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西北五省区通往中原的门户,与整个中国西部地区有密切的人文、地缘和产业链条关系,历来具有西北最大商贸中心的优势。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是中国内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由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组成的商业网络,商品市场及生产要素市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1990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2.77亿元,比1950年增长47.22倍。陇海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坦中亚铁路接轨后,形成东起太平洋畔连云港,西至大西洋岸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从此,西安的对外商贸可以东西双向展开。北至包头、南到防城的南北铁路贯通后,西安又可直接联结内蒙塞外和长江、珠江流域。加上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和国际航空港,构筑起以西安为交叉点的十字网状辐射圈,西安作为中国北方中西部商贸中心城市的态势更为突出。尤其“八五”期间,西安市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打破区域与行业界限,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市场呈现运行平稳,商品丰盈,购销两旺,活跃繁荣的景象,商贸辐射愈趋广阔。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80.17亿元,比1990年增长1.64倍。中国北方中西部最大的商贸中心初具雏形。
社会商贸结构渐趋合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八五”期间,西安市对一批大型国有商贸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企业集团,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小型国有商贸企业采取承包租赁、国有民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改造,在积极支持鼓励集体、个体和私营企业发展的同时,引进一批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即“三资”企业),建立一批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的横向联合企业。至1995年,全市有5100多个国有商贸企业,2.06万个集体和合作商贸企业,8万多个个体商户及2000多个“三资”商贸企业,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并存,城乡结合、灵活多样的商品流通网络,产生良好的互补性结构效应。
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性市场体系逐步形成。“计划统编统考,物资统筹统分,资金统收统支,商品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有步骤地被“以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机制取代。国家计划直接控制的商品品种和数量逐年减少,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商贸网点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度增加。1991~1995年期间,全市商贸设施项目总投资达17亿元,建成商贸设施211个,包括30多个高档次的大型商贸设施。通过建立多元批发体系,鼓励扶持集体、个体商业,集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经营门类品种不断增加,辐射吸引范围遍及全国。全市兴办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和贸易中心,其中肉类、副食、蔬菜、百货、服装、五金化工各类批发交易市场33个,粮食批发市场、初级市场和交易所34个,钢材、木材、煤炭、汽车、机动车等物资大厦、批发中心、贸易中心38个。各种集贸市场由1990年的283个发展到1995年的458个,其中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有19个,康复路市场、小寨市场、大明宫和大雁塔建材市场、长乐中路轻工市场、文艺路布匹市场、万寿路中药材市场、哑柏刺绣市场等10个市场成为西北地区知名度较大的集贸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商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产权、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经纪行、拍卖行、典当行等流通中介组织相继出现,市场体系逐步形成,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市场网络日趋完善。
对外开放使西安由封闭状态逐步向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开放型城市转变。对外贸易由单纯收购货源转为自营进出口贸易。自1986年自营外贸以来,至1990年共出口创汇2.67亿美元,年均增长54.2%,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1.58倍。1990年自营出口创汇9203万美元,出口商品291种,形成以机电、纺织、轻工、技术为主体的外贸商品格局。1991年以来,西安市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1995年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4.04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2.2倍,平均每年增长26%。“八五”期间进出口累计14.83亿美元,出口商品种类增长到59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