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东与黄龙县的黄龙山脉西麓一黄龙山接界,此山由富县东的普师山延伸而来,在洛川县境内分三大支,1940年这一区域划归黄龙县管辖。唯北干由高庙山迤逦分支的白起山(白鸡寺峁),海拔1481.8米。中干分支的烂柯山、鄜畴山尚留洛川境内,与黄龙县接壤。南干黄龙山,在县境东南边与白水接界,海拔1196米,绵亘数十里。
一、特征
洛川高原沟壑地貌是我国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主要特征是原沟分明,支离破碎,倾斜度比较平缓,但受集水切割比较严重,沟头发育活跃,沟深坡陡,川道窄狭,第四纪的黄土岩层最厚,广泛覆盖于县内的老岩层之上,表层以新土为主,老黄土次之,地带性黑垆土尚有残存,河谷川道还有裸露的基岩,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度650—1481米,沟谷切深在100—200米之间,主沟道比降为1%,1公里以上的沟道767条,沟壑密度为1.2公里/平方公里。
二、形态
洛川境内有原、坡、沟、川。原区受境内较大的界子河、仙姑河、黄连河、史家河四条河流切割,成为3大块原面,原面又受两水河、田家河等小河切割成为10多块小原面(有些叫梁),各又被支毛沟切割得支离破碎,总趋势均从东北向西南走向,切深在100—200米之间。原面占全县面积的38.6%,是本县主要的农业耕作区。梁峁多为台阶形,占土地面积的5.3%。沟坡面宽坡陡,多为天然林草,占土地面积的51.3%。沟道川台地,占土地面积的4.8%,有利于发展农牧业生产。
三、类型
(一)黄土梁状丘陵
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北部与宜川、黄龙分界的黄龙山边缘地带,约占全县面积的31.1%,海拔高度1013—1481米,沟原相对高差100—200米,沟壑密度在1.47公里/平方公里左右,梁呈长条形,顶端较窄,上有隆起形似馒头状的“圪塔”和孤立“峁”,圪塔间有马鞍形分水梁,沟头溯源侵蚀成为极窄的分水脊(称崾
),旧县至洪福梁要经过五个深大的崾
。
(二)黄土原
以沟为界,可划分为永乡、槐柏、土基、石头四条较大的原面,约占全县耕地面积69%,原面海拔高度为900—1300米,沟原相对高差100—150米,沟壑密度1.3公里/平方公里,是陕西地形结构完整、耕地面积宽阔的地带之一,由于水土流失,使平坦的黄土高原出现了支离破碎的沟壑地形,原边受重力和水力的两重作用,沟头溯原侵蚀延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