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自古就有鱼类繁衍。人工养鱼始于何时,无可稽考。
清康熙五十二年《陇州志》记载:“鱼龙川,源出小陇山东北,流中有五色鱼,人不敢取。杜甫‘水落鱼龙夜’的诗句即描述此地。”乾隆四十四年《岐山县志》记载:“斜峪关内三十里,峭壁石穴,瀑布出焉,不知其脉通何处。每岁谷雨后则鱼出,出时先有小鱼来游戏,谓之试水。俄而鱼(鳃)吹浪,银甲射目,先小后大,既美且多。一岁一次,余日绝无”。
本市鱼类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水域中生存的鱼类有6目13科54属68种。鲤科类为最大种群,有34属42种,占总数的62%;其次是鳅科,有7种,占10%;其他各科19种,占28%。地方名贵鱼类有川陕哲罗鲑和秦岭细鳞鲑。
新中国成立后,塘库水面猛增,渔业得以迅速发展。引进的优良鱼种有:尼罗罗非鱼、东北银鲫、日本大板鲫、东方真鳊、虹鳟鱼等。目前人工养殖的鱼类有草、鲢、鳙、团头鲂、鲫、银鲫、鲤、镜鲤、兴国红鲤、荷包红鲤、黄河鲤、尼罗鲡鲷、东方真鳊、虹鳟等15个品种。
1954年,市区居民张克仲、林占武合资5000元,租赁岐山县蔡家坡镇岐星村27亩积水城壕,办起了“新生渔场”。同年10月从河南省购买草、鲢、鳙鱼苗5万尾进行饲养。1956年3月,新生渔场与岐山县贸易公司合营,同年5月,从湖北省汉口购回水花50万尾,投入岐星村一个水塘中饲养。当年又给第六寨、苟村、野寺、杨家堡等村30多亩水面投放鱼苗2万余尾,群众养鱼业由此兴起。
1955年秋,渭滨区姜城堡率先兴建全市第一个集体渔场,当年开挖鱼池1个,面积1.4亩,至60年代末,建成鱼池8个,面积10.69亩。1985年,鱼池发展到12个,面积达25亩。70年代,各县普遍成立水产站种鱼场,随之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社队渔场。1973年全国城郊养鱼现场会议后,本市学习外地经验,建商品鱼基地,对50亩以上的鱼塘,国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70年代中叶,确定冯家山、东风、段家峡、白荻沟、王家崖、信邑等水库为省、市商品鱼基地,发展养鱼水面22775亩,基本做到鱼种池、拦鱼设备、船网工具、捕捞队伍等配套齐全。至1985年,全市养鱼水面共达34178亩,其中水库27631亩,池塘5885亩,湖662亩,稻田31亩,工厂化养鱼1.8亩,产成鱼413.7吨。八五计划期间养鱼水面虽然有所浮动,但总产和亩产直线上升。1990年,养鱼水面35000亩,总产1355吨,亩产38.71公斤。
二、鸭
本市养鸭源于何时无考,至解放初,民间只有零星养殖。
1959年准许社员搞家庭副业,当年本市新办国营集体养鸡场7个,引进饲养良种鸡的同时,引进北京鸭500只,以资逐步推广繁殖。1961年3月,省农林厅分配给本市1000只北京鸭,分养在益门、坪头、县功、金台及太白畜牧场。1972年7月,宝鸡市畜禽委员会成立,并设办公室,建立良种基地,推广新法孵化。至1977年底,家禽存栏107.66万只,1980年底,减少为81.58万只(均含鸡、鸭、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