳兵法者教授诸将。七月,将三原、九嵕、武都及千雍氐族十五万户徙居诸方要镇。
    前秦女诗人苏蕙(武功人)之夫窦滔为秦州刺史,以罪戍流沙。苏蕙思念窦滔,用五彩丝织成《回文璇图诗》以赠,流为美谈。
    后秦白雀元年(384)十月,后秦主姚苌围攻新平,太守苟辅国固守,苌兵死万余。辅国设伏兵诈降,又杀苌兵万余人。二年四月,新平城粮竭矢尽,被苌将攻克,城中男女五千口,尽被围坑。七月,西燕主慕容冲兵围长安,苻坚出奔五将山(今礼泉境内,一说在今麟游县南界),被苌将吴忠俘至新平;八月,被姚苌缢死新平佛寺。九月,慕容冲遣尚书令高盖伐苌,战于新平南,盖败降后秦。
    建初元年(386)二月,慕容冲为部将所杀,慕容立为燕王。三月,额率鲜卑四十余万口离长安东下;杏城卢水胡郝奴乘虚率众四千南下入城称帝。扶风王,有众数千,保据马嵬,郝奴遣弟郝多攻之;姚苌亦自安定率兵伐骁,驎败走汉中。苌俘郝多攻郝奴,郝奴惧降。苌即帝位于长安,国号大秦。此后,苌与前秦苻登,连年战于关、陇之间。
    皇初元年(394),姚苌死,子兴率兵攻苻登。咸阳太守刘忌奴据避世堡叛兴,为兴所俘。苻登兵至陆陌,进逼废桥(在马嵬附近)。后秦始平太守姚详据马嵬,长史尹纬据废桥,与登战,登大败,单骑奔雍。姚兴即帝位于槐里,改元皇初。
    永和二年(417)八月,东晋刘裕灭后秦。羌族十余万口西奔陇上,被刘裕部将沈林子追战于槐里,俘以万计。刘裕东归,留其子义真守长安。
    夏昌武元年(418),赫连勃勃以其子赫连为先锋,大举南攻。东晋将傅弘之与夏军激战池阳,击败夏军。晋军将领在长安互相残杀,关中大乱,各郡县多降夏。赫连勃勃进据咸阳,十一月入长安称帝。
    北朝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卢水胡盖吴在杏城聚众十万反魏。十一月,攻陷新平,分兵东取临晋,南下长安。攻长安之兵,被魏将叔孙拔战败于渭北。
    太和四年(480)正月,雍州氐族齐南王反,杀美阳(今武功)县令,被捕斩。
    十七年,北地郡民支酉起义,雍州、豳州等七州民众响应,拥众十万,在咸阳北浊谷打败魏军穆亮部,从咸阳进攻长安,为魏将卢渊俘杀。
    孝昌元年(525)正月,在秦州自称天子的莫折念生,遣弟莫折天生进军黑水(今武功),与屯军马嵬的北魏行台萧宝寅、岐州刺史崔延伯交战,损兵十余万,败退小陇(今陇县)。
    三年十月,萧宝寅在长安称帝,国号齐。都督长史毛遐与其弟毛鸿宾率氐、羌兵屯马祗栅(今三原境内)反萧。萧派大将卢祖迁攻毛,为毛遐所杀。翌年正月,萧遣部将终德击毛遐,终德倒戈,宝寅败弃长安,投奔万俟丑奴。
    永安三年(530)正月至三月,在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自称天子的万俟丑奴,攻入岐州,遣大行台尉迟菩萨屯军武功渭北,与魏将贺拔岳隔渭水对阵。菩萨渡渭胃遭伏击,失败被俘。四月,万俟丑奴被魏将侯莫陈崇俘于平凉,萧宝寅被尔朱天光俘于高平。
    西魏大统元年(535),大行台左丞苏绰(武功人),受命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账、户籍之法,后代多有遵用。
    四年,散于民间的东魏俘虏趁西魏军东征洛阳之机作乱。其中雍州民于伏德据咸阳,与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合谋抗击西魏东还之兵。西魏军回师,遣华州刺史宇文导引兵攻入咸阳,杀思庆、俘伏德,乱事逾月始定。
    十三年,开白渠灌田。
    北周天和元年(566)七月,修筑武功、郿、斜谷等六城以置军士。周武帝于十一月行视武功城。三年二月,又行视武功。十二月,集诸军讲武于临皋泽(今市区沣东乡境内)。
    天和三年至五年,醴泉宫(今礼泉县北部)为周武帝避暑及处理公务之地。建德年间(572~577)改在云阳宫(今淳化县境内)。宣政元年(578)五月,周武帝率军北伐突厥,病于云阳宫,六月死于回长安车舆中。
    隋
    开皇二年(582)三月,由尚书李询监督民工,引杜阳水于三畤原(今武功、扶风境内),灌田数千亩。十月,命皇太子杨勇屯兵咸阳,以防突厥入侵。
    十九年,李世民(唐太宗)出生于武功。
    仁寿四年(604)八月,隋文帝杨坚死。十月,杨坚与皇后独孤氏同坟异穴合葬泰陵(今杨陵区五泉乡)。
    大业三年(607)四月,吏部尚书牛弘(今长武县人)等重修新律,共十八篇五百条,谓之《大业律》。颁行不久,便因“征役繁兴,民不堪命”而停止。
    唐
    武德元年(618)六月,在金城(今兰州)自称西秦霸王的薛举进兵泾州,唐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兵拒薛。七月,唐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与薛举战于浅水原,刘、殷惨败,李世民兵退长安。八月,薛举死,子仁杲继位,居折墌城(今长武境内)。九月,唐军再次出战,两军在浅水原相持六十余日,李世民出奇兵大获全胜,俘薛仁杲等,西秦遂灭。唐在此建昭仁寺并树碑以纪武功。
    七年八月,突厥人率兵与唐军在豳州对阵,因惧李世民声威,请和结盟而去。九年八月,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万,由泾州(今甘肃泾川)进至武功、高陵。突利在泾阳被唐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打败;颉利兵至咸阳便桥北。李世民轻骑临渭,隔水责颉利背约。突厥将领列队下拜,隔日在桥上签约后退兵。
    武德年间,位于咸阳的周氏陂(今渭城区杨家湾)和武功的庆善宫为高祖李渊常去之地。武德元年、四年、八年、九年四至周氏陂。四年至武功旧墅;六年,改旧墅为庆善宫;七年,复居其地。
    贞观元年(627),复修成国渠、白公渠等水利设施。
    唐太宗为被高祖李渊误中突厥反间计冤杀的唐勇将刘世让(礼泉县人)平反昭雪。
    四年,在醴泉苑(今永寿马坊)置醴泉监,兼置屯五所,由司农寺主管。
    九年,唐高祖李渊死葬献陵(今三原县徐木乡永和村东南)。
    十年,重建中渭桥。
    十一年,雍州灾荒严重,朝廷免始平、武功、好畤、醴泉、上宜、三原、泾阳、云阳等县当年租赋。,
    十三年,太宗祭拜献陵,赦三原县囚犯,免三原百姓当年租赋,赐宿卫陵邑的郎将和三原县令爵位各一级。
    十六年,太宗行至武功,赐所过六县年老、孤疾之人毡、衾、粟、帛,在出生地庆善宫宴请武功故老。
    二十三年八月,唐太宗死葬昭陵。昭陵由贞观十一年二月在九嵕山营造,历时十三年,发中国历史上以山为陵之端。
