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级建置,历史悠久,设撤分合,称谓较多。自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设临晋县始,历代县名,曾有过临晋、怀德、华阴、南五泉、武乡、朝邑、冯翊、河滨、河西、临沮、同州、大荔、平民县。大荔县名,始于西晋武帝末年,因地处大荔戎国而得名,后多变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复设大荔县,沿用至今。今之大荔县是1958年由原大荔、朝邑两县合并而成。 郡、州建置,始设于东汉建安五年(200),相继沿设郡、州、府、署,至1950年撤销专署,历时1750年。最大辖境为东汉建安十八年(213)的左冯翊,东自黄河,西至泾河,北据韩城、黄龙、宜君、旬邑一线,南沿渭水,周境约1500里,东西长约400余里。历时较悠久的为同州,始设于西魏元钦三年(554),以地处古国,故名同州。历代沿设,迄于民国二年(1913)撤销,历时1400多年。 郡、州和县级行政建置沿革: 夏代(约前21~前16世纪),属雍州西河侯国地(见《竹书纪年》)。 商代(约前16~前11世纪),属芮国地。 西周时(前11世纪~前771)东部属芮伯国(1929年赵渡镇曾出土过芮公鼎)。西部属国①。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诸侯称霸,狄戎交侵。东周初,大荔戎族部落侵入境内,灭据芮,于老朝邑城东筑王城,称大荔戎国,附属晋国。秦穆公十五年(前645),秦晋韩原之战,秦虏晋君,晋遂献河西八城(郑、武城、阴晋、芮、王城、北徵、新城、少梁)予秦,地遂属秦。秦穆公二十年(前640)又灭梁、芮。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秦灭大荔戎国,取王城,筑高垒以临晋国,设临晋县②。魏文侯十六年(前430)伐秦,重筑临晋城,地又属魏。魏武侯十二年(前385)魏乘秦内乱而尽夺河西地。秦商鞅变法图强,又多次大举攻魏,终于秦惠文王八年(前330),魏因连战失利而又献河西地。临晋复属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临晋南部分设德县,隶属内史(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楚项当权时,地属塞国。二年(前205)临晋、德县(曾赐作周勃食邑),同隶河上郡。九年(前198)改隶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内史分左右,又改隶分设的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又改隶新设的左冯翊。新莽时(9~23),临晋改为监晋,德更名德,属列尉大夫辖县。 东汉建武二年(26)撤并监晋、德,复设临晋县,仍隶左冯翊。建安五年(200)县治由王城迁设今大荔城,左冯翊(郡)亦由高陵迁治临晋,郡、县同治一城。郡隶雍州,辖5县(详见州郡沿革表以下同)。建安十八年(213)将高陵的左内史并入左冯翊(郡),仍治临晋,隶雍州,辖12县。 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左冯翊改名冯翊郡,仍治临晋,隶雍州,辖9县、1护军③。 西晋武帝末年,改临晋为大荔县。东晋前赵、后赵、前秦、后秦时(318~415)仍沿称大荔。后秦永和至夏昌武年间(416~425)复名临晋,隶冯翊郡。西晋至东晋前赵、后赵时,冯翊郡隶雍州,辖8县、1护军;前秦(改属司隶)、后秦至夏(351~425),辖6县、4护军。 南北朝北魏神四年(431),冯翊郡缩辖3县。至太和十一年(487)改行州、郡、县行政建置,迁设华州治于李润堡(今大荔北、为后秦兵戍重镇),辖3郡、13县。又分临晋为两县,西部为华阴县,隶华山郡,东部为南五泉,隶澄城郡。景明初,又移华州治于今大荔城。并迁设华山郡于此,使州、郡、县同于一城。至西魏大统六年(540),华山郡(移治郑县)改名武乡郡。华阴县改名武乡县,以隶武乡郡。南五泉改为朝邑县,以隶澄城郡。元钦三年(554)撤销华州,改设同州·下辖武乡、澄城2郡、8县。北周沿设同州,仅辖2郡、4县。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