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区设立银行始于民国16年(1927)之西北银行凤翔办事处。抗日战争之后,宝鸡县城银行增多,有官办之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之宝鸡办事处,有金城、河南农工、中国通商、永利、四明、工矿、开源等商业银行驻宝办事处。民国33年(1944),各种金融机构有17家之多。
1949年7月宝鸡解放后,西北人民银行宝鸡办事处接管官僚资本所办银行及地方官办银行8户,资产总值743.82万元。后至1990年40年中,宝鸡金融机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国家金融单位在本市设立的各种业务机构400余个,职工5000多人。
一、民国时期银行
(一)民办商业银行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宝鸡办事处。民国27年(1938)秋筹备,次年开业,归上海储蓄银行西安分行领导,初有职员8人,基金10万元,经营存款、汇兑和抵押放款业务。民国32年(1943)开办贴现、信用透支放款业务。遇市场风波,帐无呆欠,信誉较好。在往来户中,与申新纱厂关系最密,代收该厂售出纱布款。民国37年(1948)存款总额1.95亿元,其中厂商占62%,私人及其它商行占38%。民国38年(1949)5月停业。②金城银行宝鸡办事处。民国31年(1942)9月开业,职员6人,基金3万元,主要业务为代收陇海铁路款及有关路局各机关公款。据载,民国35年(1946)存款总额为1.46亿元多,其宝鸡路局占48%,各种储蓄98万余元。其所吸收存款大部调拨西安运用。民国36年(1947)始承办少量放款业务,民国38年(1949)4月停业。③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宝鸡办事处。民国30年(1941)5月开业,主任1人,营业系长1人,会计系长1人,办事员4人,基金10万元。据载,民国35年(1946)7月,甲种活期存款,以申新纱厂和利记工厂往来频繁,周利率1~2分;乙种活期存款以霍本枝、余斌两商号往来频繁,周息1~3分;定期存款利率2.5~5分,甲乙种活、定存款共7222万元,其中工厂占41.93%,商店占7.63%,个人占50.44%。汇兑点有上海市5行、处及苏州、宁波、绍兴、杭州、汉口、重庆、成都、西安、兰州、平凉。汇入汇出以上海、西安较多。同时还办理礼券和代理保险业务。与本埠16家金融单位有业务关系,尤以与市内之省行、县行往来频繁。其放款可活存透支,透支户需觅2商户担保,期限1月,月息7.2分,定期放款仍需2商户担保,月息7.2分。定期质押放款,除外押品栈单外,需2商户担保。据载,民国35年(1946)5月发放贷款1527万元,其中工厂占26.02%,商店占69.65%。由于业务清淡,民国34年(1945)度决算纯亏717万元。该办事处于民国37年(1948)8月撤离。④中国通商银行宝鸡办事处。其总行设上海。民国32年(1943)设宝鸡办事处,职员14人,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同。开业3年多,业务不佳,民国35年(1946)10月停业。⑤中国工矿银行宝鸡分行。民国32年(1943)12月设,次年6月开业,归西安分行管理。其总行初设重庆,后迁上海。该分行基金初为5万元,除办理存款、放款、汇兑、贴现业务外,利用人事关系,多方拉拢军政单位及厂商存款。由于其滥加放款,又兼营商业,形成头寸不足,信用欠佳。民国37年(1948)7月迁往福建。⑥永利银行宝鸡办事处。民国32年(1943)7月6日成立,业务往来户以川帮为多,于民国35年(1946)2月撤回西安。⑦开源银行宝鸡办事处。民国33年(1944)7月开业,次年10月停业。⑧德泰祥银号宝鸡分号。民国32年(1943)7月设,总号西安,属河南帮。该号管理松驰,业务偏重纱布、香烟、金银经营,故本地业务发展不大。其存放款手续简便,利息较高,结算均由总号负责。民国37年(1948)将其资金大部调往重庆、兰州,另谋它业,次年5月撤回西安。
