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倚秦岭,北临渭河,土壤肥沃,河流密集,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为远古人类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史前文化遗址囊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人类社会演进各历史阶段的多种类型,构成人类社会进化史上举世罕见、层次清晰的完整系列。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夙有“中华民族摇篮”之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人类在西安境内活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100万年前。1964年,古人类学家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一基本完整的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化石,同时发现50余件旧石器文化遗存。出土的古人类化石骨相特征表明,这是一种脱离猿类不久的早期直立人,被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在蓝田猿人生活的时代,今西安市自然环境轮廓基本形成,主要山脉河流初具雏形,秦岭山脉平均海拔高度约1000米,尚未隆升发展成为南北气候带和交通的阻隔,西安市古纬度比今约偏南3度,气候比今更为温暖湿润,类似今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地区。毗邻古灞河的公王岭仍为河滩阶地,被茂密的森林草丛覆盖。处于人类进化最初阶段的蓝田猿人过着艰苦的群居生活,依靠打制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石球等粗陋的原始工具采集狩猎为生,开始了人类旧石器时代的漫长进化历程。
距今约6000~7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历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高度发展的仰韶文化时期。西安是仰韶文化极其繁荣、遗址最为密集的区域,境内主要河流阶地多有分布,在沣河中下游沿岸遗址分布密度甚至与现代村落相似。位于今西安东郊浐河二级阶地的半坡遗址与临潼县城以北临河畔的姜寨遗址,经大面积系统发掘,以村落保存完整、文化遗存丰富著称于世。半坡、姜寨先民以经营农业为主,种植黍与蔬菜,饲养狗、猪等家畜,并从事渔猎、采集、纺织、制陶等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以石斧、石锛、石锄、石铲等磨制石器为主,已能大量烧制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器。遗址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墓葬区,居住区房屋位于聚落中心,周围有壕沟环绕,从村落布局到墓葬遗物无不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的鲜明特征。在原始锄耕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男子从事狩猎、捕鱼,女子从事农耕、饲养、制陶、纺织、采集,人们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联结为氏族,以女子为中心过着没有阶级,没有剥削,集体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
半坡、姜寨人在原始物质生活条件下,开拓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各式陶器上绘画的几何纹、弦纹、方格纹图案,以及张口游翔的鱼、急促奔跑的鼠、翘首展翅的鸟、口中衔鱼的人头等,构思新奇,形象生动,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和高度摹仿概括能力。雕刻品中有迄今发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陶埙、陶制人头塑像、鸟形雕塑及兽形盖纽等。这些陶器艺术,是原始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真实写照。陶器上的图案,在同一器物上组合相同,点线相等,表明当时已有数的概念。半坡陶器上刻划有20多种抽象符号,姜寨陶器上不但有38种抽象符号,而且发现陶棒、陶杯、石砚、颜料等书写材料。这些符号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萌芽。
距今约4000~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继仰韶文化之后,经历父系氏族公社的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遗址在西安境内分布广泛,与仰韶文化一脉相承,且常叠压在仰韶文化遗址堆积层之上,以长安县沣河西岸的客省庄遗址最为典型,因而,陕西龙山文化又称“客省庄二期文化”。
龙山文化相当于古籍传说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时代。历史由混沌步入朦胧。史载黄帝命仓颉造字。1986年在长安县斗门乡花园村遗址发现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刻画痕迹,一些考古学者据此认为,生活在西安境内的先民这时已开始使用原始文字。进入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工具中旧石器已近绝迹,新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技术愈臻纯熟,石斧、石刀、石铲等磨制光滑,刃部锋利,并大量使用坚硬锋利的蚌器,发明骨锄、石镰、蚌镰等农具。用于收获的农具种类数量明显增多,反映出农业经济更趋发展。饲养家畜除狗、猪外,还有牛、羊、鸡等,并开始种桑养蚕。制陶业中轮制工艺的应用和陶窑结构的改进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出现鼎、鬲、斝、深腹罐等造型更复杂的陶器。凿井技术的发明使人们可以把活动区域向远离河流的地方深入。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萌芽。由于男子在各生产部门逐渐占主导地位,社会结构的母系氏族公社形态被父系氏族公社替代,出现象征男性崇拜的陶祖。殉葬品的悬殊反映出贫富分化和阶级诞生。包括礼教器物、祖先崇拜及占卜之风的兴起,都标志西安境内人类社会这时进入原始公社制度的最后阶段,踏上了阶级社会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