    同年,卫国公、尚书右仆射李靖(三原人)病故,陪葬昭陵,所著《李卫公兵法》一书,被宋代奉为武经,列入《武经七书》。
    永淳元年(682),关中先涝后旱,蝗虫毁苗,疫病流行,百姓病死、饿死者相枕于路。唐高宗为避饥馑,移居洛阳。
    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立武氏宗庙。追尊其母杨氏为孝明高皇后,坟园(今渭城区底张乡眭村南)封为顺陵。二年一月③,废永康陵(李渊祖父李虎坟园,今三原陵前乡侯家堡西南)、兴宁陵(李渊父李昺坟园,今渭城区正阳乡后排村北)署官,只置少数守陵户。
    长安二年(702),咸阳人王方庆病逝。方庆曾任广州都督,凤阁侍郎,东宫检校左庶子等职,博学练章,著书二百余篇,尤精“三礼”(周礼、礼记、仪礼),以《园庭草木疏》廿一卷著于时。曾向唐太宗和武则天献出其祖王羲之、王献之等廿九人书法真迹十余卷。武则天命中书舍人崔融将其纂为《宝章集》,赐于方庆。
    神龙元年(705)二月,中宗李显即位,复国号唐。十一月,武则天死于洛阳上阳宫,次年五月与唐高宗合葬乾陵(今乾县城北)。
    景龙四年(710)正月,中宗送金城公主赴吐蕃(西藏)和亲,在始平县马嵬故城饯别,改县名为金城。
    开元十三年(725)二月,因“豳”与“幽”字形相近,易混淆,诏改豳州为邠州。
    天宝十年(751),御史中丞兼兵部侍郎杨国忠,为征讨南诏在京畿募兵,百姓不肯应募,便遣御史分道捕人,枷送军所。征发路上,怨声载道,父母妻子哭声震野。诗圣杜甫为此事写了名作《兵车行》。
    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叛军逼进长安,唐玄宗与杨贵妃、杨国忠等逃蜀,出长安北门,过便桥,经咸阳望贤宫,行至马嵬驿,将士愤杀杨国忠,迫杨贵妃自缢。太子李亨从马嵬分途,经奉天(今乾县)北上,到达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北)。
    至德元年(756)④十月,宰相房琯,自请率兵收复长安、洛阳。辛丑日,在便桥北陈陶斜与安禄山部将安守忠对阵。房琯以牛车两千乘,马步兵夹于其间,安守忠纵火焚烧,人畜大乱,唐兵死伤四万,几乎全军覆没。史称“辛丑之败”。
    广德元年(763)三月,葬唐肃宗于建陵(今礼泉建陵乡五将山)。肃宗于上年四月死于长生殿。
    七月,吐蕃联合吐谷浑、回纥、党项、氐羌等二十余万军队,对唐军发动进攻。十月,攻陷邠州、武功、奉天等地,京师震骇。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屯咸阳拒敌。吐蕃从武功渡渭至盩厔攻入长安。代宗东逃陕州。郭子仪因兵少退至商州,集商州、武关之兵从蓝田收复长安,迎代宗还京。在中渭桥筑城以防吐蕃。二年八月,邠宁节度使白孝德败吐蕃于宜禄(今长武)。十月,朔方兵马使郭晞败吐蕃于邠西。郭子仪在乾陵败回纥、吐蕃大军,追至麻亭(今永寿县北旧县城),迫其沿泾河溃退。
    永泰元年(765)九月,唐叛将仆固怀恩与吐蕃、回纥等再次攻入境内。怀恩暴死途中,吐蕃兵至奉天、醴泉等地,被唐朔方兵马使浑瑊打败,退至邠州。十月,吐蕃、回纥复至奉天合围泾阳。郭子仪知怀恩死后,吐、回互相争长不和,轻骑至回纥大营,与其大帅药葛罗约和,共击吐蕃,连败吐蕃于灵台、泾川等地。
    大历三年(768)十一月,因吐蕃屡攻邠州,郭子仪以朔方兵移屯邠郊。次年,郭子仪亲驻邠州。
    五年,京兆府定地税:夏税上田每亩六升,下田四升。秋税上田每亩五升,下田三升。荒田税每亩二升。青苗钱每亩由十五文增加到三十文。
    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兵在长安哗变,唐德宗出逃奉天。变兵拥原凤翔节度使朱泚为大秦皇帝,进攻奉天,在城下被浑瑊打败。十一月,朱泚斩乾陵松柏,造云梯攻城,浑瑊等凿地道燃膏油松脂退敌。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在醴泉、鲁店两败泚此军,遂解奉天之围。此后,李怀光屯兵咸阳,与长安朱泚连合反唐。
    贞元十四年(798),以宰相崔损为修奉陵使,以昭陵寝殿遭灾为由,在献、昭、乾、定、泰陵各造屋三百八十间,桥、元、建陵据阙补造。
    元和元年(806)正月,唐德宗李适死,次年十月葬于崇陵(今泾阳县蒋路乡石马巷村)。
    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唐敬宗李湛死,次年七月葬于庄陵(今三原陵前乡柴家窑东)。
    太和二年(828),朝廷出水车样,命京兆府造水车,发给沿郑白渠百姓,以灌田地。三年,咸阳县令韩辽主持疏通自咸阳至潼关的秦汉旧漕兴成堰,重开漕运,省陆运拉车之牛用于农耕,“关中赖其利”。
    会昌六年(846)三月,唐武宗李炎死,八月葬于端陵(今三原徐木乡桃沟村东)。
    大中十三年(859)八月,唐宣宗李忱死,次年九月葬于贞陵(今泾阳县城北25公里北仲山南麓)。
    咸通十一年(870),咸阳县民薄逵等上言:成国渠六大斗门淤塞,借钱二万八千九百八十贯,以为修渠之费,朝廷诏准。十三年完工,增注韦川、漠谷、香谷、武安四条河水,灌武功、兴平、咸阳、高陵四县农田二万余顷。因其与泾河上的郑白渠媲美,时称“渭白渠”。
    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国号大齐,年号金统。次年四月,在咸阳与朔方节度使唐弘夫激战中失败,退出长安。五天后复入长安,杀唐弘夫。五月,在兴平打败邠宁节度使朱玫军。七月,又败唐军于武功、槐里。中和三年(883)四月,在渭桥被东北面行营都统李克用战败,撤离长安。
    文德元年(888)三月,唐僖宗李儇死,十月葬靖陵(今乾县铁佛乡南陵村东)。
    乾宁以后,唐室衰微。占据凤翔、太原、开封的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梁王朱全忠争夺关中,境内战事频冗。
    乾宁二年(895)六月,李克用以“三镇犯阙”(靖难军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及李茂贞进犯京师)为由,举兵入关。八月进军渭桥,攻克永寿,屯兵云阳。十月攻克梨园寨(今淳化县城)。十一月败李茂贞援兵于龙泉镇(今旬邑境内)西,攻克龙泉镇及分邠州城。王行瑜逃至州境被部下所杀。
