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的西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20世纪50年代西安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西北工业基地;60年代至70年代,又被列为“三线”战略后方工业建设重点;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更为工业发展注入空前活力。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西安已成为中国北方中西部最大的加工工业基地。1990年工业总产值188.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0.03倍。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474.7亿元,工业增加值126亿元,比1990年增长122.26%。西安已形成以一批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机械、电子、纺织、国防工业为主体,包括轻工、化工、食品、冶金、建材、电力、医药等多种门类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其中,高压输变电设备、飞机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自动化仪表、石油勘探仪器、光学仪器、制冷设备、铁路罐车、手表、缝纫机等工业在全国名列前茅,纺织、重型机械、通用机械、专用机械、化工原料、医药、印刷、造纸、建材、服装、饮料、食品工业也拥有相当规模。西安市的工业总产值占西北各省区的21%,陕西省的40%,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和上缴税利占陕西省的40%以上。
西安市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大型骨干企业影响举足轻重。1990年,158个大中型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以上,1995年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11%。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不仅在全省、而且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西安仪表厂是全国最大的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勘探仪器制造企业,西安车辆厂是全国最大的铁路罐车制造企业,陕西鼓风机厂是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二的大型鼓风机制造企业,西安冶金机械厂是全国最大的冶金设备专用备件制造企业,骊山微电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研究与制造中心。
西安工业结构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加工工业比重达90%左右。以机械、纺织、电子、轻工、军工等为主的加工工业基础雄厚。1995年,全市拥有各种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5万多台(套),超过宁夏、青海、新疆三省区之和。尤其国防工业规模庞大,装备先进,实力雄厚,是中国国防工业科研、生产的重要基地,综合实力在全国仅次于重庆。在由核工业、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兵器工业、船舶工业和航天工业组成的国防工业体系中,西安的航空工业规模之大居全国之首,航天工业是全国四大军事电子技术发展中心之一,因生产各种固体、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而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国防工业固定资产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的31%,职工占全市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22%,拥有2.2万台(套)机械加工设备、标准计量仪器和专用生产线,其中国内第一流设备占42.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占14.3%,有的设备还是国内独有的,如惯性试验台、锻件拉力机、63吨米对击锤、2000吨旋压机、超大型铣床、超大型车床和亚洲最大的飞机总装厂房等。在许多加工工艺和加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开发民品及向民用工业转移军工技术、提高工业效益方面潜力很大。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工业先后开发民品近千种,形成民用飞机、新型纺织机械、制冷设备、电子与家电产品、汽车、摩托车、能源机械、新型医疗器械、化工产品及航天运载工具等十大系列民用产品。1995年军工企业的民品产值达45.5亿元。
“八五”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引人注目地成为西安工业新的增长点。1986年开始建设的电子工业区是吸收国外“硅谷”经验,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品涉及航空航天、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传感器、遥测遥控等众多门类。1988年奠基、1991年正式命名的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中国北方中西部高新技术最密集、规模最庞大的工业科技园区,至1995年共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迅速形成电子和微电子、机电仪一体化、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节能技术等五大支柱产业。1995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达25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非国有经济比重逐渐增大。1979年以前,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结构。经过十几年努力,已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并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尤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0年乡镇企业达10.72万个,产值53.30亿元,1995年乡镇企业产值增长到253.2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75亿元,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6.79%。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在“八五”期间迅速发展,产值以每年平均81.87%的速度增长,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七五”期末的1.67%上升到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