(二)地方官办银行 ①陕西省银行宝鸡分行。总行西安。民国20年(1931)6月设宝鸡办事处,归该行民国16年(1927)所设之凤翔办事处辖。民国30年(1941)春改组为三等分行。民国34年(1945)升格为一等,职员14人,属地方官办,管辖凤翔、陇县、岐山、眉县、双石铺、虢镇、扶风、蔡家坡、齐家寨9个办事处。其业务以扶持经济建设,调剂地方金融为中心,推行省钞,调剂市场货币,办理存款、放款、汇兑业务。存款有甲乙种活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公库存款。存款较商业银行钱庄灵活面宽。据载,民国35年(1946)5月,该行甲、乙、定3种存款总额2.5171亿元,其中工商业占44.25%,个人占30.75%,机关占25%。放款种类,有同业拆放、贴现放款、买入汇款、进口押汇、活期放款、活期质押放款、活期质押透支、定期放款、定期质押透支等类。还经营有价证券,投资生产事业。上述以贴现6种方式贷出,民国35年(1946)5月为1.5561亿元,其中工厂占35%,商店占19.5%,其它占45%。存款月息30~40%,最低年息10%;放款月息72%,最低45%。与省内各分支机构通汇,与省际之重庆、成都、兰州、天水、郑州、开封等45处通汇。其曾代理省、县公库。民国30年(1941)7月宝鸡银行成立后,县库业务移交县行办理。民国38年(1949)5月,金圆券恶性贬值,银元流通市面,加之西安时将解放,宝鸡市面萧条,至5月10日,存款仅50万元,放款扫数收清,汇兑、省库业务停办,文档帐册送回西安总行,除数人留守,其余准假返里。是年,7月宝鸡解放后,该行财产悉被宝鸡军管会金融科接收。②宝鸡县银行。民国30年(1941)4月,省府派员筹备,6月开业,为股份制,但有董事会。初股本1.5万股,每股20元,总额30万元。其中县政府认股5万元,一次缴足;余为商股,2月缴足。公股息4厘,商股6厘。民国31年(1942)股本增资75万元,民国35年(1946)2月增为200万元。民国38年(1949)3月,行政院规定,“省银行与县、市银行,其现有资本应照金圆券发行办法折算”。该行当时实际资本1000万元,合金圆券仅3元。其业务为收受存款、抵押放款、信用放款、汇兑及押汇、票据承汇及贴现、代收代解各种款项、经理代募公债、公司债券及农业债券、农仓储押、保管有价证券、票据、契据或其它贵重物品、仓库业及与其它银行、商号因业务上的需要订立特约事项,受县政府委托代理县公库业务。民国31年(1942)还附设土产运销社。放款对象:地方仓储、农林工矿及交通生产、兴办水利、经营典当小押、卫生设备、地方建设事业。据民国34年(1945)9月21日余额反映,存款仅1260万元,放款5050万元。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公库存款7930万元和历年积累210万元资本。放款又每以贴现、透支、质押等方式投放于商业,以期短利大而弥补开支。民国38年(1949)5月,宝鸡已临解放,该行停业。6月县政府令其复业,但业务无法开展。7月代经理等人将其营业执照、实物借款帐、图记及513枚银元带走天水。7月14日宝鸡解放,次日军管会金融科进驻该行接收。③河南农工银行宝鸡办事处。民国31年(1942)9月开业。时因抗日战争期间,豫货入关不绝,惟至秦地,商贾感叹调款不易。该处成立后,尽力沟通豫陕金融,调剂颇有成效,商民便利,纷纷携烟叶、土布来宝,并疏散于兰州、平凉、天水、成都、重庆等地,形成以宝鸡为中心的豫货集散地,该处业务亦日益发达。其业务以存款、汇兑为主,兼放少量贷款。汇出以开封、郑州、许昌、洛阳为频。民国35年(1946)6月,经西安、宝鸡之中央银行分别检查,发现该处常以大量款项存放商业银行,利用联行往来办理贴现及变相放款,意图蒙蔽,遂上报中央总行及财政部。9月财政部函电批复,“将该办事处克日撤销,俾便集中力量建设本省金融”。10月,该处清理业务,迁回河南。④宝鸡县合作金库。民国28年(1939)11月筹备,次年3月开业,为股份制。其受县政府和中央合作金库监督指挥,业务受中国农民银行辅导,接受中央银行检查。股金初大部为农民银行提倡股本,不敷用时,可向农民银行透支。宝鸡县政府认购提倡股本500股,金额5000元。由于资金依赖农民银行,业务亦由其控制。业务以合作社团、各级合作社及合作机关为主要对象;个人业务往来,以合作社社员存款、汇兑及仓储为限。种类有收受各类存款及储蓄存款、放款及投资、票据承兑及贴现、办理汇兑及代理收解各种款项、办理信托及仓储运销、代理保险、接受政府委托办理特种业务。据载,民国31年(1942)提倡股本96890元,认购股本9010元(实收4740元);活期存款余额1941元,透支农民银行款991310元,归还779376元;信用放款422952元,收回95155元;农仓储押放出49045元,收回42633元。该库解放后即被军管会接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