    天复元年(901),李茂贞挟唐昭宗至凤翔。朱全忠发汴兵入长安,宰相百官列班迎于长乐坡,送于临皋驿。十一月,败李茂贞于武功,北攻邠州,南下占领三原。次年二月,移军武功。四月,在漠谷(今乾县城西北)大败岐军。八月败李茂勋(茂贞弟)于三原。李茂贞夜袭奉天,虏汴军两将,被朱全忠大军战败,追至凤翔城下。
    五代
    后梁开平二年(908)五月,李茂贞与蜀、晋合兵攻雍州(唐京兆府)。六月,梁以刘知俊为招讨使,在漠谷大败岐兵,晋、蜀兵引归。三年六月,刘知俊降岐。十二月,知俊与梁将康怀贞战于三原青谷、三水(今旬邑)等地,大败梁军。
    后唐长兴元年(930),武功县令薛文玉勒索百姓,三千余农民执竿进入县城反抗。
    后晋天福七年(942)四月,关西、山东、河南诸郡蝗灾遍地,至次年四月,已祸及更多州郡,关西人民饿死者十之七八。雍州节度史赵莹命百姓捕蝗一斗,赏粟一斗。
    宋
    开宝三年(970)九月,因长期战乱,历代帝陵盗掘严重,宋太祖诏:周文、成、康三王;秦始皇;汉高、文、景、武、元、成、哀七帝;唐高祖、太宗、肃宗、德宗、武宗、宣宗、僖宗等陵,凡被盗发者,备法服常服各一袭,具棺重葬,由所在长史致祭。
    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渭水暴涨,冲毁咸阳渭河浮桥,淹死五十四人,交通中断。
    淳化二年(991),泾阳县民杜思渊上书,要求重修泾河被毁石翣,以堰水入白渠灌溉,朝廷遣将作监周约已等主持施工,因工程量过大半途而废。
    至道二年(996)九月十九日,今长武一带发生7~8级地震,“城郭庐舍多坏,死者十万有余”。
    景德三年(1006),太常博士尚宾主修郑白渠,在介公庙另开渠口,东南合旧渠以纳泾水,使渠道水量充裕。
    天圣六年(1028),咸阳民元守亮给朝廷生产贡梨,得赏赐颇多。枢密副使姜遵言守亮自夸于乡里,欺凌弱小,仁宗诏罢其贡。
    庆历十一年(1044),理财家范祥(旬邑人),全面改革盐法,开放盐业市场。
    熙宁九年(1076),宋敏求撰《长安志》二十卷。其卷十三为咸阳,十四为兴平、武功,十六有醴泉,十七有泾阳,十九有奉天、好畤,二十有三原、云阳。
    咸阳民段义修舍掘得玉印一颗,篆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上缴朝廷。哲宗交蔡京等鉴定,奏为秦玺,遂名为“天授传国受命宝”。五月,在京都举行盛大受宝仪式,颁德音,赦囚徒;封段义为右班殿直,赐绢二百匹。六月,改年号为“元符”。
    大观元年(1107),永兴军路提举常平使赵佺主持重修郑白渠。佺继熙宁七年在上流仲山开凿石渠的未竟之业,由大观二年九月开工,至三年四月,完成下流土渠工程;四年闰八月,上流石渠修成,九月放水,灌溉泾阳、醴泉、高陵、栎阳、云阳、三原、富平七县农田二万五千顷。诏赐名为“丰利渠”。
    建炎四年(1130),金将娄室率兵攻占邠州、淳化、三原、醴州等地。次年,境内皆为金人占领。
    金、元
    金大定十年(1170),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今秦都区大魏村人)病逝。他生前著有《重阳全真集》、《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被尊为道教全真派祖师。
    大安三年(1211),西夏入境,连陷邠州、泾阳等地。金陕西安抚司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募兵旬月,得万余人,战败西夏。
    元光元年(1222)春,蒙古国太师国王木华黎率兵攻克邠州、乾州。正大七年(1230)春,蒙古兵围京兆,败金援兵,拔长安城,境内各县遂为蒙古占领。
    窝阔台十二年(1240),命梁泰为宣差规措三白渠使,郭时中为副使,补修三白渠自蒙、金战争以来毁坏的渠堰,恢复灌溉。
    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立陕西屯田总管府,以秩三品官任总管,统领泾州、邠州、乾州及安西属县闲田屯耕事宜。
    延祐元年(1314),西台御史王琚主持重修丰利渠,在渠首上流,开凿新口,至五年渠成,俗名为王御史渠。此后,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李惟中著《泾渠图说》(附《长安志》中),详载该渠情况和制度。
    七年(1320),三原县李子敬兄弟捐资五万贯,在县城创办学古书院。
    泰定四年(1327)七月,奉元路咸阳、兴平、武功三县好蚄祸害庄稼。
    天历元年(1328)六月,泾水因暴雨猛涨,泾渠洪口堰及小龙口被冲毁。二年三月,屯田总管兼河渠司事郭嘉议、耀州同知李承事鸠工修治,至十一月十六日完工。
    明
    洪武二年(1369)三月,明军攻克奉元路各县,派浙江金华监生孔文郁为咸阳县丞,因城毁于兵火,暂居东耳村(今渭城区渭阳乡境内)。四年,(1371)迁入新筑县城(今市区老城区)。
    从洪武二年起,新建和重建各县县学。洪武二年建县学的有泾阳、三原、武功、永寿;三年兴平建县学;四年建咸阳县学和乾州州学;六年建邠州州学。
    八年(1375),长兴侯耿炳文主持疏浚泾阳洪口渠道十万余丈,灌泾、三、醴、高、临五县二百里农田,水行二十三年后,又淤塞不通。耿炳文二次治理,疏浚渠道十万三千丈,水复通。
    明初,朝廷召民屯耕境内荒田。人给粮田十五亩,蔬田二亩,免租三年。额外垦荒者永不起科。西安各卫、所军队,实行三分守城,七分屯耕制度,设置军屯。境内置屯的有咸阳、兴平、泾阳、三原、乾州、永寿、武功等县。
    永乐十年(1412),三原、泾阳、咸阳、兴平、醴泉等地大量种植棉花、土布销往外地,农民收入增加,官府仓储充裕。
    正统十二年(1442),引泾、引渭灌区灌田用水多有纷争,水利通判黄镛令各县将灌溉田亩之数和用水日期,刻石铭记,违者治罪,灌田秩序好转。
    成化十七年(1481),由项忠、余子俊、阮勤三任巡抚主持,在王御史渠上流石山,开凿渠口。从成化元年始,历十七年完工,名曰广惠渠。
    二十一年(1485)三月,邠州发生4.5级地震,连震三日,皆有声。
    弘治九年(1496),兵科给事中王承裕(三原人,王恕之子),在三原县城创建宏道书院,侍亲归里期间,以进士身份讲学。陕西(含今陕、甘、宁三省、自治区)学子多求学于此,为关中四大书院之一。
    正德三年(1508)四月,三原人王恕病逝。恕曾任明吏部尚书,刚正清严。辞官后在故里著《历代名臣谏议录》124卷、《王端毅公奏议》15卷。
    十一年(1516),陕西巡抚萧翀(音chōng)主持,将王御史渠弯曲渠段改直,总长360米,此段工程称通济渠。
