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境内流长47.65公里,至河道中心,境内流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属淤积、泛滥型河道。以大庆关河床高程为准,自唐至今淤高约20米,以至大庆关和蒲津桥均沉入河底。1960年三门峡库区蓄水后,河谷一般淤高2~3米,河口超过4米。河道比降更加平缓,由三十年代的0.74/万米,下降至0.4/万米,而常水位却由321.5米抬高至325米左右(见龙门水文站史料,以下同)。华原~堤浒河段常水位竟至高出内滩地面,导致洪水排泄不畅,河流摆荡加剧,分支多至四五道,浅流沙滩20多块。河宽,常水为3~4公里,宽处5公里以上。洪水期可达18公里。水深,常水2~4米,洪水最深6~7米,枯水最浅1.5~2米。年均径流量316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1937年为504亿立方米,58%集中在汛期。年均流量1060立米/秒,洪、枯期变幅极大。洪峰期最大洪水流量1967年8月11日为21000立米/秒。特大洪水流量为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的25000立米/秒。枯水期最小瞬时流量仅73立米/秒。流速,洪水最大4.5~10.5米/秒,枯水最小1~2米/秒。年均含沙量33.82公斤/立方米,最大59公斤/立方米,最小0.24公斤/立方米。年总输沙量10.69亿吨,汛期约占80%。
清康熙《朝邑县后志·疆域图》上的河道
二、渭河
西自张家乡西李家南入境,绕县南境东流至潼关港口汇入黄河。西周以前,渭河故道较今偏南,流经二华夹槽地段。此后,曲流摆荡,时南时北。长期以来,因受南岸山水支流冲击和石砾堆积,北岸地质多系沙土,又易于崩塌,导致河道主体逐渐北移。明代渭华大地震,渭水漫滩北移多至5里。1915~1962年近50年间,陈村、西李家岸又北移700~800米,下沙洼、西马家岸北移达1200米之多。
渭河干流:境内流长约84公里,流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属弯曲型河道。1960年三门峡水库蓄水后,河道游荡性加剧,冲蚀崩岸频繁,弯曲度加大,纵向距增大。仁义和西马家河湾,南北河道3~4公里。由于溯源淤积,河床淤高2~3米,河口在4~5米。常水位由1955~1975年抬高将近3米,最高常水位332.58米,水库洩空后,水位下降(见华县水文站资料)。河道比降由1.36/万米下降到1.13/万米以下,河道宽泛,常水宽300~500米,浅滩处宽1000米以上,洪水最宽5000米,枯水最窄仅70米。年均径流量83.05亿立米,最大年均径流量104.3亿立米,最小年均径流量30.99亿立米。洪枯水变幅很大,7~10月约占60%。年均流量273立米/秒,最大洪水流量1954年8月19日为7660立米/秒,最小瞬时流量1972年8月21日仅0.9立米/秒,1898年曾出现特大洪水流量达10800立米/秒。水深,常水一般2.5~4.5米,洪水最深9.5米,枯水最浅0.5~1米。流速,一般为1.5~2米/秒,最大10.4米/秒,最小1米/秒。渭河属季节性多泥沙河流,年均含沙量52.8公斤/立方米,最大含沙量1977年8月7日为905公斤/立方米,最小1951年4月21日为0。年均输沙量4.05亿吨,最大为1964年的10.6亿吨,最小为1972年0.51亿吨。汛期约占全年80%。冬季时有流凌、结冰,冰层厚约3~5厘米,凌速1.3米/秒。
渭河下游河道平面变迁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