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位置
大荔县位于陕西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古称“三秦通衢”、“三辅重镇”①。先秦时扼黄河天险设临晋关②,为古代出入秦晋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道,成为兵家争衡的战略重地。自东汉末年设郡,历代沿设郡、州、府、署,秦、汉、隋、唐十代建都长安,大荔就成为辅卫京都的东府重镇。将近两千年来曾是关中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1950年5月撤销大荔专署,大荔遂降为一般县级建制。
县境以三水环绕、南有沙苑、北峙镰山为自然地理特征。南界渭河与潼关、华县、华阴市为邻;西绕洛河与蒲城县、渭南市毗连;北沿台原与澄城、合阳县接壤;东濒黄河与山西省永济县相望。位于北纬34°36′~35°02′、东经109°43′~110°19′之间。
县城西南距西安市125公里,距渭南市59公里,西北至蒲城县城60公里,北临澄城县城60公里,东北偏北(NNE)到合阳县城66公里,东距山西省永济县城65公里,东南至潼关县城60公里,东南偏南(SSE)到华阴市区43公里,西南偏南(SSW)至华县县城48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市,经河南道约1140公里,经山西道约1180公里。
①西汉初,关中分设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音凭义),史称“三辅”。意即辅卫京都的重镇。东汉初,左冯翊出治高陵。建安五年(200)又迁治临晋。今大荔遂成为“三辅”重镇之一。
②战国初,秦为防御晋国,于黄河西岸设临晋关。秦昭襄王建有河桥。唐于河两岸铸造铁牛以揽浮桥,改名蒲津关。北宋又改为大庆关。明代,曾设巡检司戍守。后因河道西移,致关反居河东。民国时,大庆关崩入河中。
第二节 境域
大荔县历史境域,因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大致稳定在铁镰山南、渭河以北、洛水(含洛河古道)以东、黄河西岸的三角洲地带。由于河道摆荡多变,建置沿革屡更,境域亦随之变迁。总体变迁趋势是:秦、汉、晋、唐时期,县境较今略大;北宋、元、明、清代,县境较前缩小,民国以来,县境相对稳定至今。
秦临晋县(含怀德县建置年代详见建置沿革),方约百里。南至渭河古道,与郑县(今华县及渭南市渭河以南地)、武城(今华县东北地)、宁秦(今华阴、潼关地)为邻,东濒黄河同蒲坂(今永济)、河北(今芮城)相连,北沿商颜(镰山故称)和北徵(今澄城)、邰阳接壤,西绕洛河与重泉(今蒲城)、下邽(今渭南市渭河以北地)毗连。西汉时,临晋、襄(古怀字)德县界沿沙苑划分。《水经注》载:裹德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汉武帝时,黄河西侵,县境较前缩小。据清熊兆麟《大荔县志·临晋县图》,两县境域南北约95华里(后简称里),东西约85里。其南邻为郑县、沈阳(音缺阳今华县东北)、华阴、船司空(今潼关地);东临河北、蒲反(秦蒲坂);北接邰阳、徵县;西连重泉、莲芍(今渭南市渭河以北东南部)。
西汉中期至东汉,黄河东徙蒲坂故河道,东晋时又西侵临晋地,县境亦随之伸缩。
北魏,南五泉和华阴县界,北自西渠头,南至太白池东西划分。从此形成大、朝两县界的基础。据清熊兆麟《大荔县志·北魏华州治图》载,县境较前扩大,方约百里。西囊重泉城,接壤南白水、莲芍县,南跨渭水毗连郑县、敷西(今华阴、潼关地)①,北为五泉(今澄县南)、郃阳,东界蒲坂、河北县。
唐代,朝邑、河滨沿朝坂(黄河老岸,古称朝坂)分县,冯翊、临沮以洛河为界。河西县境伸入河东三乡。据唐李林甫《元和郡县志》记“州境东西一百一十二里”。其南邻郑县、华阴,东界永乐、河东(今均属永济地),北为邰阳、夏阳(今合阳东南部)、澄城,西接奉先(今蒲城)、下邽县。
北宋、金代,由于地震河徙,县境较前收缩。据北宋《长安志·奉元州县图》、《元丰九域志》载,黄河西流三河口,渭河较前北移。冯翊、朝邑县境,东西仅九十里,南北不到九十里。南邻郑县、渭南、华阴,东界河东,北为邰阳、澄城,西接蒲城、下邽。
元、明、清代,黄河屡次西侵,渭河相继北移。从而导致县境急剧收缩。据清雍正《陕西省通志稿》,两县东西88里,南北仅80里。南临华州(今华县)、华阴、潼关,东界芮城、永济,北为郃阳、澄城,西接蒲城、渭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