    十四年(1519),武功人康海(弘治十五年状元)编写的《武功县志》刊刻问世,被推为明、清简志楷模。
    嘉靖四年(1525),乾州、泾阳、兴平、咸阳、醴泉民众,在樊伸、杨朴、张和等领导下,聚集十数万人起义,控制马嵬,南上官,薛禄镇一带。后因孤军奋战,遭到镇压。
    二十一年(1542),三原人马理(曾任南京光禄卿),修成《陕西通志》。该志为陕西现存最早的一部通志。
    二十五年(1546)八月,鞑靼族俺答率兵三万余人,从庆阳攻入泾阳、三原一带,掠大量人畜而去。
    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元月23日),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境内咸阳、泾阳、三原烈度为8度,其余各县为6~7度。城倾、屋倒、地裂、河溢、死伤极惨。咸阳文庙及明伦堂,尊经阁震损,顺陵巨碑(高10.2米)震毁;兴平县城内唐建南塔崩坏;三原学古书院倾覆;泾阳“城垣屋舍皆没”。
    四十四年(1565),泾阳、三原连续五六日大雨,山洪淹没泾阳,三原百余村(白公渠以北存者甚少),数月后积水方尽。
    隆庆二年(1568)四月,西安东北发生6.75级地震,兴平县城外震声如雷,城内十室九坏;咸阳、泾阳城无完室,人畜死伤甚多。
    六年(1572),兵部左侍郎张瀚巡抚陕西,奏修泾阳洪渠堰,当年完工。
    万历十八年(1590),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咸阳人),在咸阳北杜镇福昌寺修建千佛铁塔,塔高33米,为八角锥形十级塔。
    十九年(1591),由工部尚书温纯(三原人)倡导,三原知县高进孝主持修建三原龙桥。是年动工,历时十二年修成。
    二十一年(1593),由刑部尚书李进达(泾阳人)主持,在泾阳县永乐店修造崇文塔。历时十三年(1605)峻工。为现存陕西最高塔。
    廿五年(1597),伊斯兰经堂教育大师胡登洲(咸阳县渭城里人)逝世,他创立的伊斯兰教陕西学派,在中国穆斯林中影响最大,被尊为胡太师。
    天启五年(1625),法国传教土金尼阁来三原,与同道者汤若望在三原北城修建教堂一所,入教者200余人。
    天启年间,进士王征(泾阳人),撰成的《新制诸器说》一卷和翻译的《远西奇器图说》三卷出版。
    崇祯八年(1635)八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咸阳。十月,由乾州至武功,败于明将洪承畴,渡渭河至汉中。九年三月,又涉渭经武功北上,屯兵三水(今旬邑),在湫坡头原战败明军。十年正月,占领三原、泾阳等渭北诸县。十一年二月败退商洛山中。十六年(1643)十月,破潼关西进,在渭南歼灭孙传庭所率明军,占领西安,境内各县复为起义军占领。
    清
    顺治元年(1644),咸阳县城潘家巷(今法院街)张家创制的“虎皮糖”在关中负有盛名。1900年慈禧太后在西安吃此糖后,特命名为“琥珀糖”。
    五年春夏之间,本境大雨连绵40余日,泾阳县降冰雹,邠县、栒邑、长武、淳化等县秋无雨,冬无雪。
    十一年六月九日,甘肃省天水罗家堡一带发生8级地震,本境各州县均遭破坏,房屋倒塌,人畜死伤甚多,免各州县当年额赋。
    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三原县发生4.75级地震。山谷动。重灾户尽豁历年欠赋,余免当年地粮丁徭。
    十三年,三水县衙为表功,虚报开荒数目,致使田赋加重,百姓无力承受,大量逃亡外地。
    十四年,户部尚书王弘祚(三原县人)修成《赋役全书》。
    十六年三月,陕西巡抚陈极新诬告给事中梁鈜强占三原县西阳里水田124顷,经巡按石维昆核查,系挟私诞奏。陈被革职严审。
    康熙元年(1662),各州县大雨连绵40余日,平地水深数尺,泾渭诸水俱涨,淹没田禾和民舍。永寿县遭受雹灾,冬季大寒。
    六年,永寿知县张焜(江西南昌人),勤政爱民,廉洁自守,任职期间,捐资重修永寿县城。
    十六年,名医刘企向(咸阳县人)著《月婴宝笺》。
    二十九年,关中发生特大旱灾和蝗害,泾阳、三原、咸阳、乾州、醴泉、兴平、武功一带饿殍遍野。
    三十年夏秋之交,关中大旱,咸阳、乾州飞蝗蔽天,树叶、杂草几被吃尽,继有疾疫,民死大半,朝廷拨银25万两赈济饥民。
    三十二年,大灾之后,本境人口大减,清廷准于招徕外地流民复业,每户给牛一头,农具银5两,谷种银3两,觅人银2两。
    三十四年六月三日,咸阳发生4.5级地震。卧床者倾地,宿鸟惊飞。
    三十五年,渭河泛滥,兴平崩陷民房160户,冲毁民田110顷。
    五十一年,按照诏令,全境推行摊丁入亩,以上年人丁数固定额税,此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五十九年,关中遭受旱灾,清廷派钦差大臣施世纶,拨粮20万石,银15万两赈济灾民。
    六十一年,陕西省督学署由西安移驻三原。
    康熙年间,三原名医陈尧道著《伤寒辨证》、《痘疹辨证》两书,广为流传,为名家所瞩目。
    雍正五年(1727)二月,以陕西旧有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渠道淤塞,堤堰坍毁,诏准地方动用藩司公羡余银8000两,掏挖疏浚郑白渠、龙洞渠。
    七年八月,改西安府管粮通判为水利通判,驻泾阳王桥镇,专管泾阳、醴泉、三原、高陵、临潼等县堤浚事务。
    十一年,永寿创办翠屏书院。
    十三年,泾阳、三原、咸阳开始出现鸦片。吸食者日见增多。
    乾隆二年(1737),陕西巡抚崔纪下令各州县凿井灌田。到当年十一月上报数目为:咸阳县3640口、兴平县4590口、泾阳县2190口、醴泉县4100口、乾州5200口、邠州140余口。
    五年,咸阳发生4,75级地震,北杜镇铁塔顶微倾。
    泾阳知县唐秉刚创建瀛州书院。主持修通冶峪到淳化的道路,造舟2条,在泾河、渭河中行驶,将县内货物运往咸阳、西安、潼关,惠农通商,除暴利民,在任10余年,深得民众拥护。
    十一年,咸阳知县柴华创建渭阳书院。
    十五年,从乾隆十三年(1748)至十五年,境内各州县连续3年干旱,民大饥,耕牛多被宰杀。
    二十一年,醴泉建立饮风书院,后改名嵕南书院。
    三十八年,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撰写者,三原县人孙髯于云南昆明去世。
    四十八年,著名方志学家、进士、翰林院编修,江苏阳湖人孙星衍著《醴泉县志》14卷刊出。
