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兼跨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区。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毗连,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相邻,南以米仓山、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接界,东南与湖北省、河南省接壤。总面积205603平方公里。
陕西辖境南北跨纬度7°54′,最大直线距离863公里。省境最北端在府谷县刘家坡北面,地理纬度为北纬39°35′;省境最南端为镇坪县南缘的杉树坪,地理纬度为北纬31°41′。东西跨经度5°46′,最大直线距离约510公里,平均宽度约400公里。省境最东端为府谷县黄甫乡段家寨以东黄河主航道中心线,地理经度为东经111°15′;省境最西端为宁强县青木川乡坟林坝西侧,地理经度为东经105°29′。
陕西省虽地处内陆,习惯上将其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内陆省份之一,但其位置偏东,东部距海洋的最近距离仅500多公里,因而仍明显受到东亚季风环流活动的影响,使她成为中国东部季风区的组成部分。夏季季风活动给陕西带来一定的降水,使这里不像甘、新、宁和内蒙古西部那样干旱。同时又由于夏季风到达陕西时势力已大大减弱,使降水量从南向北逐渐减少,而大陆性的影响却逐步增强。两者的相互作用,使陕西形成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从东南湿润气候向西北干旱气候过渡的特点,由此导致陕西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结构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陕北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曾是农业和牧业交错分布的地带,尤其是陕北北部长城沿线,游牧活动和耕垦活动多次交替,至今仍保持着一定数量的牧业,成为农业区和牧区的结合部。
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卧其中南部的秦岭山脉是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南北气候和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结构也有明显差别。秦岭北侧的关中平原是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为陕西省重要的麦棉产地和温带水果产地,年平均气温12.9℃,≥0℃积温4500~5000℃;秦岭南侧的汉中盆地和汉江宽谷丘陵地带则是亚热带湿润气候、迷人的稻橘之乡,为陕西省著名的稻米产区和亚热带水果产区。年平均气温14.4~15.1℃,≥0℃的积温5000~5700℃。由于秦岭的阻隔,历史上陕南与关中的经济文化交流,远不及与四川、湖北方便,因此陕南在经济文化上与湖北、四川的联系历来比较密切,陕南的地方文化和生活习俗也更具楚蜀之风。
陕西省位居中国中部,地扼东西,兼跨南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历史上,不仅周、秦、汉、唐等王朝选取陕西关中建都,使陕西成为京畿重地、全国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即便是宋代以后,京都东移,陕西的战略地位仍倍受重视,不仅屯驻重兵,而且派皇亲或得力战将镇守。如北宋建都开封,陕西被视为京都的西大门,西夏向东进攻,北宋开封便芒刺在背。元明清三代虽建都北京,但仍十分注重陕西的防卫。当时有“山陕,天下之项背,而京师之头目也。山陕有事,其应之也,当甚于报焚拯溺。一或不备,而祸不可挽矣”的说法。元忽必烈汗封其第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统帅15万士卒镇守关中,节制川、陕,并在奉元城(即今西安)兴建了壮丽辉煌的安西王宫,使西安成为扼控西北和西南的军事重镇;明太祖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坐镇陕西,扼控西南、西北。为此,不仅在西安兴建了秦王府,还扩建了西安府城,扩修加固了西安城墙;清代亦在西安屯驻重兵,当时的“满城”(今西安城东大街以北、北大街以东)即是清军军营驻地,四周建有城墙,城内设有“八旗教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均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地区,在全国经济建设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西北地区的大规模经济开发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陕西承东启西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交通、能源、工农业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
关中平原自古是中国东西交通的重要孔道,古代的秦驰道、丝绸之路和长安—洛阳大道,都是途经关中联系东西的著名通道,对中国东西部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亚欧间经济文化交往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现代,随着陇海—兰新铁路的建成通车,中国东西部的物资、技术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沿线各省区和大中城市相互支援、相互协作,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陇海兰新经济地带,陕西正处于这个经济地带的东西结合部,是这个地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陇海兰新线与欧洲铁路的接轨,连通了连云港和荷兰鹿特丹港之间的陆路交通,成为新的欧亚大陆桥,增强了亚欧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物资交流,给沿线各省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随着宝成、阳安、襄渝等铁路的陆续建成通车,陕西又成为沟通西北与西南、华中地区经济技术交流和物资交流的中转环节。因此,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现代交通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又为陕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加上陕西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比较雄厚的科研技术基础,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陕西的经济必将振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