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县的设置比较整齐划一,基本上是省县两级制,道设置时间不长,后来的专员公署实际上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并不是一级地方政府。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的设置
新中国成立以来,县的设置基本上沿袭过去,仅略有调整而已。这种调整,使县的布局更加合理,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1990年,现境内共设107个县、市、区,是有史以来县级政区设置最多的时期之一。关中地区设置54个县、市、区,分属于西安、咸阳、宝鸡、铜川和渭南地区;陕北地区设置25市县,分属于延安、榆林地区;陕南地区设置28市县,分属于商洛、汉中、安康三地区和宝鸡市。
关中地区的54市区县,属于西安市的有新城(驻尚德路)、碑林(驻书院门)、莲湖(驻红埠街)、灞桥(驻纺一路)、未央(驻二府庄)、雁塔(驻小寨东路)、阎良(驻阎良延安路)等7区,长安(驻韦曲镇)、户县(驻甘亭镇)、周至(驻东大街)、高陵(驻环城路西)、临潼(驻书院东街)、蓝田(驻县门街)等6县。
1950年,西安市为西北军政委员会辖市,1953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为陕西省辖市。同时,把原来的12区,调整为9个区,即碑林、新城、莲湖、灞桥、草滩、未央、雁塔、阿房和长乐。1957年撤销长乐、未央两区,草滩改名未央。1958年,把长安、临潼、鄠县、蓝田划归西安市。1960年将7个区并为4个区,即雁塔、阿房、未央、灞桥,市辖4区4县。1961年,临潼、蓝田划归渭南专区,鄠县划归咸阳专区。1962年,又恢复新城、碑林、莲湖3区,辖7区1县。1965年,阿房、雁塔、灞桥、未央4区合并为郊区。1966年,临潼县阎良镇划归西安市,设立阎良区。同时,咸阳市划归西安市。1971年,咸阳市复归咸阳地区。1980年撤销郊区,设立雁塔、灞桥、未央三区,又恢复7区1县建制。1983年10月(9月9日批准),周至、户县、临潼、高陵、蓝田划归西安市,西安市辖7区6县。
属于铜川市的有城区、郊区、耀县(驻城关镇西大街)、宜君。
1950年铜川县划归咸阳专区。1953年改为省辖县。1950年县治迁十里铺。1958年撤县设市,划归渭南专区。1964年,市郊缩小,分别划归邻近的耀县、宜君、蒲城、富平县。1966年8月改为省辖市。1979年耀县划归铜川市(11月16日批准),1983年宜君县划归铜川市(9月9日批准),铜川市辖城区、郊区、耀县、宜君2区2县。
属于宝鸡市的有金台(驻中山大街)、渭滨(驻经二路)2区,宝鸡(驻虢镇人民街)、岐山(驻凤鸣镇凤鸣西路)、凤翔(驻城关镇人民街)、扶风(驻城关镇西大街)、千阳(驻城关镇东大街)、眉县(驻城关镇平阳街)、陇县(驻城关镇东大街)、太白(驻嘴头镇东街)、麟游(驻九成宫镇西大街)等9县。
1949年设宝鸡分区,以宝鸡县城区设宝鸡市,宝鸡分区辖宝鸡市和宝鸡(1950年迁虢镇)、陇县、麟游、岐山、扶风、凤翔、千阳、眉县等9市县。1950年改为宝鸡专区,辖宝鸡市和宝鸡、陇县、千阳、眉县、凤翔、岐山、扶风、武功、麟游、长武、彬县、永寿、乾县等14市县。1953年宝鸡市改为省辖市。同年,周至、兴平、礼泉、淳化、旬邑划归宝鸡专区,并设立太白区,宝鸡专区辖19县区。1956年撤销宝鸡专区,所辖县区由省直辖。1958年撤销太白区和宝鸡县,并入宝鸡市;撤销岐山、麟游县,并入的凤翔县(岐山县渭河以南部分并入周至县);撤销扶风、武功县,并入兴平县;撤销眉县,并入周至县(眉县渭北部分并入凤翔县);撤销千阳县,并入陇县。