    著名方志学家、进士、咸安宫总裁、江苏阳湖人洪亮吉和樊士锋修《长武县志》12卷刊刻。
    洪亮吉、万廷树修《淳化县志》问世。
    四十九年,孙星衍纂、王朝爵修《直隶邠州志》、《三水县志》刊刻问世。
    五十年,兴平人,著名农学家杨屾(1687—1785)去世,享年98岁。著有《豳风广义》4卷、《蚕政摘要》、《修业章》、《知本提纲》10卷、《经国五政纲目》8卷。
    五十五年,朝廷诏令陕西巡抚秦承恩赴泾水、渭水源头及会合处,确查泾清渭浊,或泾浊渭清并绘图贴说具奏。
    嘉庆元年(1796),三水县大地主唐景忠报为百万富翁,应诏到北京参加了皇帝举行的“千叟宴”,钦加7品衔,并受赐敕书、银牌、藜杖、色缎等物。
    廿年,境内棉花交易繁盛。咸阳花行积银两万余两,在县城建立会馆。此后,花业更趋兴旺,运销达四川、甘肃、山西、河南等省。
    道光元年(1821),三原李锡龄在自己所藏9万余卷书中,选择有实用价值的书籍,汇刻成《惜阴轩丛书》,共40种,316卷。三原成为陕西雕版业的中心。三原东里堡刘家刻有《传经堂丛书》,鲁桥清麓书院刊刻有《清麓丛书》等,均较有名。
    三年,长武知县郑谦捐资创办宜山书院。
    四年,泾阳县由于交通便利,百货充裕,商贾云集。每年二三月至八九月,皮工聚集其间不下万人,将西北地区运来的大量皮货,加工制作,运往各地。又加工南方的茶叶,转运西北各地,析茶之人万余。
    八年,乾州、永寿、醴泉等县,小麦成熟时,遇大风,麦粒吹落殆尽。
    十年,泾阳、咸阳、武功等县开始种植罂粟(鸦片)。
    十一年十二月,全省查禁鸦片,泾阳县客民孟武坤购买广东省烟贩何六鸦片被查获,被列为全省要案。
    道光年间,三原人杨秀沅40岁未中举人,在家半耕半读。著《农言著实》一书,在关中流传很广。
    二十年,鸦片战争前后,咸阳、泾阳、三原等县城,皆设有烟铺或烟馆,公开出售鸦片。“吸食者在在皆然,凡各署胥吏,各营兵弁,沉溺其中者十有八九”。
    二十六年,关中久旱无雨,三原、泾阳、咸阳、兴平、醴泉、乾县等地赋税加重,饥民走投无路起而抗争。三原、泾阳等地“刀客”到处抢劫大户。陕西巡抚林则徐分化和镇压“刀客”的反抗。
    三原富户李怀荫捐白银万两,赈济灾民,林则徐赠以“谷诒子孙”匾额。
    二十七年一月,清廷户部议准武功县开垦马场地33.46顷,七月,户部又议准兴平、整厔、武功3县开垦马场地65.04顷,均照例升科纳赋税。
    三原富户刘荣绪同其弟刘宪之捐银3万余两,赈济三原、泾阳500余村饥民。
    二十八年九月,各州县秋季丰收,粮价大跌。清廷谕令地方官及时采买粮食,将常平仓额补足;同时要求地方官员倡办义仓,以防灾荒,规定不准官员担任经理。
    三十年十一月,降大雪,积3尺,压坏大量树枝,竹枝尽折。
    咸丰元年(1851),三原县刘映苣、刘映连、刘映菁兄弟捐资修建3孔18米的石拱同善桥(即今临履桥旧桥)。
    三年,各县设差徭局,专办差徭事宜。差徭分兵差、流差两种,统按地丁摊派收交。
    十月,因军务告急,国库亏空,官府下令预征一年的钱粮,即年底前,交清下年全部赋税。
    四年,各县实行盐课归地丁成案办理,每地丁银1两摊征盐课0.0992两。
    一月,陕西开始征收厘金,在泾阳、长武、三原、兴平4县设立厘金局卡。
    十年,各县开始征收中药厘金,每百斤征收税银20两,专济京饷,另外加收耗银3两。
    官府在泾阳、三原、咸阳、兴平、醴泉等县设立义学。
    十一年二月,泾阳回民首领白彦虎率先起事,焚烧县衙。陕西巡抚瑛綮命令西安知府吕俊孙查勘办理,捕杀20余人,囚禁苏兆元等7人。
    同治元年(1862)六月九日,咸阳马家堡、蒲马家、白起莹、新冯村、苏家沟等地回民在马义等领导下,举行起义。知县邵玉霖和绅士杨培、黄芝桂等组织团练镇压,被起义军击溃。
    夏,关中大旱,渭河断流。
    六月二十九日,泾阳、三原、咸阳回民军同西安回民军会师,与清军战于西安城下。回民军攻破团练武装堡垒金胜寺,歼灭数千人。
    醴泉知县闵湛,不满清朝统治者以汉抑回、挑动回汉仇杀的政策,宣传回汉和睦相处,驳斥歧视回民的谬论,派禀生王文昭去赵村,团总王文灼到吴村坡等各回民堡相约,避免回汉仇杀。醴泉境内很少发生回汉相杀事件。
    八月,咸阳回民军围攻县城。
    九月间,回民军一部进入永寿,击伤知县许缙,击毙团练头目袁考业、陈继周,团练伤亡1100余人。
    十一月二十五日,驻守三原的官兵在同回民军连续作战中,伤亡数千人,团练头目死24人。
    十二月,回民军攻破永寿监军镇。
    太平军蓝二顺部从盩厔渡过渭河,攻兴平县城,咸阳回民军配合作战,占领兴平县城东关和西关。
    二年九月十日,钦差大臣多隆阿入陕后,在咸阳县苏家沟同陕西回民起义军进行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战。多隆阿令清军分兵三路进攻,先后攻破苏家沟、渭城湾等重要军事据点,残杀无辜百姓18000余人。
    十二月,清廷谕令陕西巡抚刘蓉,将西安府、乾州、邠州所属各县回民的所谓“叛产田”和汉民的“绝产田”数百万亩清理登记,筹办营田诸务。
    秋,乾州城内霍乱流行,死数千人。
    五年五月,邠州回民军南下,进入乾州、醴泉一带,与捻军配合作战。
    捻军10余万人北渡渭河,经咸阳开往泾阳、三原,沿途秋毫无犯。
    六年二月,捻军大败清军刘蓉部后,以主力围攻西安,分兵兴平、咸阳、醴泉、乾州一带,准备接应陇东的回民军。
    三月十三日,捻军、回民军进入乾州临平镇,清军合围临平镇,在董城村进行激战,捻军和回民军败退武功县。
    七年四月十七日,甘肃回民军在长武县亭口镇包围清军谭玉龙部,激战一昼夜,全歼谭军。
    四月,陕西回民军向清军再次发动反攻。崔伟率一路到达武功、兴平、醴泉、咸阳一带,马正和领导一路到达三水、淳化、泾阳、三原一带。
    十一月中旬,陕甘总督左宗棠率领清军进入陕西,分5路围剿渭北回民军。回民军败退甘肃陇东。
    八年三月,左宗棠率清军驻扎乾州,派黄鼎所部进入邠州,于二十日同回民军大战,回民军失利,死伤两千多人,首领于彦禄被枪杀于乾州。
    四月,左宗棠部进驻邠州,提倡兵民植柳。从邠州经长武向甘肃、宁夏的道旁植了柳树,时称左公柳。
    六月,甘肃平凉、庆阳、泾川等地的灾民大量流入三水、淳化一带,陕西巡抚刘典责令西安府候补知府刘倬云办理安置事宜。刘倬云先开粥场散赈,筹粮计口授食,后在三原设招垦局,选送有眷属者580户,共2875人,安置开垦三原、泾阳、咸阳等县的荒地。
    泾阳姚敏、姚德出银万两,创建泾干书院,又捐银5000两,每年取息银750两,作为书院的经费。
