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养殖业源远流长,史载“非子为周室养马于汧、渭之间”。唐开元中置养马七坊,四十八监,养马70余万匹,半在秦陇。郭子仪在眉县山内“尝用息马至万蹄”。唐以后,农村养殖业生产结构、饲养方式基本定型。农户饲养牛、驴、骡、马,主要用以耕地、驮运;饲养猪、羊为积粪肥田,兼为筹措日常开支和节日改善生活。民国23年(1934),国民政府在陇县关山店子上村办马场,养马80多匹。民国25年(1936)陇海铁路通到宝鸡,本地先后引进奶牛、奶羊和意蜂。民国31年(1942),国民政府在武功县杨陵设第一马场,于太白唐口成立第七耕牛繁殖场,马场先后在宝鸡县周原、眉县、凤翔县彪角等地建立配种站,引进优良种畜,试行人工授精,以改良民间畜种;协助农会发放耕牛贷款;开展牲畜保险;使用新法防疫治病;组织耕牛评比竞赛。1949年全市存栏大家畜271768头,其中黄牛194911头,奶牛19头,水牛25头,马7286匹,驴51696头,骡17831头;生猪82771头;羊29157只(其中山羊15252只,绵羊13805只,奶羊100只);家禽466027只。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明令严禁宰杀耕牛,组织兽医工作者协会,开展防疫治病。农业合作化后,各级兽医工作部门与生产队建立牲畜保槽合同,训练饲养员,推行“三勤”、“五知”、“六净”科学饲养技术,改良家畜品种,普及人工授精和冷冻配种,普查疫情,控制牲畜传染病,兴办畜产品加工和饲料加工工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养殖业有了长足发展,由以往“以养猪为中心”转向全面发展养殖业。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发展,农村养牛已由为耕地而养殖转向为提供商品肉牛。奶畜和养禽迅速发展。1990年主要畜禽养殖数量及生产性能均有显著增加和优化,产品商品率相应提高。当年末,全市大家畜存栏355335头,比建国初增长31%,其中黄牛323588头,奶牛7609头,马2688匹,驴9697头,骡11603头;生猪651932头;羊144170只(其中奶山羊64971只);家禽446.6万只,比建国初增长9倍多;蜜蜂30412箱;兔61.5万只。全年生产牛肉5163吨,羊肉718吨,猪肉36261吨,鲜蛋17132吨,鲜奶27183吨,蜂蜜645.2吨。
新中国成立40年来,本市养殖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至农业合作化前,六畜兴旺。农业合作化后至1978年,由于体制多变,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养殖业生产发展缓慢。1979年到1989年为本市养殖业全面发展的最好时期。集体养殖的畜禽随着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而折价归户饲养,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畜禽产品价格,开放了养殖产品交易市场,从政策上支持扶助了养殖专业户,组织技术干部实行技术承包,重视改良畜禽品种,发展饲料加工业,及时防治畜禽疫病,养殖业持续上升。1987年,市、县(区)、乡镇有兽医机构221个,国营种畜场13个,畜牧场8个,冷配站(点)79个,奶粉厂11个,养殖科技人员1348人。1990年与1978年相比,大家畜总头数增加56813头,增长19.7%,其中奶牛增长6.6倍。生猪存栏头数虽有所下降,出栏率和个体重量却分别提高28%和30.3%。奶山羊和家畜分别增长近10倍和1.9倍。肉、蛋、奶商品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