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山环水绕,景色秀丽,风景名胜众多。著名的景观有法门寺、周公庙、姜子牙钓鱼台、五丈原诸葛亮庙、龙门洞、九成宫醴泉铭碑、太白山、大散关、凤翔东湖、鸡峰山、天台山、汤峪温泉、炎帝陵、炎帝园等,这些都为旅游观光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第一节 旅游管理
宝鸡市地处内陆腹地,对外长期处于封闭状态。1985年以前,来宝旅游的外国客人很少,资料无考。从1985年2月25日起,经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宝鸡市为对外开放的乙类地区。1985年5月4日,陕西省外事办公室批准宝鸡市扶风县、岐山县、凤翔县、陇县、宝鸡县和市区的29个单位以及宝鸡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古典舞剧《萧史弄玉》为首批对外开放单位和对外演出剧目。
1985年,陕西省外事办公室和省旅游局有目的试探性地安排外宾和港澳旅行社负责人来宝鸡旅游考察,并以西周青铜器和民间工艺为主要内容对外宣传,吸引专业旅游团体。3月中旬,陕西省外事办副主任刘采云带领由省外办、旅游局、文物局、公安厅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宝鸡市考察对外开放事宜。5月,国际旅行社西安分社和香港、澳门几家旅行社的经理和董事长先后对宝鸡地区的“吃、住、行、看、玩、购”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和宝鸡市旅游点分散的特点,本市制定出宝鸡专业考察一日、二日、三日游的旅游观光路线。7月份,市财政局拨出25万元专款,用于钓鱼台、东湖、诸葛亮庙、周公庙、法门寺、金台观、河滨影剧院、市人民公园、宝鸡中学等重点旅游开放单位的道路、外宾厕所、接待室的建设、改造和维修。同时,选派市、县涉外干部和宾馆、餐厅服务人员19人去西安有关宾馆、开放点参观学习外事接待程序、客房布置和宴会摆布等。为扩大对外宣传,1985年宝鸡市先后编印出宝鸡风光明信片44000套、中英文《宝鸡概况》10000册、《宝鸡市导游图》20000套、《宝鸡画册》40000册,并与省外办联系拍摄了一部以炎帝故乡为题材的电视风光片,不同程度地宣传了宝鸡,扩大了对外影响。
1981年至1984年,宝鸡市共接待外国客人282批,731人,港澳客人72人。1985年上半年就接待外国客人54批,港澳客人24人。当年全市共接待外国客人183批,540人。其中日本187人,美国117人,联邦德国75人,英国83人,加拿大18人,法国14人,奥地利16人,比利时6人,波兰8人,瑞士4人,新西兰6人,意大利4人,卢森堡2人,南斯拉夫2人,澳大利亚6人,菲律宾1人,挪威1人,埃及1人,荷兰1人,新加坡1人,泰国4人,瑞典2人,尼加拉瓜1人,接待港澳台同胞45批共84人。
到1986年底,全市共修建通往开放点的道路7条,修建外宾厕所9座。各开放点大都设有接待室、服务部,编印有说明书、介绍材料,配有导游讲解员。全市共建成和基本建成涉外宾馆(招待所)3个,修建和改建宾馆、饭店2个。还有部分招待所、饭店增设了涉外房间,接待服务员条件有所改善。为适应对外开放的发展,宝鸡火车站解决了外宾和旅游客人的软卧客车票;邮电系统极力增加市区电话容量,增设长途电话、电报线路,开办国际直拨电话(通过西安转);商业部门开设了外汇、侨汇专柜;金融部门开办了部分外汇兑换业务。外事旅游部门还举办了外语辅导培训班,培训了一批涉外接待、服务工作人员,并开办了旅游业务培训班,培养了一支专业服务队伍。1986年,共接待旅游团体10批,217人次。全市各旅游点接待外国游客1083人次。接待国内游客共128万人次(含庙会期间人数),比1985年增长10%。1987年,宝鸡市外事旅游局接待外国游客433人,由旅行社组织国内游客2114人,当年旅行社营业收入34万元,其中创汇9万余元。
1989年,宝鸡市外事旅游局对本市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编制出了《宝鸡市旅游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草案)》,基本形成了“三国遗迹旅游”、“丝绸之路旅游”、“书法旅游”等几条旅游线路。与陕、甘、川、鄂等毗邻地市联合开发旅游线路,形成了协作关系,并和天水、兰州、汉中、成都、苏州、西安等地的旅游部门建立了业务联系,与日本的近畿、交通、昭和、奈良日日新闻社等国际旅游商社也开展了宣传和招徕工作。这一年,陕西省拨给宝鸡市30万元,本市财政拿出20万元,在保证重点的原则下,对宝鸡市旅游景点和设施进行了建设。法门寺旅游区于年底建成,并于11月9日开始对外开放。还修建了五丈原桥涵、盘山道,铺设了去周原的旅游公路,凤翔东湖等旅游点开始大规模整修,基本形成了以法门寺为龙头,以南北西宝公路为两翼,以名胜古迹为重点的旅游网络体系。1988年,全市共接待国外游客31批,613人次,比上年增加41%,各旅游景点接待国内游客137.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宝鸡旅行社、旅游公司营业收入135万元,创汇12.639万元,比上年增加44%。
1989年,宝鸡市政府对全市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进行了全面普查,开发建设了五丈原诸葛亮庙、周公庙、钓鱼台、凤翔东湖等15个旅游观光点,建旅游公路10条共93公里,外宾接待室11个,外宾厕所12个,审定涉外旅游饭店13个,旅游餐馆4个。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发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系列化旅游食品,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法门寺为窗口,以西(安)宝(鸡)南北干线为两翼的旅游网络;形成以人文景观为重点,吃、住、行、看、玩、购配套协调发展的游览和服务体系。此外,市属有关部门、单位还对全市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迹、风土民情、草场森林、地热资源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邮电、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进行考察,收集资料数千万字,照片图表800余幅,基本完成了全市旅游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客源市场对象,先后开发建设了“丝绸之路”、“三国遗迹”、“书法”等旅游路线,开辟了“宗教”、“民俗”、“仿古”、“温泉疗养”等旅游项目;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发送宣传品,以及参加旅游博览会、展销会,邀请国内外旅游客商、知名人士、记者来宝鸡考察和采访报导,建立跨区域的旅游协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