    九年春夏之间,甘肃及本省灾民5000多人流入泾阳、三原等县,西安知府曹熙藩在泾阳永乐店设赈局,救济灾民。曹熙藩先发口粮赈救,后将灾民分为8处,划地以授,所需耕牛、种子、农具,概由该局购买发给。
    左宗棠到泾阳拜谒恩师徐法绩,因徐已故,便购地扩大墓地,亲手撰文立碑,表彰其博学高风。
    乾州知州赵宜煊,因乾州常驻重兵,官兵骚扰,民力疲惫,屡奏减轻人民负担,未能获准,愤然辞官而去。
    据左宗棠考察,三原县中吸鸦片者城内人十有其七,乡里人十有其三。
    十一年,德国、意大利、瑞典、美国天主教神甫相继前来乾州等地传教。
    左宗棠下令严禁种植、贩卖罂粟,各县拔除烟苗,惩办种植者和贩卖者,鸦片的种植和贩卖大大减少。
    十二年,陕甘学政许振祎奏请捐廉在泾阳城内姚家巷建房57间,创办味经书院。收录陕甘两省士子学习。
    十三年,左宗棠刊印并散发《种棉十要》和《棉书》,提倡种棉和纺织。泾阳、三原、咸阳等县的棉花生产发展很快,到1901年,泾阳产棉花26.65万公斤,1906年增加到75万公斤。
    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二十四日,渭河暴涨,武功、兴平一带河道南移,庄稼被淹。
    是年,三原县知县刘青藜提倡种桑养蚕,编了《农桑备要》。刘古愚为该书作了序和跋,并刊刻传播。1890年,刘古愚在味经书院“复邠机馆”实险种桑、养蚕、缫丝、织绸。
    三年,陕西发生特大旱灾,民大饥。在醴泉,“饿死者山积,城东门外堀两坑埋之,后称万人坑。城隍庙、保安寺两处稚儿毙者填井为满”。三原县饿死、逃亡3万余人。
    四年十一月十五日,白彦虎等陕西回民军从新疆喀什西北进入俄境。
    兴平县许多人将南山风化成灰之石,称为“神面”,同树皮、草根制饼而食,食后多死。
    乾州知州夏与贤倡捐赈济灾民,捐钱4万缗、买麦万石,以半贫粜售出一部分,散放一部分。次贫一月一赈,大口麦6升,小口减半;极贫一月三赈,大口钱600文,小口减半。
    在四川任过知县、知府的醴泉人韩鉴吾,筹银数万两,赈济家乡饥民。
    五年,各州县鼠害严重,秋禾几被吃尽,一猫贵至千文钱。
    七年,三原知县焦云龙捐资在鲁桥峪口山创建正谊书院。
    八年六月,永寿大雨雹,平地积雹尺余,庄稼绝收,监军镇街房大多塌毁。
    十年,刘古愚在味经书院附设“求友斋”,增设经史、政学、天文、地理、算学等课程,以开风气。
    本境各州县官府宣布禁止种植罂粟和贩卖鸦片。但因官吏贪赃枉法,查禁徒流形式。
    十六年,陕西开始架设电讯线路。西路干线由长安经咸阳、醴泉、乾州、永寿、邠州至长武入甘肃。
    本境南部大旱,夏秋无收,民大饥,无锡人唐桐卿携义赈巨款,来到乾州等地赈灾。
    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泾阳县候补郎中吴聘病故,立遗嘱捐资办学,其妻周氏把40785两白银捐出,修复味经书院。清廷赏给吴聘及其妻周氏二品封典,给予“乐善好施”匾额。
    基督教会在三原福音村创建崇真、美丽男女两个书院,课程有汉语、英语、宗教、历史、地理、生物、数学、音乐等新学科。书院规定不准男生留辫子,不准女生缠足。
    十八年四月六日,咸阳万余农民集结周陵,在张明四、贺连春、郭秀松、杜华国、赵芝光、姬炳、杨毓华等的领导下,到县衙“交农”抗粮抗款,捣毁公堂。
    二十年,泾阳知县涂官俊(江西东乡人)在任期间,大旱连年,精心救荒,忧劳成疾,十月初二日去世。安葬时,沿途40里士民设堂路祭,在县城,云阳等地建涂公祠,1902年列入国史馆《循吏传》。
    二十一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刘古愚立即成立“味经学会”,创办“时务斋”,印发康有为的《强学会序》、《桂学问答》。派遣学生陈涛(三原人)、邢廷荚(醴泉人)、杨蕙(泾阳人)等10余人,专程去北京、上海会见康有为、梁启超,共议国是。
    二十三年四月,杨凤轩(泾阳人)等从上海购回铁制人力轧棉机一架,置于味经书院,刘古愚让泾阳人田某冶铁仿制,自此陕西始有轧棉机。
    是月,陕甘总督陶瑛制定种植罂粟纳税新章,使种植罂粟合法化。本境种植、贩卖、吸食鸦片者,日见增多。
    十月,由陕西巡抚魏光焘、学政赵维熙奏准,在泾阳县城创办格致实学书院,国子监学正刘古愚任讲习。课程改为以格致、算学、制造、英文为主。与宏道、味经、关中书院同为陕西四大书院。
    二十四年,陕西巡抚魏光焘派士兵帮修咸阳河堤。
    四月,由御史宋伯鲁(礼泉人)、工部主事李岳瑞(咸阳县人)联络陕籍京官,成立“关西学会”,后同在京的其他几个省的学会联合,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朱佛光(三原人)《康氏纠谬》一书出刊,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鉴,尖锐批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皮毛的改良是不行的,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采用革命手段”。
    八月六日,慈禧太后再次垂廉听政,大捕维新派人士。将御史宋伯鲁即行革职,永不使用。二十八年六月十八日被捕,陕西巡抚升允奏准开释。
    十月八日,李岳瑞被革职,回到咸阳家中赋闲。1905年经刑部主事张元济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著有《春冰室野乘》、《评注国史读本》。
    二十六年,三原哥老会、义和团、红灯照联为一体,到处张贴杀洋灭教贴子,遭到陕西巡抚端方的镇压。
    三原武进士宋春华(官居卫翎侍卫),在天津保卫战中与八国联军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因天津南门失陷,他痛不欲生,以头触墙,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九月四日,慈禧太后逃到西安,泾阳安吴寡妇(吴聘之妻周氏)捐银10万两,被封为一品夫人。
    二十八年,本境除正谊书院外,其他书院都按清廷谕令改为学堂。味经书院、崇实书院并入三原宏道书院,改为宏道工业学堂。
    为付辛丑赔款,本境赋税增加三项:(1)“赔款差徭”,每两地丁正银加4钱;(2)“盐斤加价”,规定每斤加4文钱,实际盐价每斤由15~16文涨到70文;(3)“烟酒糖加厘”,烟酒厘金加倍,糖由二成加到八成。
    二十九年八月,三原县邮局代办所成立,是境内建立最早的邮局代办所。