1960年凤翔、陇县和汉中专区的凤县划归宝鸡市。1961年,复设宝鸡专区,恢复原撤销的各县建制,宝鸡市及辖县划归宝鸡专区,设立太白县(驻嘴头镇),宝鸡专区辖宝鸡市和凤翔、陇县、凤县、宝鸡、千阳、岐山、扶风、麟游、武功(迁普集镇)、眉县、太白等12市县。1966年宝鸡市改为省辖市。1970年宝鸡专区改为宝鸡地区。1971年撤宝鸡地区,地区所辖各县划归宝鸡市。1983年武功县划归咸阳市,1984年析武功、扶风县地设立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宝鸡市辖2区10县(凤县属陕南地区)。
属于咸阳市的有渭城(驻人民中路)、秦都(驻人民中路)2区,礼泉(驻城关镇市政街)、泾阳(驻泾干镇中心街)、永寿(驻监军镇新永路西段)、三原(驻城关镇政府街)、彬县(驻城关镇西大街)、兴平(驻城关镇县门街)、长武(驻昭仁镇东街)、乾县(驻城关镇文前巷)、旬邑(驻城关镇中山街)、杨陵、武功(驻普集镇人民路西街)、淳化(驻城关镇北街)等12县区。
1949年设咸阳分区,辖咸阳、长安、户县、周至、兴平、武功等6县。1950年改分区为专区,长安县改由省辖,武功县划归宝鸡专区,原三原分区所属三原、铜川、耀县、富平、淳化、泾阳、高陵和原邠县分区所属礼泉、旬邑划归咸阳专区,辖咸阳、户县、周至、兴平、三原、铜川、耀县、富平、淳化、泾阳、高陵、礼泉、旬邑等13县。1952年撤销咸阳专区,咸阳、户县、铜川由省直辖,富平、耀县、高陵、三原、泾阳划归渭南专区,旬邑、淳化、周至、兴平、醴泉划归宝鸡专区。同年,析咸阳城区设咸阳市,由省直辖。1958年,撤销咸阳县,并入咸阳市;撤销高陵、泾阳、淳化县,并入三原;撤销礼泉、永寿县,并入乾县;撤销长武、旬邑县,并入邠县。1961年复设咸阳专区,原由省辖咸阳市、三原县,西安市辖户县和咸阳市辖乾县、彬县、兴平划归咸阳专区,恢复原撤销各县建制(咸阳县除外),咸阳专区辖咸阳市、三原、户县、乾县、彬县、周至、兴平、礼泉、永寿、长武、旬邑、淳化、泾阳、高陵14市县。1966年咸阳市划归西安市。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1971年咸阳市划归咸阳地区,地区辖14市县。1983年撤销咸阳地区(1983年9月9日批准),地区所辖兴平、三原、礼泉、泾阳、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和宝鸡市属武功县划归咸阳市,1984年设立杨陵区,也划归咸阳市。周至、户县、高陵划归西安市。1987年在咸阳市设立渭城区(1986年12月2日批准),1993年设立秦都区,咸阳市现辖3区11县。
属于渭南市的有临渭区(驻朝阳东路)、韩城市(驻金塔路)、蒲城(驻城关镇西正街)、潼关(驻城关镇中心街中段)、白水(驻城关镇新兴路)、华阴市(驻城关镇岳东路)、澄城(驻城关镇)、华县(驻城关镇新华东路)、合阳(驻城关镇东大街西段)、富平(驻杜村镇莲湖路)、大荔(驻城并镇县府门前街)等2市8县1区。
1949年设渭南分区,辖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蓝田、临潼等6县。1950年改分区为专区,原大荔分区所属大荔、朝邑(平民并入)、蒲城、白水、澄城、合阳、韩城划归渭南专区,专区辖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蓝田、临潼、大荔、朝邑、蒲城、白水、澄城、合阳、韩城等13县。1953年,原省辖富平、耀县、高陵、三原、泾阳划归渭南专区,辖18县。