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大麦、高粱、水稻、扁豆、绿豆、白豆、黑豆、小豆、豌豆、荞麦、糜子、谷子等杂粮副之。本世纪60年代,广泛引种红薯,并不断扩大面积,使之成为重要的副粮之一。
一、小麦
夏粮主要作物,山、川、原、谷皆种。解放前产量低而不稳,正常年份,川原亩产仅约110公斤左右,山坡地仅有30~40公斤,如遇灾年,则收成减半,甚至颗粒无收。新中国成立后,宝鸡专署和西北农学院于1950年确定元树、崔西沟等13个村为碧码一号麦纯种繁殖基地,至1955年全区推广面积达520万亩,占麦田总面积的75%。新良种的推广,基本上控制了吸浆虫的危害。同年,在全区开展农具改良,改装旧式耧9742部,在岐山、凤翔等10县推广条播机269部,使全区小麦条播面积达365万亩,占总面积的50%。同时,号召农民群众精耕细作,适时作务,发动妇女广泛开展麦田锄草,并不断总结农作经验,小麦产量逐年上升,1956年全区小麦获得大丰收,总产27.32万吨,平均亩产达110.24公斤。1962年后,碧码一号麦种种性蜕化,条锈病大发,次年凤翔等8县发病面积达65万亩,各地采取切叶埋土、喷洒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随之,本市从省农林学院引进50F141~32小麦品系,在岐山县堰河西村农场试种,同时,省种子公司分配本市丰产3号纯种20公斤,同在堰河大队稀播繁殖。1964年大量推广,逐步取代碧码一号麦。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川原小麦倒伏又成为影响小麦增产的主要障碍,1973年始大量推广矮杆良种,小偃六号小麦很快遍布全市,继而推行宽窄行种植技术,一般地实施宽带型(七尺带、四尺三带等),高水肥地实施窄带型,或两密一稀,或三密一稀。1975年,全市小麦获突破性大丰收,亩产达150.3公斤,总产计56.493万吨。80年代,在川、原区推行间作套种,发展立体农业,全市间套田年约60余万亩;在干旱地带推广抗旱耐瘠品种,提倡磷、氮肥“一炮轰”,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小麦产量较前稳步提高。1982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为190.9公斤,1983年为182.6公斤,1984年为184.8公斤,1985年为170公斤,1986年为193公斤,1987年为188公斤,1988年为173公斤,1989年为223公斤,1990年为203公斤。
二、玉米
秋粮主要作物,60年代以前,受水利条件限制,多在川道河滩种植,传统品种有野鸡红、黄(白)马牙、金皇后等。1949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仅97万亩,多年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宝鸡峡和冯家山两大水利工程建成竣工为扩大玉米种植比例创造了良好条件,1978年发展到229.8万亩,为新中国成立初的2.37倍。70年代以杂交种取代传统品种,玉米亩产由原来的89公斤提高到215.5公斤,增长1.4倍,使之在秋粮总产中的比重由45.86%上升为77%,在全年粮食总产中的比重由17.3%上升到44.9%。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丰产栽培技术亦不断改进。50年代曾推行合理密植,增加株数。60年代推广施用化肥、合理用肥。70年代提倡间作套种,适时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进入80年代,扩大油菜,以油促粮,扩大中玉米面积。在栽培管理上推行头次中耕浅而细,二次中耕深而松,三次中耕间苗培土堎,喇叭口期重施肥,隔行取雄,人工授粉等方法。从1983年开始,本市把麦行点播玉米和薄麦通行套玉米作为提高灌区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每年麦行间套玉米40~60万亩,收到显著成效,至1990年全市玉米平均亩产达255公斤,总产为49.6万吨。
三、高粱
历史上为原区主要秋粮作物,亩产一直徘徊在130公斤左右。70年代发展杂交种,大面积推广晋杂五号以提高粮食产量,全市曾达80万亩,但由于其品质低劣,群众不习惯食用而淘汰,遂被玉米所取代,尔后仅有零星种植,至1990年,种植面积全市仅7.8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