    三十年三月,兴平县农民刘坎坎、“刀客”刘三带领赵村、界庄等17村千余农民,携带农具赴县“交农”,要求减轻赋税。被陕西巡抚派兵镇压。
    于右任的反清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出版后,被清廷革除举人,下旨拿办,正在开封应试的于右任,得知消息,易名刘学裕,逃往上海。
    三十一年十月,英国太古洋行派人在甘肃采购羊毛619包,不持运照,未纳厘税,被泾阳厘局查获,按章将货扣留。清朝政府却下令让泾阳厘局赔偿白银9615两。从此,外国洋行运货人员竟悬挂洋旗,闯关过境,拒不纳税。
    乾州李守先、梁成甫等成立天足会,倡导女子放足。
    泾阳柏筱余(原名惠民,另字效愚),捐资办学,在本村兴办效愚男子小学和女子小学,在石桥创办惠民高等小学,在三原设立英语、数学专修学堂,在西安开办三育学堂和西岳庙女子小学。
    兴平张元际、张深如等倡办兴学基金,使全县小学堂皆有了基金。在县上设立学堂经费处,储存各村学堂基金。
    秋,三原宏道工业学堂和陕西高等学堂、陕西师范学堂选派官费留学生31人及自费留学生17人,东渡日本学习农、工、路、矿各种实业。
    兴平知县杨宜瀚受命前往日本考察学堂、工艺、巡警等要务。
    三十二年一月,陕甘总督升允下令在三原隔省设立甘肃统捐大局,越境征收入甘货物统捐银两,并在三原设立分局,以大布为专责,兼查入甘百货。
    三原《白话报》、《训俗报》在胡家花园创刊。
    三十四年春,武功县水渠乡郑三善在同盟会员张仲良的谋划下,和知县刘升槐、省禁烟委员黄秉潍的敲诈勒索罪行进行斗争。
    三原宏道工业学堂留学日本的宋向宸、李元鼎、赵世钰等在东京创办《夏声》杂志,到次年九月共出9期。该刊抨击清朝的反动统治,对陕西人民反对赔款征银、盐斤加价、开展“交农”斗争大力支持。
    宣统元年(1909年),兴平知县张瑞玑和同盟会员张深如、南南轩、南雪亭等创办《兴平报》。
    兴平张深如等去上海、武汉等地考察时,给兴平学堂购回新法织布机,招收工读生学习织布。又创办“复邠桑园”,发展蚕桑。
    泾阳知县周楠创办泾干农业学堂,继任知县刘懋官又开办了试验农场,发展农业科技,培养农技人才。
    二年,井勿幕在泾阳柏筱余家的花园“水榭亭”召开会议,制订了武装起义计划,决定李仲特、焦子静等负责策动新军起义,井勿幕、宋向宸、邹子良、柏筱余负责渭北武装起义。
    三原宏道工业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工业学堂。
    三年夏,在咸阳到鄠县大道上修建沙河桥。
    八月十九日(阳历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陕西革命党人于九月一日发动西安起义,晚,秦陇复汉军总司令部成立,九月二日派旅省学生分赴各州县宣传革命。
    九月十六日,三原县光复。
    九月十七日,省“秦陇复汉军政府”大统领张凤翔,派咸阳籍同盟会员王士翼、董毓秀,带领新军战士二三十人来到咸阳县,在凤凰台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咸阳起义成功。
    九月十八日,参加西安起义被任命为西路民团团长的兴平籍西安实业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符瑞亭等8人,来到兴平,知县陈宏珂带文武官吏和役丁,在县衙门前俯首跪迎,符瑞亭鸣枪祝贺,宣告兴平起义成功。
    同日,醴泉光复。
    永寿县在省立一中上学的张殿梅、张殿哲,奉命回县募兵。张殿梅面见知县童锡笙,陈述利害,劝其归顺,却遭到杀害。
    九月二十四日,三水县光复。
    九月二十五日,邠州知州孙寿朋,得知西安起义消息后,携印逃走。哥老会首领雷一升组织哥老会员,接管了州衙,宣告邠州起义成功。
    九月二十六日,省同盟会派王荣镇到长武联络,与长武同盟会员,哥老会员李云峰策划武装起义。知县李寿昌得知邠州知州弃官逃走的消息,宣布长武起义。
    九月下旬,西安陆军学堂学生张丙寅、郭仁甫与张仲富说服武功县知县易国勋举起义旗,实现反正。
    十月一日,清军马国仁部袭长武,石得胜营因疏于防范,全军覆没,长武、邠州相继失陷。
    十月五日,省军政府得知长武、邠州失陷消息,派兵马都督张云山率军西征。
    十月八日,张云山部进驻乾州,囚禁知州许宝荃,乾州光复。
    十月十四日,革命军邓占云部攻取邠州,清军西撤。
    十月十七日,革命军和清军在长武冉店桥遭遇,战斗失利,清军占领冉店桥。
    十月十九日,张云山派向紫山营夺回冉店桥。
    十月二十三日,清廷复令被免职的陕甘总督升允署陕西巡抚,督办军务,率陆洪涛、罗开福等十余营从甘肃向陕西进逼。
    十一月四日,清军占领邠州、永寿。
    十一月十二日,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粮饷都督马玉贵、标统胡景翼分赴醴泉,增援乾州。
    是年,英国人基督教徒荣安居,在三原县南郊首办英华医院,为本境第一家医院。
    中华民国
    1912年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1月7日,清军占领三水县城。
    1月14日,胡景翼、陈殿卿攻取三水县张洪镇,清军败退甘肃省。2月8日,清军围攻乾县城,张云山率部奋力抵抗。
    2月13日,革命军代表雷恒焱赴乾县十八里铺清军驻地,面见升允,谈判议和,惨遭升允杀害。
    2月18日,清军攻占醴泉,进逼咸阳,“秦陇复汉军”派兵马都督吴世昌率部进驻咸阳。
    2月23日,革命军在咸阳县城外和清军激战,迫敌退守醴泉。
    2月27日,革命军陈树藩率严飞部,渭北招讨使井勿幕派胡景翼率兵两营,攻打醴泉,遭敌伏击,遂退店张驿。
    3月7日,省军政府代表张晓山(兴平)、牛梦周(蓝田)等在乾县十八里铺会晤升允,商谈议和。升允见大势已去,遂撤军言和。
    3月8日,张云山与马安良在乾县签订停战协议,西路战役结束。
    1913年
    乾县革命党人吴希真、王宝珊,响应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以在五峰山上办畜牧场为名,作为乾县、醴泉、兴平、武功、咸阳、邠县、长武、栒邑等县反袁斗争的指挥部。
    1914年
    夏,河南白朗领导的中原起义军入陕后,先后占领武功、醴泉、乾县、永寿等县。提出“逐出袁世凯,建立完美之政府”的口号。