1956年,撤销渭南专区,原专区所辖各县改由省辖。1958年临潼、蓝田划归西安市;撤销白水县,并入蒲城县;撤销华县、华阴、潼关县,并入渭南县;撤销朝邑县,并入大荔县;撤销合阳、澄城县(大浴河以南并入蒲城县),并入韩城县;撤销耀县、富平县,并入铜川市。1961年复设渭南专区,原由省辖铜川市、渭南、蒲城、韩城、大荔县和西安市辖临潼、蓝田划归渭南专区,恢复富平、耀县、白水、澄城、合阳、华县、华阴、潼关县(驻吴村)建制,专区辖15市县。1966年铜川市改由省辖。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1979年耀县划归铜川市,专区辖13县。1983年撤销渭南县,设立渭南市,撤销韩城县,设立韩城市,临潼、蓝田两县划归西安市。1990年撤销华阴县,设立华阴市,渭南地区辖3市8县。1996年改渭南地区为渭南市,原渭南市改设临渭区。
陕北地区的25市县区,属于延安市的有宝塔区(驻南宾路)、安塞(驻真武洞镇)、洛川(驻凤栖镇)、子长(驻瓦窑堡镇)、黄陵(驻桥山镇)、延川(驻延川镇)、富县(驻富城镇)、延长(驻延长镇)、甘泉(驻城关镇)、宜川(驻丹川镇)、志丹(驻保安镇)、黄龙(驻石堡镇)、吴旗(驻吴旗镇)等1区12县。
1949年5月。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迁西安市,撤销延属分区,设置陕北行政公署,辖绥德、榆林、黄龙三个分区,延安、安塞、志丹、吴旗、定边、靖边、子长、甘泉、延长、延川等10县。同年,撤销延安市,并入延安县。1950年设延安专区,原陕北行署所属延安、安塞、志丹、甘泉、延长5县和黄龙分区所属洛川、黄龙、黄陵、宜君、宜川、富县6县划归延安专区,并设立吴旗县(割靖边、定边、志丹设置),专区辖12县。1956年原绥德专区所属子长、延川划归延安专区,专区辖14县。1958年撤销宜君县,并入铜川市和黄龙县;撤销黄龙县,并入韩城、宜川县;撤销甘泉县,并入延安县;撤销安塞县,并入延安、志丹、子长县;撤销吴旗县,并入志丹县;撤销延川县,并入延长县;撤销富县,并入洛川县。1961年恢复宜君、黄龙、甘泉、安塞、吴旗、延川、富县7县建制,专区辖14县。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仍辖14县。1972年析延安县城区设延安市,地区辖1市14县。1975年撤销延安县,并入延安市,地区辖1市13县。1983年宜君县划归铜川市。1997年改延安地区为延安市,原延安市改设宝塔区,市辖1区12县。
属于榆林地区的有榆林市(驻解放路胜利南巷)、清涧(驻秀延镇东街)、绥德(驻名州镇城内小街)、神木(驻神木镇北十字街)、佳县(驻佳芦镇西郊)、府谷(驻永安镇石畔路)、子洲(驻双湖峪镇二道北街)、靖边(1952年迁张家畔镇新西街)、横山(驻横山镇)、米脂(驻米脂镇西下巷)、吴堡(驻宋家川镇后坪)、定边(驻定边镇东街)等12市县。
1949年设榆林分区,辖榆林市及榆林、神木、府谷、横山、神府5县。1950年改分区为专区,撤销榆林市,并入榆林县,撤销神府县,并入神木、府谷县,原陕北行政公署所属定边、靖边县,划归榆林专区,专区辖榆林、神木、府谷、横山、定边、靖边6县。1956年原绥德专区所属葭县、米脂、绥德、吴堡(1949年迁宋家川)、清涧、子洲(1949年析绥德、米脂、清涧、子长、横山置,初驻马蹄沟,不久迁双湖峪)划归榆林专区,专区辖12县。1958年撤销横山县,并入榆林、米脂县;撤销葭县,并入米脂县;撤销府谷县,并入神木县;撤销子洲、吴堡、清涧县,并入绥德县。1961年恢复府谷、葭县(1964年改为佳县)、吴堡、清涧、子洲、横山县建制,专区仍辖12县。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1988年撤销榆林县,设立榆林市(1988年5月24日批准),榆林地区辖1市11县。
