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貌分区
铜川地貌复杂。概观全境,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地貌区:
一、西部子午岭山地区
该区以子午岭南部的桥山山脊与旬邑、淳化县为界,包括照金、柳林、瑶曲、金锁、焦坪、哭泉、云梦等乡镇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石柱、安里、演池、县口、棋盘等乡的部分地区,面积15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9.8%。地势北高南低,以石质中山和黄土戴帽中山组成。海拔在1300——1700米之间。山势雄伟,河谷深切,悬崖绝壁,瀑布溪流多有分布。主脊地带梢林灌丛茂密,表面侵蚀较微。支梁地带植被覆盖率低,中山地区多为荒山秃岭,流水侵蚀、剥蚀强烈。
二、北部黄土原梁丘陵区
该区地处陕北高原南部,与黄陵、洛川、白水等县相连,全部在宜君县境内。范围包括高楼坬、山岔、偏桥、五里镇、寺天等乡镇的全部或大部,以及哭泉、棋盘、雷原等乡的部分地区。南北狭窄,东西较长。面积为10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6.4%。海拔多在1000—1200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黄土原为该区的地貌主体,分为黄土沟间(原梁状丘陵)、黄土沟谷(黄土沟谷、黄土—基岩沟谷)两大类。地势平坦,坡度为3—5°。梁状丘陵分布较少,沟谷深切,密度大。在较大河流处,有宽谷,谷坡陡峻,重力作用活跃。区内天然植被破坏殆尽,黄土裸露,风化严重。由于地表黄土富有可溶性物质,雨后往往发生沉陷或崩塌,形成黄土碟、黄土穴和黄土桥等微地形。沟谷松散物丰富,泥石流、泻流、滑坡比较普遍。
三、中部黄土残原沟壑区
该区分布在市辖区东南部的渭北北山以北、桥山东南,呈东北—西南布展,在全市中部地带。包括县口、高楼河、广阳、阿庄、红土、肖家堡、印台、王益、王家河、演池、阿子、稠桑、石柱、安里、白瓜、小丘等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面积8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海拔900—1250米。沟谷密布,地面支离破碎,为黄土残原及梁状丘陵。原梁和沟壑面积比例为6∶4,沟谷相切割深度为100—200米。谷坡陡峻,洪流频繁。漆水、沮水、红土河等较大河流从这里流过,沟谷较宽,普遍发育有三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潜水位低。
四、东南部渭北北山山地区
该区在渭北北山主脊线北、铜川市的东南部。包括孙原、黄堡、陈炉、红土、广阳、高楼河等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面积221.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7%。海拔高度900—1500米。地貌由一系列轻微起伏的黄土覆盖的中低山与丘陵组合而成,北临黄土残原沟壑区,南接关中盆地。山脉呈东北—南西走向。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五、南部川原区
该区主要在耀县南部,包括董家河、寺沟、下高埝、楼村等乡镇的全部或大部,以及孙原、小丘两个乡镇的部分地区。面积23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海拔650—850米。地势比较完整,以平坦宽广的黄土高原和宽阔的河谷平原地貌类型为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