    美国人毕士博勾结咸武将军陆建章和一些地方官吏,用24万银元盗买了醴泉“昭陵六骏”中的两骏,现存美国费城宾夕凡尼亚大学博物馆。
    1915年
    12月13日,袁世凯称帝,同盟会成员邓宝珊、董振五、杨瑞轩、胡德福、马青苑等,在三原李玉祥家地洞里密制炸弹,准备武装斗争。被陆建章部属侦知,派兵围捕,邓宝珊等越墙逃走,胡德福被捕遇害,李玉祥家被焚掠。
    是年,省军政府曾令各县查验民间地契文约。乾县县政府将农民契约全部收去,时经两年,只要钱,不发还加印契约。在王毛遂领导下,农民持农具上县“交农”,冲进县政府,捣毁公堂,知县余钧越墙逃走。后经省上和地方士绅调解决定枪毙舞弊多端的三班总头徐升;知县向农民道歉,加印归还农民的地契文约。
    1916年
    1月,陕西一批同盟会员在西安秘密集会,拟定反袁计划,发动驱逐陆建章的武装起义,参加的有兴平杜守信、南南轩、李桂森、张子宜,咸阳郭英天,乾县吴希真,醴泉胡德明,泾阳薛西轩,淳化吴鲲化,武功焦易堂等。
    3月,讨袁计划被陆建章侦悉,南南轩、吴鹏化、李桂森、杜守信等18人被捕杀,世称“十八烈士”。
    7月24日,皖系军阀贾福堂部二旅在兴平抢征粮草,诛杀无辜,仅在三姑村、苟家坡即枪杀民众400余人。
    11月,醴泉举人张承械创办柽启学校。
    1917年
    4月1日,咸阳邮局开办汇兑业务,辖乾县邮局和盩厔、兴平、马嵬镇、桑镇、武功、长宁镇、醴泉、南坊镇、监军镇代办所及店张驿信柜。
    1918年
    1月25日,张义安经过周密准备,借举行告别宴会,将曾继贤、严锡龙部10多名军官扣俘,发动起义。经过两夜一天激战,旅长曾继贤,团长严锡龙越城潜逃,歼千余人。
    1月27日,胡景翼、曹世英先后由富平、耀县到达三原,共组陕西靖国军。曹世英任靖国军左翼军总司令,胡景翼任靖国军右翼军总司令。于2月2日,胡、曹发出檄文讨伐陈树藩。
    8月8日,于右任在三原县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8月,美国人毕士博勾结省督军陈树藩和地方官吏,又盗走“昭陵六骏”中的四骏,当四骏装箱运至草滩时,被醴泉群众追回。
    11月21日,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赴凤翔慰问援军叶荃部,并拟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进攻西安的军事计划,不幸被内奸杀害于兴平县南仁村。
    12月16日,靖国军在乾县召开军事会议,决议筹划围攻西安。
    1919年
    1月1日,革命党人李元鼎、茹欲立、彭世安、张赞元、张宗福等,听到井勿幕被害的消息,非常悲恸,由西安赴三原,参与靖国军的工作。
    2月,陈树藩会合奉、直援军及镇嵩军西路军进攻靖国军。陈军张鸿远部陷武功。靖国军第一路军王珏(宝珊)部守乾县,与陈部苦战至4月底。
    5月,陈树藩增兵围攻乾县,靖国军第一路王珏、郭英夫(俊杰)部坚守5周后退至三原。
    1920年
    2月,靖国军第三路杨虎城部从临潼县栎阳镇西进,克武功,全歼陈树藩1个营。
    7月14日,直皖战争起,皖系失败,依附于皖系的陈树藩迫于形势释放胡景翼回三原。
    9月,渭河咸阳渡口翻船,淹死百余人。
    同月,咸阳县发生瘟疫,初则腹痛呕泄,继而遍身青肿,病死者甚多。
    12月16日20时,宁夏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长武、邠县、栒邑、醴泉、武功、咸阳等县房屋倒塌,压死群众甚多。
    是年,关中大旱,渭北各县尤甚,靖国军总司令部筹款救荒,在三原成立义赈分会,共募赈款近70万元,在渭北20余县放赈11次。
    是年,在三原成立陕西省临时议会,提倡地方自治,与陈树藩、刘镇华把持的省议会相抗衡。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咸阳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安吴青训班旧址 李靖故居 于右任故居文管所
唐家民俗博物馆 泾阳博物馆 淳化县博物馆
长武博物馆 兴平市博物馆 孟店民宅
顺陵 三原博物馆 秦咸阳城遗址博物馆
报本寺塔 沙河古桥遗址 汉茂陵
咸阳市美食 更多
咸阳市美食:酒枣
咸阳市美食:方师酱汁猪蹄
咸阳市美食:枣-永 咸阳市美食:红富士
咸阳市美食:桂花蜂 咸阳市美食:方师酱
咸阳市美食:酒枣 咸阳特色小吃之甑糕
咸阳特色小吃之三原 咸阳特色小吃之乾县
咸阳特色小吃之扯面 咸阳特色小吃之乾县
咸阳市特产 更多
咸阳市地方特产:三原笼笼肉
咸阳市地方特产:三原曹杏
咸阳特产:乾洲广杏 咸阳特产:乾县柿子
咸阳特产:蓼花糖 咸阳特产:梨枣木工
咸阳特产:大晋枣 咸阳特产:淳化刺绣
咸阳地方特产之乾县 咸阳地方特产之乾洲
咸阳地方特产之琥珀 咸阳地方特产之梨枣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气候环境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水利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土地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生物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矿产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煤炭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地热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文化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文物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旅游资源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基本概况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地理位置
·咸阳市概况:咸阳市行政区划
·铜川市概况:咸阳市名称更替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