陕南地区的28市县,属于商洛地区的有商州市(驻南街)、镇安(驻永乐镇东街)、山阳(驻城关镇新街)、洛南(驻城关镇正街)、商南(驻城关镇东街)、丹凤(驻龙驹寨镇北新街)、柞水(驻乾佑镇)等7市县。
1949年设商洛分区,辖商县、洛南、丹凤(析商县、山阳、洛南置,驻龙驹寨)、商南、山阳、镇安、柞水7县。1950年改分区为专区,仍辖7县。1958年撤销丹凤县,并入商县、商南县;撤销柞水县,并入镇安县,商洛专区辖5县。1961年恢复丹凤、柞水2县,专区辖7县。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1988年撤销商县,设立商州市(1988年5月24日批准),商洛地区辖1市6县。
属于安康地区的有安康市(驻五星街)、紫阳(驻城关镇东城八路)、岚皋(驻城关镇城东街)、旬阳(驻城关镇莲花池)、镇坪(驻城关镇新街)、平利(驻城关镇新正街)、石泉(驻城关镇政府路)、宁陕(驻城关镇广城路)、白河(驻城关镇城关路)、汉阴(驻城关镇民主街)等10市县。
1949年设安康分区,辖安康、洵阳(1964年改为旬阳)、白河、平利、镇坪、岚皋、紫阳、汉阴、石泉、宁陕等10县。1950年改分区为专区。1958年撤销岚皋县,并入安康县;撤销镇坪县,并入平利县;撤销宁陕、汉阴县,并入石泉县,专区辖6县。1961年恢复岚皋、汉阴、宁陕(驻关口镇)3县,1962年恢复镇坪县(驻石寨河),专区仍辖10县。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1988年撤销安康县,设立安康市(1988年5月24日批准),安康地区辖1市9县。
属于汉中市的有汉台区(驻中山街)、留坝(驻城关镇)、镇巴(驻城关镇新城街)、城固(驻城关镇小西街)、南郑(驻周家坪镇西大街)、洋县(驻城关镇县府街)、宁强(驻城关镇西大街)、佛坪(驻袁家庄镇)、勉县(驻城关镇和平路)、西乡(驻城关镇西大街)、略阳(驻城关镇东关)等1区10县。
1949年设汉中分区,辖汉中市和南郑(驻周家坪镇西大街)、城固、洋县、佛坪(驻袁家庄)、西乡、镇巴、褒城、沔县(1964年改为勉县)、宁强、略阳、留坝等12市县。1956年,汉中市改称南郑市,分区所属各市县和宝鸡分区所属凤县(迁双石铺)划归陕南行署。1951年设南郑专区,辖南郑市和南郑、城固、洋县、西乡、镇巴、褒城、沔县、宁强、略阳、留坝、凤县等13市县。1953年南郑市改称汉中市,由省直辖。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割宁强、褒城、南郑三县部分地区设黎坪区(驻元坝子),专区辖1区12县。1958年汉中市划归汉中专区,撤销南郑县,并入汉中市;撤销佛坪县,并入洋县;撤销黎坪区,并入宁强县;撤销褒城县,并入汉中市和沔县;撤销留坝县,并入凤县(1956年迁良鹿坪),专区辖1市8县。1960年凤县划归宝鸡市。1961年恢复南郑(迁周家坪)、留坝、佛坪3县,专区辖1市10县。1964年撤销汉中市,改设汉中县,沔县改名勉县,专区辖11县。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仍辖11县。1980年撤销汉中县,改设汉中市(1980年7月18日批准)。1996年改汉中地区为汉中市,原汉中市改设汉台区。市辖1区10县。
属于宝鸡市的有凤县(驻双石铺镇)。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