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区道路建设之始,可追溯到北周天和元年(566)筑留谷城之时。当时城内的道路分布、起止、宽窄等具体情况无考。但从清顺治十四年《宝鸡县志》中的“县治图”来看,宝鸡县城内有一条由东城门起,经预备仓、布政司、关西道、关帝庙、万寿宫、县治、城隍庙、养济院、儒学、文庙,直通西城门的通衢大街。民国2年(1913),宝鸡县知县周光炎(字厚甫)详请立案兴修“金陵川车路”:自东关北口起,至分界沟至,划路工七段,共计筑桥五,道路工二段,工则居民自集,木石各费筹款,支给费资四百余串。未待竣工,民国3年(1914),宝鸡新知县方大柱接任继修,至民国4年(1915)5月始称告竣。自此,由宝鸡县城至县功镇车辙往来,络绎不绝。民国4年(1915),知县方大柱改修祀鸡台车路。在陇海铁路通车宝鸡之前,城区内除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名曰“大马路”,1927年改名中山路)之外,尚有为数不多的路、街、巷,即二马路(拓于1916年)、大通路(拓于1935年)、炭市街(拓于1936年)、仁和巷(1918年得名)、兴儒巷(传说明时即因巷东有孔子庙而得名)。街道多为土、石路面,因年久失修,坎坷不平。若遇大雨,更加泥泞。1937年3月1日,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段通车,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沦陷区难民蜂涌而至,之后又有部分工厂迁来宝鸡,加之地理环境优越和交通便利,宝鸡人口骤增,中山东路一带成为抗战后形成的新兴街市,很是繁华。铁道以南也逐渐形成市镇,并先后拓建了经一路、经二路、汉中路等街道。
民国29年(1940)4月,宝鸡县长王奉瑞扩展街道,拆除城门,开拓经一路、经二路、新民路、林森路。民国37年(1948)12月18日和12月25日,为整修中山东路东段马路工程所需全部工程费用(约需金币三万五千元),宝鸡县政府先后行文函告工厂联合会及各同业工会发动募捐(由工厂方面负责募集一万五千元,商界负责募集二万元),并要求“文到十日内募集完竣,十二月底,送交本府”。到1947年,宝鸡市区街道、街巷已基本形成以新市镇的中山东路、二马路、胜利路、大通路、石家巷、金陵巷、新马路、大公路、渭水巷、交通巷、终南巷、沿河街、三民街、神龙巷、第一集市,县城镇的中山西路、西关大街、三宫殿街、新维巷、南门大街、官井巷、东南城巷、西南城巷、东北城巷、南城巷、南坝巷,渭滨镇的经一路、经二路、平民路、林森路、新华路、建国路、中正路为主要骨架的街道网络雏形。
1949年末,宝鸡市道路总长度7.44公里,道路面积60.21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